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对青年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思考
2018-11-09孙兰
孙兰
摘 要 爱国主义是任何一个民族都普遍存在的一种民族情感,是一个民族的凝聚力所在。青年学生是民族的未来,教育青年学生热爱自己的祖国,维护自己的民族,是教师的职责所在。然而当今社会,互联网高速发展,各种言论信息充斥网络,青年学生由于年龄、阅历所限,对事物往往缺乏正确的判断,极易受到不良思想的影响,加之对历史事件缺乏了解,人情淡漠,自私自利,这些都影响了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的发展。教师要有针对性地思考对策,适时适地地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和教育,增强学生的辨识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
关键词 互联网+ 青年学生 爱国主义 教育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8.09.043
Abstract Patriotism is a kind of national sentiment that is common to any nation and is the cohesive force of a nation. Young students are the future of the nation. It is the duty of teachers to educate young students to love their country and defend their own people. However, in today's society, the Internet is developing at a high speed, and various kinds of speech information are flooding the network. Young students often lack correct judgments on things due to their age and experience. They are highly susceptible to bad thoughts, and lack of understanding of historical events and indifferent human relationships. Selfishness, these have affected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patriotic sentiment. Teachers should think about countermeasures in a targeted manner, actively guide and educate students in a timely and appropriate manner, enhance students' ability to recognize, help students establish a correct outlook on life, values, and world views, cultivate students' patriotic feelings, and build socialism for the society to contribute your own strength.
Keywords Internet+; young students; patriotism; education
愛国主义是人类社会自古以来就有的一种对本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以及在任何场合对于自己祖国的维护和热爱。列宁认为“爱国主义是由于千百年来各自的祖国彼此隔离而形成的一种极其深厚的感情”(列宁,1995)。塞缪尔·亨廷顿认为爱国应该以本国利益为出发点,以祖国的荣耀为己任,时刻关心祖国的安危(塞缪尔·亨廷顿,2005)。爱国主义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核心凝聚力。青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青年人肩上承载的是民族的使命和重托。教育好青年学生热爱、忠诚和维护自己的祖国,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职责义务。但是在当今这个互联网飞速发展的时代,各种通讯方式盛行,人们在享受着网络给生活带来的便捷和高效的同时,也会遭遇由网络带来的一些干扰。由于互联网的便捷性,任何人都可以在由网络编织的这个虚拟世界里发表自己的言论和看法,因此,这给青年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带来了很大的冲击。青年学生思维普遍比较灵活,对新鲜事物接受快,有自己的主见和想法。但是由于年龄和生活阅历较浅,对事物的辨识能力不够成熟,往往容易受一些不良思想的蛊惑影响,从而在冲动之下做出一些不理智的行为。尤其是在事关民族尊严、民族情感的大事面前。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对青年学生进行正向积极的引导和教育极其重要。在现实生活中,笔者发现青年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普遍显得淡漠,很多学生都比较冷漠自私。究其原因,笔者经过研究发现,在这个互联网+时代,青年学生身上都存在着这样几个共性的问题:
(1)现在的青年学生都是90后和00后,都是在独生子女政策下长大的,是全家人眼里的宝,从小到大都生活在家长的呵护甚至骄纵中,受不得半点委屈、吃不得半点苦。因此大多数学生都形成了自私的性格,凡事以自我为中心,不会替他人着想,对人对事显得冷漠,对家人不懂得体谅关爱,对他人缺乏同理心,甚至连自己的生命都不懂得珍惜。在这样的情况下,连爱家都做不到,就别谈爱国了,家国情感很淡。由于生活安逸,吃穿不愁,他们不会忆苦思甜,也不愿主动去关注和了解本民族的历史事件,缺乏从历史中汲取爱国主义情感共鸣的动力。闲暇时间,各种娱乐八卦、网游占据了青年学生的大部分时间,对于弘扬正气、展示民族骄傲的新闻事件反倒不关心。
(2)网络是一把双刃剑,互联网因自身的及时、高效、便捷和传播范围广泛的特点,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无限的便利。但是同时由于其自身在某些方面监管不及时不到位,使得网络上各种信息泥沙俱下,鱼龙混杂,严重影响了青年学生的认知和三观。比如今年发生在南京的三个年轻人在抗日碉堡遗址前穿日本军服拍照事件,还有各种反社会的消极言论,都会对涉世不深的青年学生产生影响,动摇他们的理想和信念,甚至误入歧途。一些境外的反社会主义分子、敌对中国分子也会利用网络对青年学生进行渗透,怀着不可告人的目的造谣歪曲诽谤社会主义的中国,企图通过影响青年一代来影响中国的未来。青年学生是热血沸腾的一代,易冲动也易受鼓动,对网络信息辨识能力不是很强。
