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际化视域下留学生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建构

2018-11-09鲁烨

世界教育信息 2018年16期
关键词:国际化

摘 要: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浪潮繁荣了我国的留学生教育,也对留学生教育管理与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留学生辅导员与普通辅导员相比,具有一定的“类差异性”,也需要有一套相对成熟的职业能力评价体系引导其专业发展。文章通过对留学生辅导员的工作内容、职业能力标准规范和专业化发展路径的系统分析,阐释其与普通高校辅导员的差异,力求构建出基于《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的留学生辅导员扩展性标准,以期引导留学生辅导员专业发展,构建能力标准与成长体系。

关键词:留学生辅导员;国际化;能力标准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的不断提升,留学生教育也逐渐从单一的“流出”向“双向流动”转变,特别是近年来来华留学生规模不断扩大,2016年共有来自205个国家和地区的442773名各類外国留学人员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829所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其他教学机构中学习,比2015年增加45138人,增长比例为11.35%(以上数据均不含港澳台地区)[1]。留学生队伍的壮大需要一支职业化、专业化的留学生教育管理与服务队伍,留学生辅导员也随之成为留学生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留学生规模效应凸显提升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水平,也带来了客观的教育产品收入,但与此同时,留学生的教育管理特别是专门设置留学生辅导员的遴选与培育问题开始进入学校管理者和高等教育研究者的视野。目前,为了满足留学生教育管理的特殊需要,部分国内高校已经逐步建立了针对海外留学生的专兼职辅导员队伍,但对于留学生辅导员专业化建设和科学普适的留学生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建设仍缺乏顶层设计,导致一些高校留学生教育质量受到质疑,留学生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长期得不到提升。留学生教育管理队伍的核心力量——留学生辅导员,也要像普通的大学教师一样,实现其专业化成长,架构出一套现实可行的专业发展标准。

一、何谓不同:

留学生辅导员工作内容差异化解读

相对于传统的学生辅导员,留学生辅导员的工作对象是来华留学生,工作内容兼具国际化及跨文化的特点,特别是近年来国家教育主管部门针对高校留学生教育相继出台了相关文件,对包括留学生辅导员在内的高校辅导员专业发展提出了新要求,亟需按照文件要求和工作实际,明确留学生辅导员的工作内容与职业能力标准,厘清其工作内容的“类差异性”。

(一)推进高等教育领域跨文化交流的留学生领航者

《学校招收和培养国际学生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是2017年出台的关于来华留学生管理的专业文件,由教育部、外交部和公安部三部门联合颁布。《办法》明确要求,“高等学校应当设置国际学生辅导员岗位”,同时还规定了“留学生辅导员的工作内容,即了解留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需求,及时做好信息咨询、文化活动等方面的服务工作”[2]。来华留学生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文化适应,虽然一些留学生通过了汉语水平考试,在语言交流上基本扫除了障碍,但是在日常生活中,由于各国文化环境、宗教信仰、生活习惯的差异,留学生习惯于沿用本国的思维方式来处理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造成文化冲突、生活矛盾和认知差异。留学生辅导员与高校普通辅导员在工作内容、职责特点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共性,但是其差异性也相对明显,如留学生思想教育、行为规范、实践活动、文化认同与融入等方面。“根据外事环境和对象的特殊性,教学职能方面应当主要以对华友好为主要任务、以文化教育为主要内容”[3]。管理职能方面,主要深入了解掌握留学生群体情况和个体差异,积极帮助留学生充分融入客体文化,提升他们的跨文化适应性。

(二)提升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的教育管理者

从来华留学生群体的特殊性上看,普通高校辅导员主要面对的是国内在校生群体,他们对于中国国情政情、基本法律法规、社会文化、伦理道德等方面都有比较清楚的认识。但在我国的法律法规和高校管理制度方面,多数留学生了解不够、认识不足。因此,《办法》明确要求:“高等学校应当对国际学生开展中国法律法规、校纪校规、国情校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风俗习惯等方面内容的教育,帮助其尽快熟悉和适应学习、生活环境。”与国内在校生不同,留学生还时常面临诸如出入境管理、居留手续、治安管理、医疗保障等方面的特殊问题,留学生辅导员在这些方面必然要承担更为复杂的工作职责。一方面,留学生辅导员要承担与普通辅导员相同的宿舍管理、学习管理、奖助补贴等常态化管理工作;另一方面,还要针对留学生群体的特殊需求,结合高校相关部门和学院的职能,为留学生提供健康体检、居留合法性管理、外汇金融工具使用、熟悉相关机构和服务设施等特殊性工作。

