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控制缓解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分析
2018-11-10刘聪慧
刘聪慧
(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小榄医院口腔科,广东中山 528415)
食物不耐受是一种复杂的变态性疾病,尤其是口腔溃疡患者,如果没有注重饮食控制,很可能引起机体各系统的慢性疾病。一般情况下,人体摄入食物之后,直接经过消化系统,最后被消化为氨基酸、甘油和单糖水平,进而转化为人体所需的能量。但是由于不同的食物需要不同的酶消化,才能转化为人体所需的能量,如果食物摄入不合理,食物在体内很难被快速消化,最终进入肠道的是多肽和其他分子形式食物,人体免疫系统针对有害物质进入免疫保护,合成相应的食物特异性IgG抗体,并与食物颗粒形成免疫复合物,引发一系列症状和疾病[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共60例,其中男性28例,女性32例,平均年龄(33.5±5.1)岁,临床明确诊断复发性阿弗他口腔溃疡,病史(1.5±0.5)年,发作间歇期为(1.2±0.3)个月;每次口腔溃疡个数<3个,患者均无系统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或肝肾功能不全等,近2个月来未使用过抗生素、糖皮质类激素药物,血常规各项指标正常,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正常。所有患者均符合纳入标准,所有体检者在近3个月之内有口腔溃疡病史。
1.2 一般方法 观察组30例患者均静脉抽取3 mL血样,统一送深圳华大公司针对14种食物进行不耐受特异性IgG抗体检测。主治医生根据送检结果为每例患者制定相应的食谱表,并督促患者不可食用禁忌的食物。对照组患者不要求饮食控制,3个月后回访两组患者溃疡自愈期和溃疡复发的间歇期。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SPSS 19.0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有差异。
2 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86.67%,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通过本次临床研究调查发现,观察组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经过3个月饮食控制之后,对两组进行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G抗体检测,结果显示,观察组30例患者中,有28例患者经过饮食控制之后,其口腔溃疡发作间歇期延长至3个月以上,溃疡自愈期缩短在2天以内,其总有效率达93.33%,对照组患者中有26例患者有效,4例无效,总有效率为86.67%,明显低于观察组患者。由此可见,饮食控制临床治疗方法能有效控制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复发率,这主要是由于食物进入人体消化道之后,需要不同的酶进行消化,如果免疫系统把这些进入体内的分子识别成有害物质,进而产生针对这些物质颗粒的过度保护免疫反应,合成相应食物受特异性IgG抗体,并与食物颗粒形成免疫复合物,就会引起一系列全身病症和相关疾病,这种目前比较普遍接受的食物不耐受发病机制,而相关研究[2,3]表明,对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行饮食控制,能缓解患者复发率,改善患者病情,具有积极的推广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