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学前教育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的困境与对策思考

2018-11-09罗金焕

基础教育参考 2018年15期
关键词:师资队伍建设学前教育农村

罗金焕

[摘 要]随着农村幼儿园入园率的提高,学前教育已成为教育的重心,而教师队伍建设则是促进学前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在云南省丽江市农村地区师资队伍建设的研究中,发现了幼师学历水平低、性别结构失衡、入职培训力度小、职业待遇低、招聘难、教学水平低等现实困境,并分析了困境的成因,提出了应对之策,以期推动丽江市学前教育教师队伍建设。

[关键词]农村;学前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我国农村学前教育教师队伍建设一直比较薄弱。正如菲利普·库姆斯所言:发展中国家农村地区常常像半干旱的教育荒漠一样没有教育质量可言,不但教师通常都是水平最低的,而且贫困儿童的比例也很高,这些儿童真正需要最好的教师,然而他们却是最后才得到[1]。教师队伍建设成为阻碍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以云南省丽江市为例,截至2015年,该市农村地区幼儿园共139所,幼儿园入园率已大大提升,教师队伍也不断扩大,但高入园率与低学前教育质量、高要求与低收入形成强烈反差,导致教师队伍稳定性差,学前教育质量不尽如人意,使农村儿童无法做好充分的入学准备。此外,由于丽江是多民族聚集地(主要为纳西族、彝族等),存在“民汉双语”教学的必要性,这又提高了对幼师的要求。为此,急需加強该地区学前教育教师队伍建设。

一、丽江市农村学前教育教师队伍建设

面临的困境

1.教师学历水平低,难以适应教育发展要求

对2013至2015年农村学前教育教师队伍的学历统计,按学历分为研究生、本科、专科、高中和高中以下5个层次。丽江市农村幼儿教师以专科学历居多,与本科学历的幼儿教师相比,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都有一定的差距。幼儿教师的准入门槛低,研究生、本科生不愿意到农村从事幼师职业,导致农村地区学前教育教师队伍整体学历水平偏低,学历结构不良。在农村学前教育教师中,专任教师增长数量最多,专科学历的教师在专任教师队伍中占据将近一半的比重;高中学历的教师在数量上排第二;而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教师寥寥无几,在本科学历的教师队伍中,基本没有重点高校的毕业生。

2.教师性别结构失衡,不利于儿童性别角色的发展

据丽江市教育统计报表,2013至2015年,无论是园长还是专任教师,女性明显居多,学前教育专任教师性别比例严重失衡。虽然从2013到2015年,男性幼教人数有所增长,但其总数仍明显低于女性。

教师性别结构的失衡,会影响学前儿童性别角色的发展。据美国性信息和性教育协会玛丽考尔德伦博士分析,幼儿在5岁以前会逐渐有性别意识,此时是性教育的关键期,若进行正确的性教育,则教育效果显著。这一年龄阶段刚好处于学前教育时期,男性教师在性别教育里发挥着举足轻重的引导作用。

3.教师培训滞后,周期较短,效果欠佳

农村学前教育教师的专业发展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从2013至2015年,专任教师接受培训次数明显增多,从时间上看,接受培训时间在一个月以内的教师数量最多;从空间上看,接受县级和校级培训的教师数量最多。但是这些培训都是针对在职教师的低端培训,培训周期较短,虽然有见效快的特点,但是并未立足于全局和长远。这些培训从长时间跨度上看,效果欠佳,后续没有针对培训的相关跟进,难以起到巩固培训效果的作用,而且园长培训较多,优质的国家级和省级培训较少,几乎没有职前培训和职后培训,由此导致教师自我专业发展的动力不足。

4.教师职业待遇低,年轻教师流动大

城乡之间教育资源配置存在的差距,导致优秀的农村幼儿教师外流。教师是一个较为稳定的职业,但不包括农村幼儿教师,因为农村幼儿教师的待遇较低,收入明显低于普通打工者。据调查显示,丽江市城区幼儿教师工资每月近3000元,乡镇最低的也在1500元以上;但玉龙、永胜等广大农村地区幼儿教师的工资一般为每月1200元左右。农村幼儿教师待遇低与工作强度大、社会责任重形成强烈反差,使得他们厌倦自己的职业,造成流动。在农村,幼儿教师职业被视为不想当农民的一种暂时逃避方式,如果出现较好的机会或职业,幼儿教师会立刻转行,而这既不利于教师队伍建设,也不利于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5.教师招聘难度大,幼儿园难以正常维系

