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田园综合体背景下河南天湖农村特色产业园规划设计研究
2018-11-10黄脘容苗文慧王鹏飞
黄脘容 苗文慧 王鹏飞
摘 要:为了丰富和发展田园综合体的模式并带动带动潢川当地经济的发展,本文以河南天湖农村特色产业园为例应用田园综合体的发展实践,详细分析了项目的基本概况和规划设计的相关内容,总结了项目设计过程中的难点与发展实践。对当下乡村建设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也为田园综合体的具体实践应用提供借鉴。
关键词:田园综合体;乡村旅游;生态观光;河南天湖农村特色产业园
中图分类号:TU984.18 文献标识码:A DOI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8.07.014
Abstract:In order to enrich and develop the mode of rural complex and drive the development of Huangchuan's local economy, this paper took Tianhu Rural Characteristic Industrial Park of Henan Province as an example to apply the development of pastoral complex, and analyzed in detail the basic general situation of the project and the related planning and design content, summarized the project design process difficulties and development practices. It wa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of rural construction, at the same time, it also provided references for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pastoral complex.
Key words:pastoral complex; rural tourism; ecological tourism; Tianhu rural charalteristic industrial park in Henan province
在城市與乡村之间现有的物质基础和文化基础的差距下,由乡村自行完成乡村现代化的发展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随之而来产生了一系列相应的问题,诸如乡村建设的杂乱无序、布局分散、风格各异、田园风貌严重破坏、土地资源浪费严重等,面对上述问题国家也出台了相应的政策,但问题解决的成效并不理想,仍然存在一大部分破败的乡村景观。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初次提出了“田园综合体”的概念,这不仅让已有的农庄、农场、合作社、农业特色小镇、农业产业园以及农旅产业、乡村地产等转型升级有了新的方式和前景,也让一些乡村有了发展方向[1]。田园综合体是城乡统筹规划体系有用的补充,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路径之一和重要的支撑,是农业农村统筹发展、城乡融合的主要规划设计类型。
1 田园综合体理论探索
1.1 田园综合体的概述
田园综合体的概念是国内外理论经验和实践在中国新形势下的全新定义。中央一号文件原文中提到“支持有条件的乡村建设以农民合作社为主要载体、让农民充分参与和受益,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通过农业综合开发、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等渠道开展试点示范”[2]。在乡村进行大范围整体、综合的规划、开发和运营,构成一种新的社区与生活方式,以乡村特色有机生态农业为主,使农业、旅游和居住三大产业板块联动发展,以农民合作社为主要载体。在规划中含有田园娱乐活动体验、田园历史文化科普教育、乡村旅游休闲度假、田园社区和有机农业的生产销售等一些区域,田园综合体为城市中向往生态观光田园生活的人们提供一片乐土。
1.2 田园综合体的特征
田园综合体是以一种可持续性综合发展的模式而存在,主要集现代农业、乡村旅游、生态观光和田园社区为一体,实现了中国乡村现代化全面发展。田园综合体包含六大建设理念。
1.2.1 以旅游为主导 城市生活压力的剧增和公共旅游时代的到来,使得度假旅游休闲成为一种潮流,深受大家的喜爱。田园综合体依托城市并服务于城市,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使人们亲近自然,领略山水之美。
1.2.2 以产业为核心 在田园综合体中将第一产业(农、林、牧、渔)、第二产业(特色手工业、环保产业)和第三产业(旅游业、房地产业、服务业、文化产业)的各个资源进行整理合并,统一进行开发和利用,使得各产业之间相互促进,尽最大可能地发挥出各自的优势,以带动整体的发展。
1.2.3 以文化为灵魂 田园综合体要与当地的风土民情、乡俗乡规、民俗演艺等文化特色结合在一起,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和特点,拒绝千篇一律。除此之外,在田园综合体中还要让人们可以体验农耕活动,感受乡村生活的苦与乐,了解和学习到当地的历史文脉,引导人们重新思考生产与消费、城市与乡村、工业与农业的关系,缺乏文化内涵与地域特色的田园综合体是不可能完成可持续发展的[3]。
