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抓住思维主轴延展习作路径

2018-11-09崔蕾

基础教育参考 2018年15期

崔蕾

思维导图是展现发散思维的一种高效图形工具,它运用图文结合的技巧,把多重主题关系用清晰明了的层级图表现出来,将关键词与图形图像建立起对应的记忆链接,再利用思维规律,发挥左右脑的相关功能,形成逻辑与想象、科学与艺术之间的均衡发展。

习作教学也需要运用发散思维,因而可以将思维导图引入其中,通过有效的可视化思维工具,将习作的想法巧妙地“画出来”。这样,不仅能对作文思维过程进行更细致的剖析与层级展示,还可让学生轻松地理清习作思路,确定作文重点,延展细节脉络,为学生提供一种更有效的习作方法,达到“授人以渔”的目的。

一、寻枝数叶助选材

“要注意前后逻辑关系”“文章要有条理”“要把作文思路理清楚”——这些相对专业的写作技巧,对于刚开始学习写作的学生来说,是较难理解的。因而,在习作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逻辑分析,帮助他们理清写作思路,从而让文章结构变得有条理、有章法。这些都可以借助思维导图来完成。让学生按照习作要求,确定一个中心词(中心题材),围绕这个中心词进行自由想象,把其中的关键词记录下来。这样,文章的思路、要点就一目了然了。

例如,苏教版四年级下册习作二的内容是“我的自画像”,学生在介绍自己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个问题,即“我”的特点不明显,有很多联想是混乱的,甚至是多余的。教师抓住这个契机,指导学生从多个立意中,根据素材的数量和是否典型来选定其中一个立意。有一位学生在关于“我”的思维导图中画出了“样子乖巧”“知识面广”“学习优秀”“篮球高手”“乐于助人”“马大哈”几个分支,还就“知识面广”“篮球高手”“马大哈”分别举了事例:知识面广——举手达人;篮球高手——兴趣很浓、比赛夺冠、会“盖帽”;马大哈——常常忘带文具用品。经过思维导图的梳理,学生发现这篇作文选择的范围很广,能够发挥的余地很多,不仅能够围绕“中心点”呈现“我”,还能突出许多个性化的内容。针对学生的思维导图,教师问他:“你觉得这六个分支中,哪些是可以合并为一个主题的?”以此引导学生确定写作重点。最后,学生选择了重点表现“篮球高手”这一特点,这便是“独一无二的我”。这样,题目就更具体化了,写作的范围、立意的角度就基本确定了。

由此可见,写作不能只是将好词好句简单地堆砌在一起,思维導图能帮助学生整理作文思路,确立写作重点,把作文构思中那些与中心词关系不大的多余分支在动笔之前就舍弃掉,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提纲契领巧构思

写文章要有一定的思路,只有把握好了思路,才能凸显文章的主旨。因而,在经过材料的取舍后,教师要继续引导学生编辑并重新调整思维导图,使其成为一个连贯的整体。

例如,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习作要求学生写一篇游记或参观记。根据这一要求,教师让学生先绘制思维导图,再现春游过程中的每一处景点:九龙壁——活灵活现的九条龙;映山湖——碧波荡漾,湖面上的各种游船来来往往;惠山——高耸入云,登临寻趣;吟园——杜鹃盛开,一片五彩缤纷的景象。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确定自己要选择哪几处来写,重点写哪一处景点,按什么顺序来写等。这样,根据导图进行整体构思,全面把握,不仅能顾全习作的表达效果,还能通过顺序突出重点,将思路显性化、明晰化。

由此可见,一幅组织有序的思维导图可以为学生提供这样的信息:文章的主要部分,每个部分所涉及的要点,这些要点之间相互联系的方式等。

运用思维导图是为了把握好作文整体内容的精要部分,使用中心词进行链接、拓展,可以提示学生清晰准确、完整有序地表达重点内容。

三、遣词造句重细节

思维导图不仅能清晰地反映习作思路,还能直观地帮助学生觉察自己的思维脉络,避免在接下来的写作过程中脱离主题。当通过思维导图为整篇作文确定好一条最佳写作路径,构建了一个完整框架时,教师再引导学生将思维导图进行细节补充,从而使文章更加充实丰满。

一篇好文章,不仅要有血有肉,还要有灵魂。要达到这一目的,离不开细节的描写,但学生在这方面常常遭遇“写作阻塞”。鉴于此,教师要指导学生创新导图,突破阻塞,使文章精彩起来。

为实现这一目标,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运用一些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拟人、排比等,并将它们补充在原有的思维导图上,进行合理调配,还可以把可能用到的好词好句、名言古诗记录在旁,以备随时选择运用。这样的导图不仅可以突出文章主题,还能凸显语言魅力,甚至把点睛之笔标注出来,让习作更精彩。

如有一位学生在写《可爱的锦鲤》之前,针对锦鲤的生活习性部分,画出了简略的思维导图,但是又觉得不能充分展现锦鲤的特征,于是又补充了一些细节,在主干上加画了锦鲤争食和嬉戏的情景,并在旁边标注了可能会用到的一些修辞手法,这使需要具体描述的内容在动笔前有了更充足的准备。学生在下笔成文时,将锦鲤的活泼可爱表现得非常生动、活灵活现。由此可见,通过思维导图,将新旧知识有机结合,能让学生在动笔之前对文章有更全面的考虑,并能引用恰当的资料,穿插丰富的细节。这样写成的作文自然令人耳目一新。

以上三种方法可概括为“以图促写,梳理思路,丰富细节”。思维导图正是用丰富的图式语言,唤醒学生的内在意识,激起他们的构思热情与写作兴趣,从而形成一种体验式、内省式、反思式的写作方式。这样的习作教学,不仅能对学生的作文思维进行科学的剖析、展示,将习作路径明确化,还能帮助他们掌握写作方法,更有效地写作。学生在这样的习作练习中,思维更发散,思路更明晰,可有效突破作文阻塞,展现习作的精彩。

正如特级教师王立根所说:思维有导图,心中有方向,笔头就流畅多了。有时候,画一幅思维导图,就像经历一次头脑风暴,学生在动笔之前,就把自己的想法顺利地展现出来,他的作文思路就已经在头脑中走了一个来回,更加清晰而流畅,并且还会不断生发丰富多彩的新想法。等到学生真正动笔之时,他们的习作早已在头脑中经历过完善补充,这样就在无形中降低了作文难度,提升了写作效率,促进了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有利于真正达到“自能作文”的目的。因此,教师要用有趣、有形、有效的习作教学策略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迎来妙笔生花的春天!

(责任编辑 郭向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