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常态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
2018-11-09刘慧琳
摘 要:作为主要的“习式热词”之一,“新常态”首次进入人们的视野是习总书记考察河南之际。随着“新常态”的概念渐渐被大家广泛提及,该词中的“新”也不断地体现在一系列的完善优化措施之中。常态,顾名思义就是指原本存在的普遍状态;而新常态则就是不同于常态下的新的社会形式,它意味着当今的我国经济正在逐步向一个不同于以往旧时期的新阶段迈进。正是在这种社会大背景下,我国的经济发展也不断出现了相应的变化。基于这一发展前提下,我国的发展也保持源源不断的活力以及不断进步的发展速度。目前,我国必须基于现实的国情国况下,对于我国原本存在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作出相应的完善措施。在充分把握我国的时代特征前提下,保证我国的经济发展的质量,从而形成最适合我国国情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本文正是基于对我国新常态、市场经济体制等相关概念与特征的阐述,从而确定一些真正符合逻辑与发展规律的具体途径,以期许能为我国新常态背景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提出合理性建议。
关键词:新常态;市场经济;改革
中图分类号:F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8)08-0026-02
一、 前言
(一)新常态的主要内涵
“新常态”这一概念,最先于2014年由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并于被提出的同年十二月由社会形态上升至国家层面,成为我国的一种经济发展战略。常态与新常态,它们均是一种相对而言的状态。新常态之于常态而言,其优越性体现在存在着更多的创新与变革,并在经历了这些改变之后再次趋于稳定时所处于的一种局面或形态。当今的世界日新月异,一成不变、墨守成规最终只能走向衰退。因此,我国應积极地在各行各业进行改革与创新,以至于能形成新的创新发展点。目前的中国就是处于一种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大背景下,其主要的经济发展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由高速增长型开始回落,逐步回落到中高速发展水平,这一现象即代表着我国经济新常态的基本特征正在不断形成;其次,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产业发展也日趋多元,且伴随着我国产业高级化的趋势逐渐形成,具体表现为我国的第三产业比重在逐年上升,因此,我国的经济结构发展也在不断升级;随着新型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城乡之间的界限越来越不明晰,两者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不断缩小,越来越多的城乡居民在各个方面享受到了同等的待遇,收入水平的相对差值也在减小;最后,由于经济新常态概念的广泛运用,我国的各项产业发展由要素与资本驱动逐渐转型为创新驱动。改革与创新的旋律奏响在中国的大地上。正是基于这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整体基调下,我国开始兴起“共享经济”,这同样是经济新常态所带来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内涵
再来思考一下所谓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相关内涵。从本质上来看,其本质是一种社会体制。在我国这种社会主义国家的生产大背景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提出本身就是一项具有代表性的历史举措。从理论上而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党理论上的一次创新,更是我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探索的一个里程碑式的壮举。该制度的核心在于充分强调了市场,即它认为市场是一种基础的资源配置手段。提起资源配置,现行的资源配置方式大约可以分为两种,即计划与市场。而我国由于是社会主义国家,因此实行的便是市场分配方式,所形成的经济制度即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种体制具有众多的优点,如它能摆正市场的定位,并将市场的灵活性与高效性发挥得淋漓尽致,其次它是我国的社会制度与市场体制之间有机融合的成果之一,有助于我国进一步深化完善相关制度与体制。总体而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制度与经济的双特征。目前我国实行的就是以所有制为基础、公有制作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制度。因此,独立的市场经济主体以及健全的市场体系最终都会共同促进我国经济的繁荣发展。并且,此种情况下,政府的作用是显著的,具体表现在对于我国经济宏观方面的调控。
二、 基于新常态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措施
目前我国的相关经济发展状况是十分良好的,这在一方面说明了我国现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比较符合顺应我国的国情以及发展趋势的。基于这种良好的基础之上,本文认为我国的相关经济体制还可以通过相关举措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在我这片经济发展“土壤”之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属于最基本的“土地养分”。要想我国的经济发展更加蓬勃、更加迅猛,我们就应该相应地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进一步完善。基于新常态的大背景下,在总体上了解我国现阶段所面临的市场现状与经济现状后,结合我国目前所面临的自身实际情况,本文提出了以下的具体完善措施。
