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背景下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优化分析
2018-11-10邓彦肖红菊
邓彦 肖红菊
[摘 要]随着信息化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的出现,高职院校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也发生了一系列的改变,人力资源管理是高职院校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有助于提升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为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技能型人才提供了新的途径。本文将介绍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并进一步阐述信息化条件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新特点,同时分析新形势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旨在提升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关键词]信息化;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8.16.098
[中图分类号]G71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8)16-0-02
随着高职院校教育信息化工作的不断深入,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是为培养高素质人才而服务的,其能否顺利开展直接影响着高职院校的信息化进程。目前,高职院校需要将信息化方式与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联系起来,才能促进高职院校教育信息化快速发展。高职院校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出现了一些问题,研究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找出相应的解决方法是当务之急。
1 人力资源管理的内涵
人力资源管理指的是以人力资源的规划为基础,通过运用科学的方法,再加上人力资源战略的有效指导,招聘、培训组织所需要的人力资源,有效管理员工的薪酬、劳动关系等,从而为实现人力资源的科学、合理配置奠定坚实的基础。高职院校的人力资源管理就是从学校的发展目标出发,并运用科学的方法,合理地规划、组织和调配学校的各个部门以及各岗位的教职工。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学校的人力资源管理应该做到吸引与培育所需的人力资源,而如何才能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则是当前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中需要重视和深思的重要问题。
2 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2.1 打造高品质职业教育的重要保障
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的质量与高职院校自身发展的质量有着密不可分的重要关系。良好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能够科学合理地引导高素质人才,发挥每一位教職工的优势和强项,为高职院校的发展提供优秀的骨干型人才,有助于实现职业教育的现代化。在我国教育事业改革不断深入的状况下,做好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能够促使资源分配更加公平,有利于打造高品质的职业教育,为高职院校的发展提供优质资源,从而促进高职院校实现可持续发展。
2.2 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重要方式
随着我国信息化的迅速发展,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人才供给不足、不合理的人员结构都是人才需求存在的矛盾。针对日益严峻的人才需求问题,高职院校想要培养出社会所需的人才,就必须开展优质的教育教学活动,以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作为高职院校开展职业教育的重要因素,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在引进人才、培养人才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3 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基础
事实上,作为解决人才问题的重要途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服务于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培养大批优秀的技能型人才是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工作的目标,让学生掌握一技之长,能够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人才。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部门通过做好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并将信息化技术应用在实践中,对于培养高技能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3 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存在很多误区,错误地认为人力资源管理就等于简单的员工档案管理以及人事管理,缺乏对人力资源管理概念的了解和认识,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人力资源运行机制缺乏合理性
第一,不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很多高职院校忽视了人才培养,大多数都是通过口头对教职工进行培训。第二,绩效考核机制不合理。主观随意性太大,从而极大地限制了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激情。第三,人力资源规划不科学,存在盲目引进人才的问题。
3.2 人力资源配置不当
(1)不明确的岗位、职责划分,以及不合理的岗位设置。很多职业院校都未明确划分岗位职责,从而导致了同工不同酬,职责不明,很容易促使教职工滋生不满情绪,给人力资源的管理工作带来困扰和难题。
(2)不合理的人员结构及配置。高职院校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不少问题,比如说在学科发展上,专业课教师占比相对少;教学人员与非教学人员的比例不合理,非教学人员占比大;教学人员学历、职称比例不协调,教学人员中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教师相对较少,中级职称以下的教师过多;双师型教师的需求大,兼职教师的数量较少,而技能较强的、又能到学校兼课的技能型骨干占比更少,导致兼职教师能够发挥的作用依然有限。
3.3 人力资源管理的观念相对滞后
高职院校在发展过程中,依然缺乏对人力资源管理机制运行的理解和认识,再加上不健全的管理制度,忽视了人力资源开发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同时,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也不重视改善工作、生活环境对吸引高素质人才、优秀人才的重要作用。
4 信息化背景下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优化措施
4.1 提升创新积极性
提升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创新积极性,对高职院校的人力资源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一,要想拓宽人力资源管理渠道,就得先营造良好的人力资源环境,打破传统的落后理念,让一些具有创新意义的建议和意见能够有机会和平台来展示和实施。第二,可以利用工作讨论会、交流会的方式,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由此形成教职工之间对某一主题的认识,从而形成一个团体的合作和荣誉感,有利于增加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凝聚力。第三,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人员,必须充分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增强自身的使命感,为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不断努力,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更好、更有效地发展。
4.2 建立现代人力资源的管理理念
要想提升学校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质量,就必须想方设法地制定一整套吸引、留住人才的机制和策略,树立“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努力建造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和师资力量,同时还需要注重管理、后勤保障等工作的实施和执行,调动教职工的工作创造性和积极性,从而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健康发展。为高职院校提供一些人力资源管理信息是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之一,因此,高职院校应该集中注意力培养人才,扩大技能型人才的范围和团队力量,提升教师教育教学的能力和水平,由此一来,教师的综合素质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和改善,最终将有助于教育事业以及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积极发展和有效开展。比外,高职院校要引进先进的管理技术和管理方式,同時重视人才的不可替代作用,充分结合人的优势和技术特点,由此促进教育的现代化。
4.3 优化配置
高职院校要根据学校的工作安排设立相关岗位,并选择更合适、更优秀的人才从事该工作,从而做到按需设岗,有助于教职工明确自身的岗位职责,这样做不仅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还能够达到资源利用的最佳配置和最优化,能够科学合理地利用人才的特长,为教育教学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除此之外,为了能够激励教职工刻苦钻研,提高题目的学术能力和工作能力,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高职院校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竞争激励机制,让教职工能够各司其职,让整个教职工团队的优势整合在一起,发挥出一个强大团体的力量和作用。
从学校的发展需要出发,高职院校要设立人岗相匹配的体制机制,优化人员配置,打造一支强大的师资队伍。比如说,师资队伍建设必须要求教师具备很强的教学能力,同时具备科研能力,使教师的职称、学历等结构配置合理化,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除此之外,对于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现状,高职院校应该准确把握,一旦发现问题,必须立刻制订解决方案并尽快解决实施。
4.4 建立人力资源管理团队
第一,不仅要利用传统的招聘方式来引进人才,还需要拓宽人才引进的通道和渠道,从管理团队中选拔出较强的、技能型管理人才,有助于优化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第二,充分考虑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对人力资源的管理结构进行优化,对于提升人力资源管理团队的整体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第三,建立合理的人力资源运行机制、绩效考核机制,以人为本,包括对人才的引进、培养和激励等工作,还可以通过聘请专家或管理顾问,来丰富管理人才的知识,不断提升他们的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
5 结 语
随着信息化的不断发展,高职院校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挑战,需要高职院校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优势,以明确的管理目标寻找最有效的对策,同时转变管理观念,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管理的科学性,对促进高职院校的整体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主要参考文献
[1]袁蔚,杨加陆,方青云,等.人力资源管理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6
[2]赵曙明.人力资源管理研[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
[3]宋世清.高职院校人资源管理的现状与思考[J].经济师.2015(6).
[4]李振祥,文静.高职院校学生满意度及吸引力提升的实证研究[J].教育研究.2016(8).
[5]宋毅,徐建华.优化高职院校教师人力资源管理的有效策略[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2).
[6]钟美平.高职院校教师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人才资源开发,2015(4).
[7]胡日太.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