APP下载

沿袭与创新:湘西地区传统歌舞进校园活动调查研究

2018-11-12白华涂晓君

基础教育参考 2018年16期
关键词:民族教育文化传承

白华 涂晓君

[摘 要]湘西地区传统歌舞进校园活动通过现代学校教育的方式,对原生态的桑植民歌与土家族舞蹈进行了创新式的沿袭。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选择桑植县中学作为典型个案,通过学生与民众的调查来反映“重要参与者”对于该活动的态度与看法。结果显示,当地民众与学生对传统歌舞传承的意义表示认可,形成了较高层次的文化自觉意识。传统歌舞进校园活动的实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民族教育;桑植民歌;土家族舞蹈;文化传承

一、引言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出多元文化构成的特点,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沿袭具有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1]。”在现实的实践中,湖南省湘西地区做出了一项有意义的尝试,将传统歌舞与现代学校教育结合在一起,所实施的传统歌舞进校园活动是在新时代对原生态的少数民族文化进行沿袭的一种颇具创新的形式。桑植县就是其中比较典型的个案,当地以土家族、白族、苗族为主体,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桑植民歌”和“桑植白族仗鼓舞”,被誉为“歌的海洋,舞的世界”;土家族茅古斯舞更被认为是最古老的舞蹈,被中外专家称为“中国民族舞蹈的最远源头”[2]。在地方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支持下,桑植民歌、传统舞蹈已经以多样化形式融入中小学校园。比如,在体育课、音乐课等学科课堂上教授传统歌舞,还有通过课间操的形式让学生学习民族舞蹈,并举办各式各样的传统歌舞比赛,不仅实现了对学生的艺术教育,更实现了对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沿袭。

在少数民族地区,极具民族特色的歌舞就是地区的文化经典。桑植民歌、传统舞蹈蕴含着浓郁的地域文化气息,是展示桑植地区最初生活形态、原始生活方式的重要形式,也是其多彩文化的表现[3]。桑植地区的少数民族大多只有语言而没有文字,所创造的文化多以口头代代相传,传统歌舞面临着消亡的威胁。传统歌舞进校园活动的广泛开展将桑植文化与现代学校教育结合在一起,其实施现状与效果如何,是否能达到预期的设想,很值得探究。桑植地区中小学校传统歌舞进校园活动的开展已有一段时间,那么作为“重要参与者”的学生如何看待这个活动?外界的民众如何評价这种沿袭地方少数民族文化的方式?活动实施的实际效果如何?对于这些问题的解答,有必要进行调查研究,到中小学校园“田野”中进行实证观察,深入分析。

二、研究方法与研究参与者

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将涉及传统歌舞进校园活动的关键行动者纳入其中,包括对学生与民众进行较大规模的问卷调查。在问卷的设计上,涉及参与者的背景信息、对传统歌舞了解情况、对传统歌舞进校园的态度、实施效果等维度。样本的选择考虑到典型案例的特征,主要在桑植地区进行取样,包括民众与学生群体。

以桑植县中学为典型个案,在高中阶段随机选择两个班级(文理科班级各一个)进行调查,共发放160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159份,回收率为99.4%。其中,男生83人,占52.2%;女生76人,占47.8%。一年级62人,占39%;二年级97人,占61%。来自农村的学生64人,占40.3%;来自城镇的学生95人,占59.7%。在桑植县街头选取民众样本,主要在各个街道发放问卷,共发放问卷140份,收回有效问卷139份,回收率为99.3%。其中,男性35人,占25.2%;女性104人,占74.8%。19岁以下有56人,占40.3%;20~29岁有39人,占28.1%;30~50岁有44人,占31.6%。小学及初中学历有63人,占45.65%;高中及中专学历有45人,占32.61%;大专及以上学历有31人,占21.74%。所采用的调查问卷,主体内容包括传统歌舞了解程度、价值意义、保留现状,传统歌舞进校园的了解状况、实施效果、意义认可、发展前景以及传承形式等。