(三)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国际影响力的教育布道者

高等教育的文化育人功能最具底蕴,中华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承是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应然选择,所以开展留学生教育也理应重视中华传统文化的文化育人作用。对于留学生辅导员而言,就是要在日常的教育管理与服务过程中,开展留学生教育的“第二课堂”,充分彰显中华传统文化的育人魅力。从工作分工上看,高校相关学院承担了在课堂中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主要教学任务,而留学生辅导员主要需要在日常管理和课余生活中起到传统文化布道者的作用。一方面,留学生辅导员需要在日常生活接触中通过具体的案例、事件,以直观的方式向留学生传授中华传统文化的现实表象;另一方面,“还需要组织一些课外文化、体育交流活动,如赛龙舟、剪纸、中秋节制作月饼、打太极拳等,让留学生参与其中,使其获得对中国传统文化直接的情感体验,从而能够深刻地理解和热爱中国传统文化”[4]。此外,在调处涉及留学生的校内外事件和矛盾上,留学生辅导员需要积极使用中华优秀文化“和而不同”的教育管理方法,引导留学生使用本土化的逻辑思维,接纳中华优秀文化中注重道德与伦理的优秀内容,以便他们更好地适应在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

二、为何不同:

留学生辅导员职业能力结构分析

国外众多高校都设有专门的留学生顾问或学生事务工作者,虽然其称谓与我国高校中的辅导员并不完全对应,但两者的职能十分接近,其体系和标准也较为成熟规范。教育部2013年出台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培训规划(2013-2017年)》和2014年出台的《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从思想政治教育、党团和班级建设、学业指导、日常事务管理、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危机事件应对、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理论和实践研究9个方面对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做出了明确的要求。留学生辅导员作为我国高校辅导员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职业能力结构与高校普通辅导员既有相同也应有所超越。

(一)核心素养:学历水平与专业能力

根据《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辅导员的学历水平和专业能力应是最核心的素养之一,正如标准中明确规定,高校辅导员应当具备宽口径知识储备和较强的调查研究能力,主要体现在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业指导、理论和实践研究4个方面。而对于留学生辅导员来说,根据前述的职责差异情况,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主要以对华友好为主要任务;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加强对留学生网络行为的引导;在学业指导方面,主要以教学督察、协助课程教师为主;理论和实践研究方面,主要以涉外思政教育、涉外教育管理、社会学等方面为主。因此,在核心素养方面,笔者认为可以在《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的基础上构建留学生辅导员的扩展标准(见表1)。

(二)职业素养:外语语言水平与跨文化管理能力

“从高等教育国际化对留学生辅导员职业素养的要求来看,留学生辅导员不仅需要具备较高的外语水平,更需要具备跨文化教育管理的能力”[5]。外语语言水平与跨文化能力应当是留学生辅导员必备的职业素养,主要体现在日常事务管理、危机事件应对、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方面。一方面,留学生辅导员不但要熟悉中国传统文化,还要尽可能多地了解来华留学生生源国的文化宗教特点、习俗和禁忌。留学生来自不同的国度,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生活习俗。留学生辅导员要使这些来自不同文明的留学生尽快了解中华文化和生活习俗,还需要对留学生的个性化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特点有所了解,从而能够有针对性地开展文化引导和日常管理。另一方面,针对出入境管理、居留手续、治安管理、外汇使用、医疗保障等特殊需求,留学生辅导员应尽可能掌握相关政策,并具备主动提醒、积极催办的意识。表2为笔者总结的留学生辅导员职业素养扩展标准。

