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例谈简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策略

2018-11-10郑晶晶

教师·下 2018年7期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摘 要:小学语文侧重知识的讲解,是学生语文学习的基础阶段。以往我们的教学主要是对学生进行反复强调,这种方式使得很多学生都对语文学科产生厌烦或者恐惧心理,导致课堂教学成果很不理想。文章从语言、结构以及选材三个方面入手,结合具体教学案例进行阐述,意在让语文课堂更加“简洁”,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简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8-03-21

作者简介:郑晶晶(1982—),女,福建莆田人,小学一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

语文作为一门语言学科,需要学生理解和记忆的知识比较多,课堂教学的效果直接决定着学生学习成果,学生对课堂失去兴趣无疑会阻碍学生的记忆和探究。所以教师不但应该独创一些教学特色,让课堂更加具有魅力,更应该注重知识传递的方法,语言上要言简意赅,让学生既能学习到知识,又能有效避免产生乏味的心理,从而提升课堂的教学效率。

一、语言清晰,言简意赅

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场所,教师是主要传播人员。曾经我们对学生的教学以反复讲解为主,为了让学生能够充分理解教学内容,教师反复举例,从不同角度来讲解知识。这种讲解方式会将知识点讲解得很透彻,学生也在反复的练习和听课中将知识点掌握,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方式并不适合学生,学生很容易引起厌烦情绪,对学习失去兴趣。对此,在教学中我改变了方式,课前推敲教育用语,课堂上用清晰的语言为学生讲解,把握好“度”,将一个“简洁”的课堂呈现在学生面前,提升教学效率。

比如,在教学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学期第7课《蟋蟀住宅》这节课时,“蟋蟀”这两个字是学生第一次接触,以往我都是反复给学生讲解这个词的词义后,再让学生自己进行练习。我对写错的字进行修改后,再进行讲解。在这个过程中,我给学生练习的时间很少,学生只能依靠课后练习来巩固知识。在简洁模式的语文课堂上,通过课前的准备,我将这两个字用了两句话进行讲解:“‘蟋蟀是形声字,左边是形,因为蟋蟀属于一种昆虫,所以都有‘虫字偏旁;右边是声,大家试着用手盖住左半部分,读一读右半部分。”学生们按照我说的开始读和写,由于时间充足,很快学生就理解了这部分的知识。我将课堂上讲解的时间精减了,学生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练习。这种方式不仅能帮助学生在课堂上掌握知识,同时也用简单的内容让课堂褪去了烦琐,变得更加简洁。无论是教学理论還是实际的教学,我认为,言简意赅的教学效果往往都会比反复讲解更好。

清晰的语言简单明了,给学生一个清晰的思路。学生在听课时,不必在烦琐的话语中挑选重点,也不用因为话语过长而产生抵触情绪。清晰的语言能够刺激学生的思维,教师将多余的时间留给学生进行练习,学生也能得到更多的锻炼。

二、深入浅出,层次分明

每节课都有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课堂教学也需要详略得当,教师要有技巧和层次,对难点要着重深入讲解,对简单的知识点要言简意赅地引导。灵活掌握教学方式,用学生能够接受的方式对讲解的内容进行分析,把整体的脉络层次展现在学生面前。我在教学中对教学层次非常重视,经常会在准备阶段就将教学进行整理,也会让学生练习分层,提升其自主学习能力。

