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探讨

2018-11-12张长青

北方经贸 2018年11期
关键词:工业园园区区域

董 璐,张长青

(黑龙江大学,哈尔滨150080)

党的十九大报告在“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一篇中,对推进绿色发展、解决突出环境问题、生态系统保护以及改革生态监管体系进行了全面部署,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要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

由此可以看出,推进绿色发展和发展环境友好型经济的最基本的措施是发展循环经济,同时循环经济也是推动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实现生产系统和生活系统的循环链接的最有效途径。因此,如何寻求更好的区域循环经济模式是践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的重要体现。

一、我国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现状和制约因素

(一)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现状

我国自2005年开始启动循环经济试点工作,到2007年底启动第二批循环经济试点单位,在第二批试点工作开展中,新增20个循环经济产业园区,覆盖11个行业。2016年国家发改委已确定建设包括天津市静海区等61个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县)。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以及人们环保意识的提升,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后,生态经济、绿色发展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在此背景下,区域经济发展与循环经济结合,发展区域循环经济,促进区域经济转型已成为今后的经济发展方向。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由于受到诸多因素影响,区域循环经济在发展过程中仍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因此需要各地方积极探索区域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

(二)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1.理论和实践脱节

目前,循环经济理论促进了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和路径,实践经验反过来又促进了理论的发展。我国相关学界关于循环经济的研究成果不断丰富和成熟。然而,纵观我国现阶段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理论研究远远落后于循环经济实践经验,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缺乏理论支撑,理论和实践脱节已是不争的事实。

2.缺乏激励机制

企业是循环经济实践的主体,但对发展循环经济的责任感和认同感不足,这源于企业对发展循环经济的动力不足。

首先,我国自然资源定价偏低,在较低成本下,以更高的价格销售产品,致使企业在生产中大量消耗资源;同时由于技术研发成本较高,许多采用循环生产模式的企业,在生产初期往往会产生高成本,利润下降,这阻碍了生产技术推广。其次,我国环境税收政策不完善,环境税收效应较弱,不利于资源的循环利用,也妨碍了循环经济的发展。

3.循环体系不健全

我国目前区域循环经济的发展还缺乏完善的循环系统,垃圾循环利用率低。一是垃圾的分类回收还没有实现,大量的可回收材料被丢弃,不利于循环经济的发展。二是垃圾回收利用系统缺乏,回收滞后,利用效率低,严重影响了循环经济的发展。

4.公众参与意识不强

循环经济发展需要全社会参与,而各区域在循环经济建设中,公众参与较少。一是公众获取信息能力不畅,几乎很难获得关于循环经济建设的知识。二是公众仍然缺乏环保意识和参与意识,虽然大多数理解并赞同环境保护和循环经济发展,但仅停留在了解和理解的层面。三是非政府组织不成熟,由于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缺乏有效沟通,不利于公众参与到循环经济建设中。

二、典型的区域循环经济模式及其比较分析

(一)典型的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经过实践,国外已经逐步摸索形成了发展区域循环经济的典型模式,有代表性的为“生态工业园模式”。目前虽然对于生态工业园的分类,因其划分标准还没有形成统一标准,但大致可分为两种模式:一种是在特定园区内进行工业集中,即共区型生态工业园(见图1);另一种是将范围扩大到区域内的生态产业链合作,即虚拟生态工业园两大类(见图 2)。

图1 丹麦卡伦堡生态工业园模式

图2 布朗斯维尔生态工业园模式

(二)区域循环经济模式比较分析

共区生态工业园的SWOT分析

优势:从经济角度看,生态工业园有利于园区产业链上游企业处理废弃物。对于上游企业,一方面可以节约处理成本,另一方面可以为废弃物找到买家,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对于下游企业,获得生产原料既方便又便宜,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此外,它们位于同一园区,在降低运输和问询成本的同时,各类企业可以共享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等公共设施,节约了处理成本。从环境方面看,利用废弃物、废水和废热构建的生态链,可以消耗园区内产生的污染物,有效地减轻污染,提高物质利用效率。