三、学生与民众

对传统歌舞进校园活动的态度

无论是学生还是民众,针对传统歌舞进校园活动的态度都呈现出不同状况,有的表示支持,有的不是很赞同。问卷调查就传统歌舞与传统歌舞进校园两个方面,采用李克特5级量表设计问卷,从“非常不赞同”到“非常赞同”分为5级,分别赋值1~5分。利用平均值检验的方法,探究不同背景变量的学生与民众在该活动各维度的态度认知上是否存在显著差异,借此反映学生与民众态度认知的实际状况。

在分析不同背景的学生对传统歌舞进校园活动的认知差异上,根据学生背景变量包含的维度,主要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性别的学生在四个维度上没有呈现出显著差异,表明认知程度比较一致;不同年级的学生在四个维度上没有呈现出显著差异,认知程度也比较一致;不同生源地的学生在歌舞了解程度、歌舞传承意义、歌舞保留现状维度上没有呈现出显著差异,而在实施意义上呈现出显著差异,表现为来自农村地区的学生对于歌舞进校实施意义的认知程度高于来自城镇地区的学生(见表1)。

在分析不同背景的民众对传统歌舞进校园活动的认知差异上,根据民众背景变量包含的维度,性别方面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的方法,而在年龄、学历和收入方面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不同性别的民众在四个维度上均没有呈现出显著差异,表明认知程度比较一致;不同年龄的民众在传承意义、保留现状维度没有呈现出显著差异,而在歌舞了解、活动了解维度上呈现出显著差异,进一步检验发现,19岁以下和30~50岁群体在歌舞了解和活动了解上均优于20~29岁群体;不同学历的民众在传承意义、保留现状、活动了解维度上没有呈现出显著差异,而在歌舞了解上呈现出显著差异,进一步检验发现,受过大专及以上教育的群体在了解程度上更深;不同收入的民众在歌舞了解、保留现状、活动了解维度上没有呈现出显著差异,而在传承意义上呈现出显著差异,进一步检验发现,收入越高的民众对传承意义的认可程度越深(见表2)。从均值比较来看,年龄越大、受教育程度越高的民众,对于歌舞的了解程度就越深;收入水平越高的民众,对歌舞传承意义的认可度也越高。

四、传统歌舞进校园活动的实施效果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传统歌舞比较了解的占14.5%,了解较少的占49.1%,比较不了解的占22.6%,非常不了解的占13.8%。总体来看,学生对传统歌舞的了解情况并不理想,敢于说自己对传统歌舞非常了解的学生还没有,大部分学生对传统歌舞的了解程度较低。

从传统歌舞的保留现状来看,虽然开展了一些宣传活动,对传统民族歌舞进行了传播,但大多数学生以及民众认为传统歌舞的保留现状一般。相较民众群体,学生群体在对传统歌舞的保留现状上持有较悲观的态度,即:36%的学生认为保留现状不太好,37%的学生认为保留现状一般,二者所占比重超过了70%;而18%的民众认为保留现状不太好,41%的民众认为保留现状一般,二者所占比重将近60%。但无论是学生还是民众,认为保留现状较好或非常好的比例没有超过30%。

在传统歌舞进校园活动实施效果的评价上,民众群体对实施效果的评价较积极,14%认为实施效果很好,33%认为实施效果较好;而学生群体对实施效果的评价较消极,17%认为实施效果很不好,34%认为实施效果不太好。但民众和学生对传统歌舞進校园活动实施效果的评价相对一致,积极评价和消极评价各占一半。传统歌舞进校园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对桑植传统民族歌舞的传承,桑植学校的学生基本都会唱5首以上的桑植民歌,不仅使学生了解了传统民族歌舞的历史知识,还使传统民族歌舞得到较好的传播和沿袭。

