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心电图ST-T改变对冠心病的临床意义
2018-11-10罗文
罗文
(广州市从化区江埔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综合科,广东广州 510925)
糖尿病是一种公认的终身性慢性代谢性疾病,其发病与遗传和环境因素有密切的关系,是冠心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为了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准确诊断,及早预测冠心病的发生,达到降低急性冠状动脉不良事件发生的目的[1]。本组实验选取88例糖尿病患者进行常规心电图检查,进一步预测心电图ST-T改变对冠心病的发生影响,现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9月-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88例糖尿病患者进行分析,将其依据心电图检查结果随机分组,观察组44例为ST-T段压低,其中女性19例(43.18%),男性25例(56.82%),患者最小年龄58岁,最大年龄75岁,平均(62.34±0.27)岁,糖尿病病程最短2年,最长11年,平均(6.27±0.31)年,对照组44例为非ST-T段压低,其中女性18例(40.91%),男性26例(59.09%),患者最小年龄56岁,最大年龄77岁,平均(63.04±0.35)岁,糖尿病病程最短2年,最长12年,平均(6.32±0.42)年,所有研究对象的基本资料如糖尿病病程、年龄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患者均经血糖检测其其他生化检测确诊为糖尿病,患者及其家属均积极配合实验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均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左室肥厚者、心房颤动者、起搏心律者。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经常规心电图检查,并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所有操作均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进行。
1.3 诊断标准 冠心病ST-T段压低:患者相邻两个或以上导联心电图结果显示ST-T段压低超过0.05 mV。冠脉造影诊断冠心病的参考标准:患者冠状动脉左主干、左回旋支、左前降支及右冠状动脉的任何一支或以上显示,直径窄小超过50%。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阳性检出率和阴性检出率 观察组的阳性检出率为95.45%,阴性检出率为4.55%,对照组的阳性检出率为54.54%,阴性检出率为45.46%,两组数据比较,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观察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指数分析 观察组敏感性为36/42(85.71%),特异性为1/2(50.00%),准确指数为37/44(84.09%)。见表2。
3 讨论
临床研究发现,与非糖尿病患者相比,糖尿病患者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概率要高很多。病情快速进展,如果诊治不及时,极有可能引发其他并发症,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2]。糖尿病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较高,通常情况下以弥漫性或多支病变为主要表现,外加血糖水平升高,血糖浓度大,血小板积聚并粘附于损伤的内皮上,导致内皮修复比较慢,极易形成血栓,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3]。
心电图是临床常用诊断技术之一,在心肌缺血方面的诊断应用比较广。但静息心电图诊断心肌缺血的阳性率比较低[4]。而心电图ST-T段变化能够直接反映心室复极缓慢的过程,任何因素干扰心室复极均会造成ST-T段改变。结合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敏感性为85.71%,特异性为50.00%,准确指数为84.09%。且观察组以95.45%的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4.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综上,应用常规心电图ST-T段改变预测糖尿病患者发生冠心病的价值比较高,能够有效提高诊断特异性和敏感性,故方案值得进一步采纳。
表1 两组阳性检出率和阴性检出率对比
表2 观察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指数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