(3)现代社会人的生活节奏加快,工作、生活、子女教育、房贷各种压力使得人们被迫只能关注于自己的生存,而对于这之外的东西无暇顾及。家庭、学校、社会,你所能看到的都是一些匆匆的脚步和忙碌的身影。在这个全球化的背景下,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整体,人们对于家国的概念似乎淡化。很多人一有空闲就会刷看手机上各种八卦新闻作为消遣,社会腐败现象、食品药品安全等问题,严重冲击着人们的价值观,人逐渐变得唯利是图、自私自利,只注重追求个人利益和享受。和平的社会里人也会缺少一种危机感,缺乏一种凝聚力,在这种大环境里,学生自然也会受到影响,个人至上、利益至上,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家国情怀缺乏。
面对这样的情况,在这个看似和平实则暗流涌动的时代,美英法已经联手轰炸了叙利亚,美国对我国的中兴企业也实施了制裁,我们生活的时代实则并不太平。国家强大才有个人的未来,加强对青年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刻不容缓。让青年学生认识到在这个风云际会的时代大舞台,辨识好前进的方向尤为重要。学者闺晓梅(2005)曾经指出,我国的爱国主义教育存在这样几点问题:教育内容不丰富而没能带给受教育者应有兴趣;教育方法还停留在单一的灌输理论层面,使受教育者难接受;教育效果没法得到检验,教育时效性较差。我们的青年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确实到了該反思的时候了。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应当关注好以下几个方面:
(1)拓宽对青年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渠道。《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指出:“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蕴藏着极为丰富的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瑰宝,要善于运用国情材料,不断丰富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刘书林,2008)。现在的学生接触较多的就是手机,各种五花八门的信息、游戏是他们消遣的最常见方式,对一些大的时事政治表现冷漠。教师对此要加以引导,要充分利用班会课、团课对青年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教育的内容也不能流于形式,要选取一些具有典型性或者时代性的事例,通过影片观看、微信推广等渠道让爱国主义教育真正深入学生的心灵。可以结合纪念日、节日举办一些学习、纪念活动,让学生真正了解历史事实,增强爱国之情和民族情感,提高时代警惕性,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还可以带领学生就近参观一些历史博物馆、抗战纪念馆、科技馆等,让青年学生聆听史实,见证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和进步,了解各个时代的人们为了祖国统一和强大而付出的不懈努力,获得爱国主义的养分,让爱国之情切实地在青年学生的心中生根、发芽、长大。
(2)教师要深入青年学生,尽可能多地了解掌握学生的思想动向。对于五花八门的互联网信息,要经常性地与学生聊天交流看法,通过交谈积极引导学生崇尚高尚、正义、进步;教育学生对于有碍时代发展、有碍民族团结和进步的言论要坚决抵制。我们国家自古以来就有无数的仁人志士为了祖国的统一完整和繁荣而不惜牺牲个人的生命。“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们的祖先早已为我们树立了良好的榜样。作为教师,我们要教会学生向我们的民族先贤看齐,在当今这个时代,凡事要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学会辩证地看待事物,不被表象所蒙蔽,不被境内外的不法分子所鼓动。要追求完美高尚的人格,端正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学会去伪存真,培养自己对世界的正确认识,抵制歪靡,弘扬正气。让学生在这种不断进化的过程中洗涤自己,升华自己,增强民族的自豪感、使命感和危机感,生发出为祖国的建设和强大而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的决心与勇气。
(3)在社会大环境层面,教师和家长都有责任和义务为青年学生做好榜样。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各个不同部门的一个共同的任务,是培养有理想、有纪律、有道德、有文化的一代新人(石磊,2009)。青年性格心智发展都还未完全成熟,极易受到他人影响。作为与青年学生朝夕相处的老师和家长,自己的一言一行时时刻刻都会对青年学生产生影响。如果这个社会上的每个人都能做到谨言慎行、爱国护国,愿意为了维护祖国的统一完整和民族的发展进步而贡献出自己最大的力量,愿意为维护一个风清气正的社会主义社会而不懈努力,那么我们的青年学生也一定会在这种健康积极的环境里得到熏染。所以作为家长和教师,我们首先要做好自己,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学校要加强对学生使用互联网的监管,杜绝不良信息的传播。社会上各种组织以及政府和企事业单位也都应该积极加入进来,通过借助网络或者线下举办一些对青年学生有促进爱国主义教育意义的活动,可以在主要的街道、路口或广场张贴、悬挂一些为国家做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革命家等等人物的肖像以及介绍,微信公众号推广等方式对全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让大家增强一种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营造一种良好的爱国主义社会气氛,促进青年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育人工作任重道远,教育事关民族的未来。青年是祖国的希望,是明天的太阳,守护好教育好青年学生,不让他们在这个巨变的互联网时代迷失自己,为祖国培养有强大爱国心的青年才俊是每个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在互联网+时代,我们教育工作者要时刻警惕着,为青年学生的未来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 列宁.列宁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 刘书林.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96-97.
[3] 塞缪尔·亨廷顿.我们是谁:美国国家特性面临的挑战[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57-58.
[4] 石磊.新媒体概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15.
[5] 闰晓梅.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黒龙江高教研究,20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