(一)以发展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为现阶段主要目标
在前文中就已经一直提到,市场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考虑和发展其他方面的重要前提。因此,换句话而言,市场是目前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首先,为保证市场所提供的积极作用不断体现,一系列的市场秩序应严格被规范和遵守,即形成市场制度化以及市场规范;其次,众所周知,垄断现象对于市场发展而言是具有极大的阻碍作用的,因此,国家与政府应保证我国市场上所存在的竞争性行为是良性的、积极的。并在保证相关经济市场地位的前提下,结合新常态的思想对于现存的市场经济体系进行改良和创新。从而实现使得我国的市场秩序处于一种“稳中有进、进中更优”的局面。此外,关于如何建立具有高效率的市场,其真正核心在于要充分做到该市场的资源流通是完全的、资源配置是有效的。因为只有这样,我国的有关要素市场才能够高速运转并且活跃市场,从而使得我国的众多产业获得有效推动力,最终引领了社会经济向着更好更快的方向发展。因此,发展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现阶段的主要任务与目标的达成是十分有必要的。
(二)提高企业发展在经济制度建设中的地位
在这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年代里,我国的企业数量逐年剧增。这是由于积极的社会背景以及政府的优惠扶持使得民众对于创业的概念在不断形成与加深。伴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不断发展,企业在经济发展中所起到的重要性日益明显。目前我国实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企业为主要的经济主体,因此,要想进一步扩大我国在国际上的经济发展影响力,提高企业在经济制度建设中的地位是主要途径之一。因为这种做法将会使得企业发展的优势最大化地体现出来,从而保证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活力与动力。一旦企业的发展被快速推动,相应地我国相关科技创新能力也会正相关的提高。而较高水平的科技创新力会进一步转化为国家的社会生产力。另一方面,企业的地位提升会使得我国的劳动力与生产要素资源充分在企业发展中得到运用,这也将改善我国整体社会的资源配置效率,提高了我国的资源利用率。特别是对我国而言,在经历了十几年的探索时期后,我国目前正经历着由计划转向市场经济的重要阶段,大中型企业所创造的经济价值在我国经济总量中还是具有很大的比重的。因此,国家与有关部门应充分激发此类企业乃至全国企业的创新活力,以期为我国经济总量的增加增添更多的力量。综上所述,为适应新常态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行有效需求,关键在于建立起长期、高效的现代化企业制度,并提高企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三)合理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
首先从国家的性质来看,我国属于社会主义国家,政府的角色一般被定义为引导者与领导者。这就说明了基于我国这样的现实国情下,政府对于社会与经济的整体发展具有很强的干预能力。那么究竟这种能力是起到积极作用还是消极作用呢?本文认为回答这个问题的关键之处在于政府调控要把握一个“度”。亚当·斯密认为“市场上存在一只看不见的手”,正是因为如此市场才能做到长效稳定运行。但是,在纵观国内外的经济发展历程中,这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也存在着失灵的情况。这时候,国家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的优势就得以体现。政府的宏观调控主要体现在配合相关财政与货币政策来调控市场经济运行。政府通过充分发挥引导者的职能,对市场经济所面临的问题通过调控手段进行解决。但需要注意的是,政府不应过分干预市场经济运行,以免造成市场的失衡。
三、 總结
新常态,作为开启了我国一个新时期、新时代的关键词,它既是对我国现时国情的一个全新概括与认识,更是未来我国经济走向的大方向与大前提。作为我国主要的发展战略依据,新常态的状态使得我国经济正式进入了经济增长进入了可控、相对平衡的运行区间。尽管新常态的积极作用明显,但是它同样带来了一系列的困难与挑战。在这种风险与机遇并存的情况下,改革和完善是最好的承接方式。
面对新常态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我国现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也需要进行完善。本文依次通过对我国的新常态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特征进行相应的阐述,从而提出了相关的改善措施,即以发展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为现阶段主要目标,提高企业发展在经济制度建设中的地位以及合理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小亮.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内涵和形成机制[J].时代金融,2018(12).
[2]程晖.基于新常态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研究[J].区域与城市经济,2018(10).
作者简介:
刘慧琳,安徽财经大学经济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