1.2.4 以流通为支撑 各类基础设施都是启动田园综合体的先决条件,缺少现代化的交通、通信、物流、人流、信息流的田园综合体是没有办法与外部更广阔的地区接洽在一起的,因此要让现代化变得畅通,才可以构成一个向外开放的经济空间。
1.2.5 以体验为价值 田园综合体是生产、生活、生态以及生命的综合体,有别于都市快速化的生活,田园综合体重视的是一种体验的过程,在田园综合体中的生活是需要慢节奏地去感受,感受其中的优美景色、农耕生活和历史文脉[4]。
1.2.6 以复兴为目标 建设田园综合体要坚持以农为本,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护耕地是重要前提,确保农民参与和受益,保护好青山绿水,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带动农民持续稳定增收,让农民充分分享发展成果,更有获得感。
1.3 田园综合体的价值
1.3.1 形成有别城市圈的休憩地 田园综合体给人们提供远离城市生活圈的乡村生活圈,从快节奏的城市生活中隔离出来,形成“短距离,短时间和慢体验”的乡村休闲地。
1.3.2 促进产业经济的多元化 转变单一农业发展模式,提升第三产业的比重。田园综合体的农业经济有利于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综合发展,改变依靠农业经济发展的单一模式,提升农业与旅游服务相结合的发展方向,开发多类型的农业观光[5]。
1.3.3 有利于打造地域特色 田园综合体推崇发展当地特色农业,以当地主要农作物和农业形式出发,开发当地原生态独特的地域软文化,发展体现当地特色的农业模式。
1.3.4 改变传统农业的基本模式 田园综合体在乡村的发展,有利于传统农业的转型,推行绿色可持续农业,发展农业的新业态[6]。
2 田园综合体发展实践
以河南天湖农村特色产业园规划设计为例,将田园综合体发展理念运用在河南天湖农村特色产业园的规划设计中,使其付诸于实践。
2.1 項目基本概况
该项目位于河南省信阳市潢川县双柳树镇的东南部,占地85.24 hm2,紧邻S338省道和010县道。地处潢川、光山、商城、固始四县的交汇处,是该区域的中心。交通便利,商贸发达,区位优势明显(图1)。
双柳树镇全镇以浅山丘陵地形为主,东部、西部为丘陵龙岗,中部、北部是平原,淮河支流白露河穿镇而过。该地区属于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天气暖和,降水丰沛,年平均气温15.3 ℃,无霜期226 d,年平均降雨量1 046 mm,光热近似江南,适合发展水产养殖和多种农作物种植。
2.2 项目规划设计
2.2.1 设计理念 在田园综合体的背景下,以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为宗旨,以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为根本出发点,始终强调以人为本和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在原有的地形地貌的基础上进行有机的、合理的、有地域文化特色的规划设计,使得一二三产业互融互动,把乡村旅游、生态观光、度假养生、历史文化等有机地结合起来,打造一个具有生态性、文化性、地域性和时代性的田园综合体[7]。
2.2.2 设计原则 (1)生态性原则。以生态保护为主,开发利用为辅。河南天湖农村特色产业园的规划设计应该与该区域现有的地形、地质、植被、河流等自然生态资源相结合,降低因为人工修建而对生态环境所造成破坏的可能性。在保护原有条件的基础上进行设计,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使园中的植物、建筑、山、水等有机统一[8]。此外,也要重视对园区周边的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
(2) 地域性原则。河南天湖农村特色产业园的规划设计应该充分考虑到其地方特色,综合考虑园区所处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历史文化等因素,从而规划设计出信阳具有代表性的农村特色产业园。园区内植物的选择以乡土树种为主,充分利用场地中已有的植被,乔木、灌木、草本有机搭配,形成多层次的植物群落结构。选用乡土树种作为园地的根本树种,可以提高植物的成活率和降低后期的养护管理费用。园区内农作物以特色有机水稻和油菜花田为主;苗木种植以香樟、栾树、桂花为主;果树采摘以猕猴桃、蓝莓和树莓为主。园区中有着丰富的旅游休闲元素:有以健身为主要特色的自行车元素;有以休闲娱乐为主要特色的温泉度假、农家乐、休闲木屋等元素;有以历史文化为主要特色的古城墙、寺庙等元素;有以商业开发为主要特色的商业开发区、民俗文化街等元素。这些元素之间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使得园区内容丰富,极具吸引力。
(3) 系统性原则。将河南天湖农村特色产业园合理地划分成若干个不同的功能区域,使各功能区形成一个大的生态系统,以方便游客观光和工作人员的管理。河南天湖农村特色产业园主要包括温泉酒店度假区、民俗文化街区、电商物流产业园区、美丽乡村社区、垂钓区、有机水稻种植区、果树采摘区、安壁城古遗址保护区、花海区、苗木种植区、寺庙区等功能区域,对该园区要进行系统的统筹规划,使其景观风格系统统一。
2.2.3 设计策略 田园综合体建设以农业、文旅及地产三大板块相结合,在河南天湖农村特色产业园的规划设计中,对这3个板块进行了合理划分。首先,农林板块是3个板块中面积最大的一个。根据现场调研分析,将原有农林种植地块中生产效益好的地块都归到了农林地块中,占地约57.7 hm2。其次,文旅板块经过投资规模、客源大小以及场地环境等因素的考虑之后,结合该园区的地域特色以及历史文化特色,最终划分了约14.4 hm2。最后,地产板块则是由美丽乡村社区为主的住宅开发区组成,占地约11.2 hm2。
