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协同理念下学籍预警学生过程管理及其成效探究

2018-11-09宋俊宏章春军高晗雨侯倩

科教导刊 2018年21期
关键词:过程管理协同

宋俊宏 章春军 高晗雨 侯倩

摘 要 学籍预警学生的教育与管理问题,是高校学生工作中的重点与难点,是高校学生安稳工作中不可避免的课题。学籍预警学生具有成因复杂,受多重因素影响及个体间差异性大的特征,仅依靠学生工作队伍单方面的力量,收效甚微。本文旨在通过对于协同理念下学籍预警学生过程管理模式的探讨与实施,并从学籍预警解除率、学生挂科率、平均分等指标进行成效分析,为学籍预警学生的教育管理问题提供新的工作思路和理念。

关键词 协同 学籍预警 过程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8.07.086

Abstract The education and management problems of students with academic qualifications are the key and difficult points in the work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are inevitable topics in the stabi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Students with early-stage student education hav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mplex factors, multiple factors and large differences among individuals. They rely solely on the unilateral strength of the student work team and have little effect.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analyz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early warning students' process management model under the cooperative concept, and to analyz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early warning relief rate, the rate of students' registration and the average grade, so as to provide new ideas and ideas for the education management of the early warning students.

Keywords coordination; early warning of school status; process management

1 研究背景

學业困难大学生的帮扶转化工作,在当前高校教育管理中逐渐成为难点任务之一,[1]管理压力重大,管理成本较高。一方面,学籍预警学生的成因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家庭环境、心理状态等都有可能是导致学生出现学业困难的因素,且往往不是单一因素所致,关于引起学业困难的原因,多年来一直是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研究课关注的重点。[2]仅仅依靠辅导员或者学生工作干部单方面的力量,很难挖掘出学生学业困难的真正原因,并进行有效管理与帮扶。另一方面,学籍预警学生成因方面的综合性与复杂性也导致了学籍预警学生之间明显的差异性,即不同的学籍预警学生由于其成因不同,因此体现在学习状态、心理状态等方面的表征也具有极大的差异,换句话说,妄图用模板化、定式化的工作机制打包解决学籍预警学生问题,是不可取的。

面对高校学业困难学生特征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局面,[3]需要协同家长、教师、同学等多方角色共同发力,并根据不同学生的特质过程管理,有效帮助学业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4]

2 研究方法

研究选取S大学C学院2016-2017学年中受到学籍预警的同学在两个学期的成绩作为研究对象,设立实验组以及对照组。实验组构建了学籍预警学生协同工作体系,对照组未构建并实施协同工作体系,学年结束后,从学籍预警转化人数、学生平均分、挂科率、高分科目数等维度进行两组之间对比,说明协同理念下的过程管理对于学籍预警学生的管理成效。

2.1 学籍预警学生协同体系构建

针对每一位学籍预警学生,充分协同其身边各种角色参与到对其的帮扶管理当中,包括同学、室友、学生干部(一对一帮扶)、班导师、任课教师、学生家长、辅导员。依照角色在帮扶管理中起到的作用,可以分为四类,协同中心、氛围营造、直接帮扶、辅助引导,各个板块实现信息同步、协同配合。体系构建详见图1:

2.2 帮扶管理成效指标设计

研究设计实验组以及对照组,观测时间为完整的一学年,实验组观测时间为2016-2017学年第2学期,对其实施协同化过程管理。对照组观测时间为2016-2017学年第1学期,采取传统方式管理。学年末,采集两组数据在学籍预警解除人数、学籍预警各位同学的挂科率、平均分、通过学分数作为成效分析指标,并以学生个人自述以及他人评价作为辅助(见表1)。

3 协同体系下的过程管理

以学籍预警学生为主体,以年级辅导员为信息中心以及协同中心,整合学生干部、班级同学、寝室室友、任课教师、班导师反馈的各类信息,经过整体分析得出相关举措并协同各个角色配合执行,同时将以上信息第一时间向上级分管领导与家长同步。借此实现在协同体系下学籍预警学生的过程管理见图2。

3.1 寝室室友

寝室是除了教室和图书馆之外,大学生最重要的学习以及生活场所,寝室的氛围对于大学生的学习具有直接且重要的影响。因此寝室室友在协同体系中主要起到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寝室室友需要营造良好的寝室氛围,促进学籍预警学生更好地学习与生活;另一方面,寝室室友是离学籍预警学生最近的同学,往往也是信息的第一来源,因此寝室室友需要主动关注学生的各项动态,及时反馈并协助辅导员开展相关工作。

3.2 班级同学

班级是大学最基本的组成单位,与寝室一样,是学习氛围营造的关键环节。班级同学需要主动关注学生上课以及班级活动的参与状态,并及时将信息反馈至辅导员处,同时配合辅导员开展相关工作。