五、启示与建议

研究以桑植县中学作为典型个案,以“解剖麻雀”的方式,通过对学生与民众的调查来反映“重要参与者”对于传统歌舞进校园活动的态度与看法,揭示湘西地区“传统歌舞进校园”活动实施的实际情况。从调查数据的分析来看,无论是学生还是民众,对传统歌舞的了解程度越高的群体,越认为传统歌舞的价值和意义重大,也越认可传统歌舞传承具有重要意义,在态度上也愈加支持传统歌舞进校园活动。这些群体将传统民族歌舞与地域特色文化联系在一起,对歌舞本身的价值和学校传承活动的意义认知平等对待,无疑为传统歌舞进校园活动的实施提供了良好的文化氛围与外部支持。民众也将学生作为传统民族歌舞的重要传承者,学校是传承传统民族歌舞的重要场所。从传统歌舞进校园活动的实施效果来看,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使学生了解和学习了一些民族歌舞以及有关民族歌舞的知识。对于传统歌舞进校园活动取得效果的认可情况,民众更为认可,而学生则认为活动的实施中存在一定的问题与不足。

当地民众对于传统民族歌舞持有特殊感情,从文化继承上具有一层更近的情感认同。当问及对传统歌舞进校园活动的态度时,多数民众表示支持,认为应将本地传统民族文化沿袭下去。基于费孝通先生的文化自觉理论,这表明当地民众对于自身文化具有一定自觉意识[4],但仅表现于思想意识上,缺乏具体而坚决的行动,是一种浅层次的文化自觉。布迪厄认为,所有的文化符号与实践,从艺术趣味、服饰风格、饮食习惯,到宗教、科学与哲学乃至语言本身,都体现了强化社会区隔的利益与功能[5]。由于学校教育的作用,教师和学生掌握的文化资本较多,因而对当地传统歌舞的了解较多,能认识到传统歌舞传承的重要意义,并愿意为之付诸行动,具有较高层次的文化自觉。但在活动实施效果上,民众和学生的评价相对一致,积极评价和消极评价各占一半,这说明传统歌舞进校园活动取得了一些效果,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实施效果。学生群体虽然普遍能认识到传承当地民族文化的重要性,但受传统歌舞的表现形式、升学愿望等因素的影响,对学习当地歌舞存在较大分歧。

为了更积极有效地保护和传承传统民族文化,需要从多方面入手进行改革与完善。

一是应完善政策执行的配套措施,增强政策实施的持续性。教育主管部门在制定相关政策时,要增加政策的宏观指导性,保证方向性与原则性,同时适当增加政策的灵活性,减少指令性;在一些具体的工作层面,允许学校根据自身实际进行实施。

二是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以促进不同群体的观念转变。如通过精品文艺活动、报刊、广播等形式,让民众领略当地民歌的艺术魅力,建立起民众对桑植文化的自我意识,加深对桑植民歌文化的特定价值、文化理念和行为规范的了解,增强民众的民族文化自豪感,为学校教育开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三是进行教学革新,确保知识性的同时增进内容的趣味性。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上,要考虑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增加师生的互动与交互学习,创设情境,在保持桑植民歌原生态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系统的学习,了解桑植民歌的文化内涵,提高演唱技巧和音乐表现力,增强民族认同感。

四是积极构建校本课程,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加强学校与社区间的合作,在做好地方性校本课程实施工作的同时,发动学生在社区中寻找和利用相关资源进行本土歌舞的学习。

参考文献

[1]孙扬.尊师重教、筑梦未来——庆祝第三十个教师节[N].中国教育报,2014-09-10.

[2]王先梅.土家族摆手舞的现状与前瞻[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3):154-156.

[3]舒达.论桑植民歌[J].怀化学院学报,2010(4):16-18.

[4]苏国勋.社会学与文化自觉——学习费孝通“文化自觉”概念的一些体会[J].社会学研究,2006(2):1-12.

[5][美]戴维.斯沃茨.文化与权力:布尔迪厄的社会学[M].陶东风,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7-8.

(责任编辑 张慧籽)

猜你喜欢

民族教育文化传承
藏族文化变迁对其教育的影响
民族教育的多元文化特征与少数民族学生就业
现代教育技术促进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
谈微纪录片《了不起的匠人》的几点启示
发展民族教育现状及解决新措施
试论如何在古代汉语教学中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关于传统戏剧文化传承的思考
浅谈大学校园设计中的文化传承意义
文化传承视野下的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究
新中国民族教育发展道路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