在划分出三大板块之后,将其他的功能区域融合填补进去,相互衔接形成一个统一有机的整体。
2.2.4 结构布局 根据场地现状将结构布局划定为“一带四环”(图2)。一带:是以场地的中心轴线为一条生态带,把场地中各个功能区域都串联在一起。四环:第一环是以电商物流为主要内容,位于园区北部的电商物流产业园区;第二环是以农田和住宅为主要内容,分别是位于园区北部的美丽乡村社区和位于中部的有机水稻种植区组成;第三环是以文化和苗木为主要内容,分别是位于园区东南部的花海游览区、安壁城古遗址保护区、寺庙区和苗木种植区组成;第四环是以商业和休闲为主要内容,分别是位于园区西南部的民俗文化街区、温泉酒店度假区、垂钓区、鲜果采摘区组成。
2.2.5 用地指标 在原场地指标的基础上,需要增量的是道路、公共绿地、苗木用地、商业用地、办公管理用地的指标。保量的指标主要是需要对场地中大规模的农田用地进行整合和改良,并且住宅指标要与原宅基地指标基本持平。减量的指标主要是没有开发利用的土地以及一些池塘。
旅游开发项目主要需要考虑到旅游人数以及常驻人口。旅游客群主要包括自驾游客群、青少年客群、田园文化爱好者、中老年养生客群、婚庆客群以及宗教信仰者。常驻人口主要就是在园区中以及园区周边居住的人口(图3)。
2.2.6 交通流线 在交通的划分上除了考虑园区出入口的道路交通设计之外,还要考虑到园区内部各个功能区域之间的联系。规划设计将园区的道路分为一级道路(6 m)、二级道路(4 m)、三级道路(2 m)和塑胶自行车道路(2 m)。一级道路主要是把园区中的主要功能区域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在大的分区方面促进各区域之间相互的联系和融合,并保留每个区域相对的独立性;二级道路主要是贯穿在每个功能区域的内部,用来加强内部之间的联系和流通;三级道路是园区中景色优美可供游人步行赏景感受田园风光的道路;塑胶自行车道路主要分布在园区的中部和南部,与园区的旅游路线相结合,沿途经过温泉度假区、垂钓区、民俗文化街区、鲜果采摘区、有机水稻种植区、花海游览区、安壁城古遗址保护区、寺庙区、苗木种植区,使游客在骑自行车的同时既锻炼了身体,也可以欣赏到各式各样的风景,还可以参与到不同的田园环境当中,满足现代都市人民对休闲观光旅游的高品质要求(图4)。
3 实践中的思考
田园综合体是农林、旅游、地产三大板块的结合,在河南天湖农村特色产业园的规划设计实践中,首先是对场地现有的农田与林地进行合理的规划利用,优先发展,以此来带动其他的发展;其次是对场地中适合开发旅游以及文物保护的地块进行规划设计,逐步发展,以此来丰富场地的内容;最后是把场地中的住宅用地相结合,综合规划管理,形成社区,使其不再分散化,并且在场地中规划设计电商物流产业园,加强场地中经济、贸易的发展,带动场地整体的发展。三大板块间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互相进行沟通和连接,使河南天湖农村特色产业园可以更好的发展,形成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田园综合体(图5)。
4 结 语
如果城市对于乡村是物质储备,那么乡村对于城市来说就是精神依托。城市对于乡村的憧憬从未间断,田园综合体的出现使这个憧憬更加的具体化。田园综合体别于过去农业旅游发展的模式,是一个可以广泛推广和可持续的模式[9]。
目前,河南天湖农村特色产业园的一期已经开始实施,田园综合体理念也已经逐步被当地认可。一二三产业的有机结合发展使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最大化,既促进了河南天湖农村特色产业园的循环可持续发展,也促进了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田园综合体把都市人和鄉村人“融合”在了一起,形成城乡互动。通过田园综合体,可以进行产业开发和融资管理,实现城乡一体化目标,还可以传承和发扬当地的特色文化、繁荣当地的经济、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10]。未来田园综合体农业的发展模式推广与应用之后,无疑会把中国乡村的现代化程度推向更高,城乡差距将会不断缩小。
参考文献:
[1]张军红,徐义萍.基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田园综合体模式探讨[J].农技服务,2017,34(15):165,110.
[2]徐胜,羊杏平.培育田园综合体宜居宜业特色村镇新路径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17,45(21):250-251.
[3]管凇.王贻钊.陈伟.创意创新在田园综合体旅游中的重要性[J].管理观察,2017(28):88-89.
[4]刘明.田园综合体乡村景观规划设计发展新模式[J].园林园艺:农技服务,2017,9(34):109-110.
[5]杨柳.田园综合体理论探索及发展实践[J].中外建筑,2017(6):128-131.
[6]卢贵敏.田园综合体试点:理念、模式与推进思路[J].地方财政研究,2017(7):8-13.
[7]丁歆.田园综合体乡村景观规划设计发展新模式[J].现代装饰(理论),2016(5):66.
[8]黄玉上,田朋朋,罗晴,等.基于自行车骑行文化的主题公园规划设计研究——以信阳中隆红枫生态园为例[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7(10):113.
[9]韩伟宏.田园综合体乡村景观规划设计发展新模式研究与实践[J].现代农业科技,2017(6):295-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