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如何有效开展小学道德教育
2018-11-10倪祥英
倪祥英
【摘要】在小学生中开展道德教育,首先要符合小学生的道德认知特点,选择理论和实践相互结合的教育方式,多增加一些体验的内容。从道德理论和情感上提高学生的认知度,提高小学生在道德教育活動中积极参与的热情。在道德教育的评价方面,注重学生的言行表现。
【关键词】道德教育 小学生 认知特点
立德树人是教育活动的根本任务,在小学生的道德教育活动中特别要重视道德教育的有效性。道德教育的有效开展,不能只是从学生会被具体的道德规范内容来进行评价,最主要还是要看学生的操行表现。小学德育即学校对小学生进行的思想品德教育,它属于共产主义思想道德教育体系,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奠基工程,是我国学校社会主义性质的一个标志。因此,这一道德教育贯穿于整个小学阶段的学校生活和日常生活之中,与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相互连接,密切配合。小学生是进行道德教育的关键阶段,这个时候的教育效果比较突出,学生在道德方面容易表现出较高的可塑性,给教师的教学带来很大的灵活性。
一、抓住小学德育工作的重点,强化校本特色工程的建设
在很长的时间里,小学阶段的德育工作大多会退居到知识教育之后。实际上,两者应该并重,而且道德教育要比知识教育还要重要。在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教师不仅要教授学生知识和技能,更为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做一个对社会有价值,有奉献精神的人,至少要教导学生不能以任何理由去伤害别人,这应当成为做人的底线原则。因此,作为一名小学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学生道德素质的重要性,在日常的互动过程中,向学生进行科学的,正确的道德教育的理论宣讲和言传身教。作为小学教师,要做好学生的道德榜样,一言一行都给学生带去正确的引导。作为学校管理层,要重视道德教育工作,不仅要把相应的思想品德课程重视并有效的开展下去,同时也要在各个学科的教学中渗透道德教育。尤其要加强师德建设工作,让教师的良好道德行为,成为学生潜移默化的模仿榜样。为了达到更好的道德教育效果,在教学评价方面要有一套系统的做法,而且最好与校本课程建设联系起来通过学科教学的渗透,通过问卷调查,观察等方式去了解学生,在品德教育中到效果。每个学校都要结合当地的特色,形成自己的道德教育优势,要让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不仅掌握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而且能够应用到自己的现实生活中,去分辨社会生活中的善恶美丑,去改掉自己的不良行为,发扬自己更多的友善行为。
二、明确小学道德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
1.将爱国主义教育放在思想道德教育的核心位置。有国才有家,让小学生从小知道,热爱自己的祖国,热爱自己的家乡,这是学校道德教育的核心任务所在。当前,很多邪恶势力都在通过各种途径渗透诋毁抹黑中国的言论,这些言论影响着广大的青少年,给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思想形成,造成了很多的困扰。所以在学校期间,爱国主义教育要常抓不懈,要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爱国主义活动,产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并且在现实生活中自觉抵制各种负面言论。
2.重视小学生的文明礼貌教育。中国是文明古国,有很多的礼仪规范。在校期间要教会学生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友善与周围的所有人事物相处。各种礼貌教育贯穿到各种学校活动中,在实践中,通过量化等方式,激励学生遵守礼貌行为。现在有很多的小学生在学校表现出了较强的礼貌行为,而回到家里,却完全是另外一番样子。因此,礼貌教育也要联合家长一起来做,要让学生在学校和家庭的环境中都能够很好地做到文明礼貌,做一个讲文明树新风的好学生。
3.形成良好的学校风气,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良好的校园环境可以陶冶学生情操,让学生心灵上得到放松。心理学研究证明,人在心情愉悦的时候,会有更多的亲社会行为。所以,团结友善的校园文化建设,可以为学生的道德行为培养,形成积极的促进作用。学校可以通过主题演讲,校园文化墙的布置,通过先进文明事件,人物的宣讲和介绍等方式来营造一种积极向上,文明友善的校园文化氛围。当然,校园文化也包含着班级文化,每一个班级甚至每一堂课,都要有自己的道德文明氛围。在组织各项学校活动的时候,要让学生们讲文明,懂礼貌,要懂得团结与合作,形成一副其乐融融,友好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氛围。
4.重视小学生的劳动教育。让小学生参与到校园环境卫生的行动和保护中,让学生有责任意识,通过每周的值日制度,以及平时的校园文明守则的约束,为学生营造自觉保护校园环境的氛围。同时,通过科学课等途径,给学生提供一些参与校园环境建设的劳动机会,让学生体会劳动所带来的快乐。例如,每年的植树节,都可以组织学生在校园里面种上一些花草树木,伴随着在校园中的生活,小学生年龄逐渐增长,这些小树苗也一天一天长大,学生会有一种被陪伴的快乐感。
总之,在小学道德教育过程中,要形成浓厚的学校道德教育氛围,要重视教师率先垂范的作用,言传身教,给学生做好道德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