局限:由于地域范围所限,进入园区的企业数量有限。对于某种类型的废弃物,接收企业单一,上游废弃物产出企业或下游废弃物接收企业一旦出现问题,很可能导致生态链断裂,稳定性降低。此外,为了享受便利的园区服务,需要占用土地进行建设,企业也需要搬迁来享受公共设施,这增加了搬迁成本。同时,每个园区要根据需要建造一个新的治理设施,增加了额外成本。

机遇:为了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各地区高度重视园区建设,提供了税收、土地、产品价格等优惠政策,为其发展和壮大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此外,人们对可再生产品的认识也增加了园区产品销售的规模和途径。特别是当前的生态文明建设战略,为生态工业园区的发展壮大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风险:由于目前我国生态工业园区发展时间较短,尚未形成一套完整的管理制度,政府的强力干预往往会导致其偏离市场经济的发展轨道。对环境效益的高要求也容易造成经济的非理性。

综上,可归纳如表1所示。

表1 共区型生态工业园SWOT分析

优势:虚拟生态工业园的明显优势在于其没有明显的庭院围墙,可以节省土地资源和建设成本。此外,企业不需要在同一地区进行生产,这节省了搬迁成本和由搬迁引起的许多社会问题。同时,由于不需要移动,可以吸引更多的企业参与园区的生态网络,参与形式更加灵活,减少了对某个企业的依赖,避免了由于生态供应链中断而引起的生产波动。当然,无论企业所处的地理位置是否相同,参与园区的企业都利用产业生态学规律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从而具有降低生产成本、减少环境污染的优势。

局限:由于园区的企业不在同一个地区,因此产生了大量的运输成本,降低了园区的经济效益。此外,为了在成员之间找到合适的可交换材料和合适的价格,企业需要不断地相互问询和谈判,这增加了交易成本,增加了虚拟园区的不经济性,同时废弃物的运输过程也会造成一定的环境污染。

机遇:当前区域一体化趋势逐渐加强,增加了区域间物质流动的路径和效率。便利的区域交通、先进的信息交流平台、区域的协调发展为园区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同时,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步伐加快也为虚拟生态工业园区的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

风险:虚拟生态工业园区的兴起时间较短,目前我国还没有一个完全意义上的虚拟生态工业园,也没有任何案例经验可循。此外,地方政府对虚拟生态工业园认识不足,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使得企业普遍不愿参与这些园区。

综上,可归纳如表2所示。

表2 虚拟生态工业园SWOT分析

三、结语

首先,优化产业结构是推进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基础。调整产业结构,使其朝生态化方向发展;同时大力发展高新技术、电子信息和生物工程等技术,使循环经济的优势得以发挥扩大。其次,政策与监管体制是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保障。各级政府应完善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为循环经济提供政策保障,促进区域循环经济的发展;同时完善生态监管机构为循环经济发展提供法律保障。另外,绿色发展和技术创新为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提供了机遇。技术创新是循环经济的技术支撑,大力发展资源替代技术、资源节约技术、能量利用技术、资源循环利用技术等高新技术,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资源循环利用,进而推动区域循环经济的发展。

综上,目前我国经济已进入转型期,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转化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发展区域循环经济受到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区域循环经济能够有效促进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我国经济转型。但是,目前我国区域循环经济发展还处于的探索阶段,需要政府的大力扶持和科技开发的不断投入,也需要企业的认知和公众的认可。各个区域在发展区域循环经济时,应该根据自身区域特点,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合自身的区域循环经济模式。

猜你喜欢

工业园园区区域
地下工业园
地下工业园
分割区域
基于BM3D的复杂纹理区域图像去噪
苏通园区:激荡开放潮 十年再出发
园区的开放样本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区域发展篇
园区开发Ⅱ个股表现
德奥新在安庆建表面处理工业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