(三)人文素养:文化引领与心理关怀能力

不同民族文化交流的基础在于文化自身具有的相通性和包容性,留学生在一个异域文化的国度接受教育,文化上的融入是留学生适应所在国的核心要素。文化的差异是留学生教育管理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个问题,这也是留学生辅导员必须面对的关键问题。要适应在华生活,留学生必须学会了解和适应中华文化,克服文化差异带来的困惑。对留学生,一方面要向其展示中华文化的魅力;另一方面,也要增加对留学生本土文化的了解,找出两种不同文明或文化之间的共性,增加文化的相互理解和交融。这就需要留学生辅导员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设身处地地关怀留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从而引领异质文化健康地交流。一名优秀的留学生辅导员,能够对多样化的世界文明从其特定的环境和历史出发进行实事求是的评价,“理解并尊重其他文化和文明的价值”[6]。他们具有开放和包容的文化品格。开放的品格,使之能够肯定并吸收一切文明或文化的优秀品质,而不是在文化上惟我独尊。中华文化本身就具有开放的品格,故而在其发展过程中,能够吸收、容纳包括佛教、马克思主义在内的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包容的品格,能够使留学生辅导员容纳异质文化的异质性,尊重留学生的特殊生活方式和文化信仰。因此,文化引领与心理关怀能力是留学生辅导员人文素养的重要能力。表3为笔者总结的留学生辅导员人文素养扩展标准。

三、以何不同:

留学生辅导员职业化发展路向建构

《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条例诠释了高校辅导员职业发展的初中高三个阶段,留学辅导员在其发展过程中除了体现出职业发展的渐进性和阶段性,还应遵循其职业特点即国际化发展特点,交互式分步实现其国际化发展路向。在留学生辅导员成长初期,国际化培养应主要体现出教育性;在成长过程中,应主要体现创新性;成长后期主要体现为学术性。国际视野、语言能力水平、留学生事务专业知识、技能培养和国际化项目交流应交互式穿插于留学生辅导员培养的全部过程中。

(一)交互式分步实现留学生辅导员国际化培养

留学生辅导员的服务对象和工作内容的特殊性,要求对其培养要有国际化背景。惟有在国际化背景下,才会对不同文明或文化产生强烈的认知欲望,因为交往能力的受限会使人在心理维度上产生难以自抑的紧张,而这种紧张的缓解源于对异质文化的认知和理解。所以,基于我国的文化特点,加强对西方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应成为留学生辅导员的必修课和专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基于此,留学生辅导员的培养要根据现有的队伍情况分步骤开展,跨文化交互式的模式是辅导员国际化的应然选择,这种交互式培养依据在于不同文化之间的融合更有利于留学生的发展,留学生辅导员也应在文化交互影响下影响留学生的发展。留学生辅导员的国际化培养的交互式路径在于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模式,通过跨文化的交互影响,不断优化留学生辅导员队伍结构。所谓“走出去”,就是把留学生辅导员送出国,使之在异国他乡切实地感受异质文化,提高文化适应能力、感知能力和交流能力。所谓“请进来”,即引进具有学生管理专业背景的外籍教师来华交流,培养知华爱华的国际教师管理队伍,创设国际化教育、管理和服务的大环境,促进中外管理队伍的互融互通,不断提升留学生辅导员综合素养。

(二)情境化形塑留学生辅导员跨文化教育管理能力

营造国际化的工作环境,是培养留学生辅导员的重要方法。留学生辅导员与普通辅导员的不同在于,其工作内容因服务对象的国际化而国际化,国际化的工作内容对其工作能力提出了不同的要求,要求其具有跨文化的教育管理能力。为营造一个国际化的工作环境,一般高校采取了两个途径:一是建立类似“留学生服务中心”的管理服务机构,使之成为服务留学生的窗口,从而打通了教育管理与服务学生之间的通道,两者的融合提高了留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效率;二是吸纳外教或选拔优秀留学生参与管理,使留学生管理队伍的组成更加国际化,这一方面有助于外教或留学生学习中国文化,另一方面更有助于留学生辅导员的快速成长。在一个国际化的空间中,人的思维方式会因环境的变化而发生改变,能够使留学生辅导员具有国际化视野,并在实际的锻炼中提高业务能力和专业水平。具体而言,留学生辅导员面对的对象是异域文化背景下的留学生,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决定了留学生辅导员在管理过程中必须注重留学生与本土学生的差异,需要根据不同国籍和不同背景的留学生的状况对其进行日常的管理和教育,这就要求留学生辅导员切实加强职业基础训练,在以外语为工作语言的基础上,加强域外文化的交流與学习,增加对域外文化的了解,提升国际交流能力和水平。而且,留学生辅导员需要强化跨文化交往能力,将不同国籍、不同文化背景和不同宗教信仰的留学生实现趋同化管理,推进文化融合,在情境化工作中提升职业与专业素养。

