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哌卡因应用于妇产科麻醉的临床麻醉
2018-11-10顾燕李有长
顾燕,李有长
(重庆市妇幼保健院,重庆 400013)
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和优生优育观念的深入,多数产妇在分娩时对麻醉环节有较高的要求。通常情况下,麻醉的选择对手术效果会有直接影响。目前,临床常选择的麻醉药物为罗哌卡因,且在妇产科广泛应用[1]。为此,本院对罗哌卡因应用于妇产科麻醉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2017年5月-2018年5月),并总结分析结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参与本研究的妇产科疾病患者84例,选取时间2017年5月-2018年5月。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研究组、参照组,各42例。研究组患者中,最大年龄为35岁,最小年龄为20岁,平均年龄(31.5士7.7)岁。参照组患者中,最大年龄为36岁,最小年龄为21岁,平均年龄(32.0士7.8)岁。两组患者的各项基线资料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2]纳入标准:患者年龄20岁-36岁;对本研究知情。排除标准:伴有妊娠期糖尿病和高血压;由于其他因素中途退出的患者;伴有严重肝肾疾病。
1.3 方法 患者入院后均监测心电图、平均动脉压,同时观察各项生命体征,如:血压、心率和血氧饱和度。予以参照组患者重比重罗哌卡因,使用剂量为2.5 mL,将其与1 mL葡萄糖混匀,注射速度为每秒0.10 mL/s,麻醉药物剂量为2.5 mL。予以研究组患者等比重罗哌卡因,使用剂量为2 mL,将其与1 mL氯化钠溶液进行稀释,注射速度为0.10 mL/s,麻醉药物剂量为2.5 mL。完成注射后让其保持适宜体位,即平卧位,2 min后实施麻醉测试,若麻醉面低于T6需继续追加,总剂量为6 mL,直至符合需求。
1.4 麻醉效果判定依据[3]患者的肌松效果较好,未存在任何不适,说明优;患者麻醉后伴有轻度不适,需配合辅助用药实施手术,说明良;患者麻醉后伴有不良情绪,镇痛效果较差,说明差。
1.5 指标的判定依据 对比且分析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主要症状为恶心、低血压和寒战。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SPSS 20.0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重比重和等比重罗哌卡因麻醉后的效果评估 对比妇产科患者麻醉后的优良率,研究组97.6%高于参照组82.7%,组间数据比对判定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重比重和等比重罗哌卡因麻醉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 对比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研究组4.8%低于参照组的26.1%,组间数据比对判定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妇产科患者身体相对特殊,在分娩期间对麻醉有较高的要求,因此合理选择麻醉药物对效果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罗哌卡因为新型麻醉药物,属于酰胺类长效阻滞药品,不仅可抑制钠离子产生,同时可将患者的神经兴奋度降低,致使患者快速进入麻醉状态。等比重罗哌卡因虽然具有较慢的起效速度,但是不会扩张小动脉,稳定血流动力学的同时致使血流性平稳得以保证,从而确保手术顺利实施。
本研究结果显示,应用等比重罗哌卡因的研究组,麻醉优良率(97.6%)高于应用重比重罗哌卡因的参照组(8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并发症发生率来看,应用等比重罗哌卡因的研究组(4.8%)低于应用重比重罗哌卡因的参照组(2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罗哌卡因麻醉后的效果评估比较
表2 两组罗哌卡因麻醉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综上,妇产科麻醉应用罗哌卡因可取得显著效果,同时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