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教师资格证国考背景的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建设研究
2018-11-09刘欣胡志红
刘欣 胡志红
摘 要 高职高专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作为培养幼儿园教师的重要场所,其所培养出的人才是我国幼儿教师师资队伍的主体,其人才培养质量不仅直接影响我国幼儿教师的整体素质,而且还直接影响我国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然而,在教师资格证国考背景下,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在培养人才方面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威胁。基于此,本文在概述教师资格证国考新变化的基础上,分析了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所面临的挑战,并注重从课程设置、课程内容以及课程评价提出了几点思路,以期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建设提供借鉴和指导。
关键词 教师资格证 国考 高职高专 学前教育专业 人才培养方案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8.09.033
Abstract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ECE)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plays an important part for training kindergarten teacher. The graduates are the main part of the preschool teachers in our country. The quality of talent training is not only directly affected the overall quality of preschool teachers in our country, but als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reschool education in China. However,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eachers Qualification Certificate Examination, EC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is faced with great challenges in talents training. This article based on changes in the Examination, analyze the changes and emphasize the curriculum, course content and curriculum evaluation, look forward to contributing several ideas on ECE talents training scheme for reference.
Keywords Teachers Qualification Certificate; National Examinatio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ECE major; talent training
0 前言
教师资格证作为我国对准备从事教师工作人员的基本要求,其主要是为教师职业准入制度设置的一种考试。2011年以来,我国各省份开始逐渐实行师范生教师资格国考制度,即“国考”。“国考”相比于以往的教师资格考试而言,其无论是从考试以内容方面来说,还是从考试难度方面来说,其对给师范院校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高职高专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作为培养幼儿园教师的主要阵地,“国考”对于其带来的挑战更是严重的。然而,高职高专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素质是否符合专业标准,是否能够获得从业资质,其均与人才培养方案有很大的关系。[1]有研究学者对学前教育专业现有人才培养方案与教师资格证考试进行比较,发现其存在主干课程开设滞后、教学评价单一等。由此可见,高职高专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 教师资格证“国考”背景下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所面临的挑战
1.1 从考试科目方面来说
教师资格证“国考”的实行,有利于提高幼儿园教师队伍来源的质量,也有利于进一步规范幼儿园教师考核管理制度。“国考”实行后,其在考试范围和内容方面,不仅包括了教育学、心理学等基础知识,还包括教师职业规范、基本理念和素养以及班级管理等基本知识。同时,还包括职业认知、心理素质、语言表达以及教学设计、实施和评价的能力等等。[2]在此种变化下,学前教育专业除了基本知识的考核,还包括保教知识与能力、综合素质和幼儿教师面试。其中,保教知识与能力涵盖的内容有学前儿童发展、学前教育原理、生活指导、游戏活动指导以及教育活动组织与实施和评价等内容。综合素质所涵盖的内容包括职业道德、心理素质以及教学能力等。而幼儿教师面试则包括结构化面试和说课。由此可见,“国考”实行后,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必然要进行优化和改革。
1.2 从考试性质方面来说,更注重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教師资格证改革后,其考试难度也进一步扩大。相比于以往的教师资格证考试,其不仅考试内容变难,而且考试通过率得到有效控制。另外,在出题方面,也更为灵活,仅通过机械记忆的方式学习,是难以通过考试的。在此种背景下,学前教育教师资格证考试更为注重对具体教学案例设计的考查,进而促使教师资格证申请者更为关注日常教学活动中出现的现象,并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解决问题。由此可见,“国考”后,其更为关注的是考生的知识实践运用能力。
1.3 从考试对象方面来说,必须以通过“国考”为基础
“国考”实行以前,仅有非师范生和社会考生需要参加教师资格证考试,而师范生则仅需通过教育学和心理学的考试,即可申请教师资格证。“国考”实行后,师范生与非师范生和社会考生一样,需要参加国家组织的相关考试后,方能获得教师资格证,而非自动获得教师资格证。[3]由此可见,教师资格证改革,淡化了师范生和非师范生概念。在此种背景下,高职高专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很容易将所学的知识忘却,尤其是活动设计、班级管理以及组织能力方面。
2 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建设的几点思路
2.1 注重调整课程设置,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进行拓展
课程设置主要解决的问题是在什么时间开设哪些课程。“国考”背景下,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建设的目的主要是在调整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上,实现资格导向与职业导向的最佳结合,进而让考生获得教师资格证。因此,为高职高专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与考试大纲相契合,在“国考”背景下,应注重调整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具体来说,应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第一,適当增减课程,确保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设置应与考试大纲中的模块应保持对应。因此,高职高专院校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应增设保教知识与能力、综合素质和幼儿教师面试等方面的课程。第二,依据“国考”考试时间,适当调整主干课程的实践和顺序。
2.2 注重完善课程内容
在教师资格证“国考”背景下,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在建设人才培养方案时,应注重完善课程内容。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内容必须覆盖教师资格证考试大纲中的内容,具体来说,应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展开建设:第一,鉴于“国考”更为注重考生的实践能力,因而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内容的目标应注重以能力为本,尤其注重知识与实践能力的有机融合,进而解决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第二,鉴于“国考”更为注重综合素质的考察。学前教育专业对综合素质要求更高,既要具有理论知识,还要具有五项技能,如舞蹈、弹唱、绘画以及讲故事等。同时也应该注意,专业技能课程的学习与专业技能的训练,最终目标是为了能够在幼儿园中顺利开展适合幼儿发展的各领域活动,要做到适用、够用为度,必须结合在学前教育专业理论课程中的幼儿教育理念,才能符合国考的标准。
2.3 注重改革课程评价
课程评价具有一定的导向和促进作用。鉴于“国考”实行后,更为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因而高职高专院校在进行人才培养方案建设时,应更为注重加强对这方面的评价,尤其是活动设计、班级管理以及组织能力等方面的评价。由此可见,高职高专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建设应加强对学生这方面的评价。例如,教师在进行活动领域有关知识的过程中,可通过让学生设计活动过程,并将活动过程进行模拟仿真教学的方式,实行教师评价、他人评价和自己评价的方式,对活动设计进行完善。
3 结论
综上所述,教师资格证由“省考”转为“国考”,这一转变不仅高职高专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而言具有重要的影响,同时还对高职高专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高职高专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面临考试范围以及考试内容更广、考试性质更注重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以及考试对象必须以通过“国考”为基础等挑战下,学前教育专业应注重调整课程设置、应注重完善课程内容,还应注重改革课程评价,方能适应这一挑战和要求。
参考文献
[1] 朱沛雨.教师资格国考背景下师范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探究[J].教师教育论坛,2017.13(3):5-8.
[2] 宋爱芬,史学武.对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基于《专业标准》和“国考”的视角[J].教育导刊月刊,2017.21(7):19-22.
[3] 侍崇艳.教师资格“国考”背景下优化体教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7.33(2):9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