3.3 学生干部

本文中的学生干部特指对学籍预警学生进行一对一帮扶的学生干部,是能够对学籍预警学生的改善起到直接作用的角色。一方面,学籍预警学生在学业上存在困难,需要学业优秀的学生在学习方法上提供支持。另一方面,学籍预警学生缺乏学习动力与学习自主性,学生干部需要对其进行日常学习的监督,促进其尽快改善自身状态。

3.4 任课教师

任课教师是学业知识的教授者,是课堂教学的第一责任人,在协同体系中,任课教师需要主动关注学籍预警学生的课堂出勤情况以及听课情况,并及时向辅导员反馈异常情况。同时,任课教师应当积极与学生干部和学籍预警学生交流,尽可能多掌握学生的相关情况,做到因材施教。与辅导员形成信息共享,良好配合。

3.5 班导师

班导师(专业班导师)是学生在专业方面的引导者,应当与辅导员积极配合,从专业兴趣的角度对学籍预警学生进行帮扶管理;应当积极与学生交流专业前景及前沿动态,通过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与认同,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

3.6 辅导员

辅导员是协同体系中的协同中心及信息中心,任何角色所掌握到的信息应当及时反馈至辅导员处,辅导员根据反馈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判断,及时调整策略,并反馈至相关角色处,协同各个角色同向发力,形成合力。辅导员自身也需要积极与学籍预警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对其进行必要的直接干预,同时,将相关信息第一时间与家长和上级分管部分沟通,充分协同外部力量,共同开展预警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

3.7 學生家长

家庭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环节,不可缺失。学生家长是对学籍预警学生在校状态最关注也最期待的角色,也是学校教育需要负责的对象之一。因此在开展相关工作的时候,务必要与学生家长做到信息对称,同时获得家长协助。学生家长在协同体系中主要承担的功能是配合辅导员通过适当的方式给予学生鼓励和引导。

4 管理成效分析

在协同工作体系下实施过程管理,学年末,在学籍预警解除人数、学籍预警学生挂科率、平均分、通过学分数方面均有明显的提升,成效显著,具体数据如表2。

由表2可知,经过一学期的协同化过程管理,在受到学籍预警的26名学生当中,仅有5名同学未能成功解除学籍预警状态,解除率高达80%,成效显著。

在学业表现方面,从26名学籍预警学生的整体学业数据可以看出,在协同多方角色对其进行过程管理后,挂科率整体下降28.3%,平均分提升14.41分,通过学分数人均提升了8.79,由此说明,协同理念下的过程管理,不仅仅能使学生从学籍预警状态中解除,更能进一步使学籍预警学生的学业表现得到明显提升。

在学生个体数据方面,有4名同学在学期末的挂科率为0,4名学生的挂科率下降超过50%,其中三名同学挂科率下降70%左右;2名同学平均分提升超过40分;对于此部分学生而言,管理成效在学业数据上的体现仅仅是冰山一角,更重要的在于,学生家长、教师、同学各方面的协助下,在过程管理中,重拾学习与生活的信心,摆脱了“后进生”所带来的打击与阴影,具有长效性。

最后,通过学籍预警学生的自述以及班级同学的第三方评价,46%左右的同学表示,学籍预警学生在学习状态、学习动力、学习表现等方面具有明显改善,37%的受访学生表示,学籍预警学生在各方面具有一定的进步,但是仍然需要加强。不足之处在于,仍然有17%左右的同学在此过程中没有明显改善或者说没有改善,其中以低年级同学为主。

5 结论

学籍预警学生的教育与管理问题,是学生工作大格局下值得深思和探讨的问题。学籍预警学生成因复杂,差异性大,仅仅依靠传统的单一性和趋同性的工作机制,难以取得有效成果。通过协同理念下学籍预警学生过程管理机制的探索与实施,以学生学业预警解除率、学业表现为量化指标,能够较为有效地说明新的工作机制成效显著,且对学生具有长效性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任娃.学业困难大学生的形成原因与教育对策分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10.26(11):86-87.

[2] 康乐,孙巍.高校学业困难学生群体的成因分析及转化策略[J].高教学刊,2015(7):99-100.

[3] 王晓天.朋辈辅导在学业困难学生帮扶中的案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7(34):111-112.

[4] 甘友成.高校学业困难学生的精准帮扶研究[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7.9(3):79-83.

猜你喜欢

过程管理协同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融合创新 协同发展
“家校社”一体化的德育协同长效机制探究
京津冀协同发展
空海协同的立体防线
基于Web的毕业设计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研究生创新培养的“步态追踪”模式
病案首页质量控制与信息系统实现方法
全面质量管理理念在高校学生事务过程管理中的应用探索
教学过程管理信息化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