比如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7课《中彩那天》,这是内容和结构比较清晰的一课。课文主要讲述一个修理厂的技工师傅在中彩后的心理变化和心理挣扎,从他最后的决定中赞扬了诚信的美。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体会到诚信的重要性,对学生的思想有所触动。在课堂上,我将这节课的层次进行了展示,清晰的内容让学生了解了整体的脉络。然后我开始引导学生对“诚信”进行理解和感悟,也同样是用简单的问题,具有一定坡度的难度,逐渐将学生引入其中。“同学们,课文哪个部分写的是主人公的心理变化?”“从心理变化中,我们能够看出主人公有哪些心理挣扎?”“他最后的决定说明了他最终选择了什么?”简单的三个问题让学生一边回答,一边走入课文中,通过对答案的解释,对“诚信”进行了深刻的理解。通过这样的方式,课堂变得简洁,学生也能得到能力上的提升。在讲解课文时,我会对分明的层次进行讲解,用问题引导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分层能力。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与其向学生反复强调文章的重点、难点,不如让学生真正地进行体会。在引导期间,我们可以教会学生分层的方法,经常组织学生进行练习,体会文章的主旨,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在学生进行自主练习时,教师也可以用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方式,有奖竞赛、小能手评选等方式进行激励,让学生喜欢上语文课堂。

三、精心选材,恰当补充

“简洁”不代表“简单”,简洁的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是摒弃繁杂的课堂话语,用另一种更简单的方式展现出来。很多教师都在这部分有理解上的误区,反而将课堂内容变得单一,学生往往接触不到更多的知识。本人在教学中,经常会在准备阶段精心选择一些教学内容,课堂上讲解时融入合适的课外素材进行辅助,促进学生理解,同时对感兴趣的学生进行激发,鼓励他们在课余时间里进行探究。

比如,人教版小学语文《金色的鱼钩》一文主要讲述老班长为了照顾生病的小战士,最后牺牲了自己的故事,赞美了他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在讲解课文之前,我用几个短语阐述了当时的时代背景“长时间受到侵略”“多年战争”“粮食匮乏”,丰富学生对当时社会的印象,同时帮助学生理解这种伟大的崇高品格。在讲课过程中,我融合一些课外的内容,包括当时涌现出的英雄人物、当时老百姓的主要粮食等2~3个故事,让课文讲解变得更加饱满。在讲解后,我让学生进行相互讨论,说出自己的感想和对这篇课文的感受,同时根据自己所掌握的内容,对这篇课文进行适当的补充。我用这些方式帮助学生对课文进行理解,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对学生的思想进行触动。课外素材的选择不在于多,而在于精。对于课外素材的甄选,我们应该考虑学生的心理和学习状态,以及注意学生的接受能力,再结合所要讲解的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补充,让课堂变得简洁而充实。

对选材的精心选择一方面能够将课堂变得更加简洁,另一方面也是我们的责任心的体现。选材要切合所讲解的内容,同时,教师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和参与热情,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里寻找教材内容相关的小故事,在课堂交流阶段互相讲解,对教材进行补充。

四、方法简便,凸显效率

“教无定法”,但“贵在得法”,追求高效率的教学方法要积极地直面文本,用最简单、省时的方法去获取最大的教学效果。抓住“读”和“写”这两个主干,来指导语文课堂学习中的教学方法,是在简便与高效之间平衡的关键。在读中,教师要积极运用多种策略去引领学生诵读、感悟和揣摩;在写作时,教师则要凸显学生的个性特征,尊重他们鲜明的个性化表达,从而实现学生与文本之间心灵的交流与思维的碰撞。

“简洁”的课堂能够让我们的课堂教学更加真实,也给学生带来一定的新鲜感。“简洁”教学也同样需要合适的方法,需要教师用智慧对课堂进行准确把握,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更多的练习来提升能力。教学是一个知识传递的过程,也是一个互动的过程。我们不仅要让学生学到知识,也要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掌握学习的方法,具备学习的能力,为今后的自主学习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喜妹.大道至简,返璞归真——以《雷雨》为例谈简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策略[J].语文知识,2017(10):47-50.

[2]杨 变.怎样简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J].小学生(教学实践),2012(1):28.

[3]陈 刚.抓主问题设计,简化深化课堂——也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主问题设计策略[J].新课程(小学版),2012(8):52.

[4]代洪敏.如何让小学语文教学从繁琐走向简洁[J].新课程学习(上旬刊),2014(1):70-71.

猜你喜欢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