(三)深层式构建留学生辅导员孵化培养机制

留学生辅导员是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中的一部分,留学生辅导员在培养机制上应有别于普通辅导员,根据留学生辅导员的工作特点和工作对象的不同,其培养机制主要应强调实现留学生辅导员跨文化专业发展与国际化职业需要的融合。目前,高校留学生辅导员队伍的培育机制尚不成熟,各级各类辅导员研修基地中尚未有专门针对留学生辅导员的培训教育内容,急需构建人才“蓄水池”来补充后备力量。在能力素养上,“准留学生辅导员”首先需要积累留学生教育管理知识、语言交往能力及跨文化管理的技能,开展具有针对性的职前培训和经验分享,让他们在入职前能够熟知留学生辅导员的职业属性及工作规范[7]。同时,结合留学生辅导员的发展需要,开发实施形式多样的留学生辅导员遴选培育项目,做好人才引入和实践培养工作。孵化项目要有针对个体和群体的培训目标,全面而重点突出的分类培养内容,多样的培养方式以及可量化的考核评价机制,充分体现可持续发展,系统化规范化做好留学生辅导员的培养工作。国内一些高校创新发展辅导员培养机制,如北京大學作为新中国最早开展留学生教育的高校之一,其留学生辅导员项目(TPIS)在留学生辅导员孵化和培养领域颇具特色。自2004年实施至今,通过招募优秀的中国学生担任留学生辅导员,为队伍的建设和发展做好了储备工作。还有诸如江西理工大学成立了辅导员俱乐部作为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的“孵化器”,复旦大学推出的“辅导员双周学习沙龙”学生工作研究成果孵化器等一批涉及留学生辅导员的培育机制逐渐成立,都为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创造了条件。

目前,鉴于留学生辅导员工作理念和模式还处于探索阶段,其职业能力和职业化发展尚处于成长期,高校普通辅导员与留学生辅导员发展模式存在共性,但差异性愈发明显,还需进一步细化分类。全球化背景下的高校学生教育管理者,除了做好留学生的管理和服务工作外,更加需要重视留学生辅导员职业生涯规划,推进留学生辅导员的职业与专业发展,从而提升留学生教育管理能力和服务质量,在国际上打造中国高等教育留学服务的卓越品牌。

参考文献:

[1]2016年度我国来华留学生情况统计[EB/OL]. http://www.moe.edu.cn/jyb_xwfb/xw_fbh/moe_2069/xwfbh_2017n/xwfb_170301/170301_sjtj/201703/t20170301_297677.html,2018-05-18.

[2][3]教育部.学校招收和培养国际学生管理办法[EB/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02/s5911/moe_621/201705/t20170516_304735.html,2018-05-18.

[4]王慧,侯芳.角色理论视角下的留学生辅导员岗位分析[J].职业教育研究,2015(1):55-58.

[5]邹时建.新时期留学生辅导员工作内容及路径探微[J].教育评论,2014(12):62-64.

[6]赵晓兰,鲁烨.国际化视域下留学生辅导员培育的困境与突破[J].江苏高教,2014(2):105-106.

[7]鲁烨.分阶段促进留学生辅导员专业化发展[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10-19.

编辑 许方舟 校对 朱婷婷

猜你喜欢

国际化
强本拓新的研究成果反哺本科教学与国际化人才培养
增强仲裁国际化水平 提升中国仲裁影响力
民办大学国际化教育50强出炉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夺冠
活动预告
谈民办高校教育国际化发展之路
真正的国际化
国际化教育
国际化大学的定义与评估
杨元庆:国际化不是简单的“贴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