丽江市古城区、华坪县的私立幼儿园投入较高,收费标准较高,教师队伍建设较好;永胜县的私立幼儿园大多在农户自家的住宅内开办,办园条件普遍较差,收费很低,教师队伍建设较弱;玉龙县现有41所幼儿园,聘有部分临时性教师;宁蒗县因难以招到幼儿教师,处于半关门状态。农村地区学前教育教师主要是招聘当地专科生或高中毕业生,难以招聘到优质的外来教师。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当地的专科生或高中毕业生更倾向于外出打工,这加剧了学前教育教师的招聘难度,有的幼儿园在招聘不到教师的情况下处于半关门状态。在职的“民汉双语”教师只局限于与幼儿的沟通交流,教学模式单调无趣。

二、成因分析

1.教师编制问题突出,传统观念影响男性从事幼教职业

一是农村地区学前教育教师编制较少。与城镇地区相比,农村地区学前教育教师编制少、待遇低,难以吸引高学历、高水平的毕业生前来应聘,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导致师资配置的不均衡。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社会对学前教育教师的要求也相应提高,教师的社会责任越来越大,这与教师的待遇低形成强烈对比,导致学前教育教师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出现大量转行现象。二是传统观念影响男性从事幼教职业。即使是在21世纪,农村不发达地区女性相夫教子的传统思想观念使得女性相比男性更倾向于选择幼教职业,而且女性从事幼教职业相比男性从事幼教职业有着较高的社会地位,但却低于从事其他行业的男性。所以,农村地区男性宁愿进城打工,也不愿留在村里幼儿园任教,性别结构的失衡非常不利于农村地区学前教育教师队伍的建设。

2.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缺乏创新,难以满足培养学前教育人才的需求

在农村学前教育教师队伍建设中,专科学历的教师逐年增多。然而,专科院校在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培养专业人才方面存在滞后性,缺乏创新,而且不重視实践,导致毕业生理论知识丰富但实践经验匮乏,就业后往往会发生岗位与自身条件不相符的状况,很难适应岗位要求。

3.幼儿双语教学要求高,教师难以达标

“民汉双语”教学使得幼师必须精通少数民族语言,熟悉少数民族文化。为避免少数民族地区幼儿对自己民族文化发展认识不足,在幼师招聘上优先聘用当地人。在“民汉双语”教学的幼儿园教师队伍中,在精通少数民族语言的教师和教学质量较高的教师之间,优先考虑前者,由此幼师群体因地区特点而有了内部差异。就目前丽江农村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学前教育而言,玉龙县的“民汉双语”教学开展得相对较好,该县学前教育教师在当地择优招聘,使得幼儿在接受学前教育时不仅可以学习基本的汉语言文化,而且对自己的民族文化保持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三、应对之策

1.落实政府责任

政府可提供平台,定期举办一些活动,促进公立幼儿园教师与民办幼儿园教师之间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的交流。充分依托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和省一级示范园对园长和骨干教师进行专业培训,以培训的方式帮助园长、教师建立自信,激发其专业水平提升的内生性动力。针对少数民族幼儿较多的幼儿园,积极探索“民汉双语”教师培养机制,加大双语教师培养培训力度。政府要加大农村地区学前教育经费投入,提高学前教育教师工资待遇,努力缩小公办园和民办园的待遇差距。要制定民办园教师工资参考标准,确保学前教育合同制教职工工资不低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发布的最低工资标准,切实保障农村地区学前教育教师的权益。

2.幼儿园要加强教师队伍管理

农村幼儿园可面向社会公开择优招聘高起点、高素质、高水平的幼师,还可在小学教师中选拔、培训一批热爱幼教事业并具备幼教基本素质的教师,充实幼儿教师队伍。严格执行幼儿园园长、教师资格准入制度,落实幼儿教师的地位和待遇。幼儿园之间增强幼师评估管理,家长和社会也参与对幼师教学质量的评估和监督,以提高幼师教学质量。多元评估和监督在一定程度上可减少主观评估带来的误差,具有一定的公平性和客观性。城镇与农村的幼儿园间可建立城乡帮扶的伙伴关系,实现师资共享,通过建立幼师跨城乡交流和幼儿园帮扶机制,推进农村幼儿园的良性发展。对于少数民族幼儿为主的幼儿园,应增设民族文化课程。

3.教师要加强职业形象的自我塑造

要把民办教育纳入对教育的表彰奖励系列,依法为民办教师办理教师资格证、专业技术资格证等,增强教师职业自豪感,鼓励和支持学前教育教师通过自考、函授等途径进行自我提高。对那些拥有相关资格证书的农村地区学前教育教师给予表彰奖励,鼓励和支持教师自我学习和自我研究,幼师间可组成研究的共同体,通过对自身实践的反思性探究活动,克服传统说教式教育的不足,提升幼教实践水平[2]。对于幼教这个职业,不应定义为保姆。即幼师的自我定位要清晰准确,这样才更容易获得社会认同感。近几年,令人触目惊心的幼师虐童事件频发,其背后值得深思的是幼师职业道德存在的问题。因此,幼师必须加强个人修养、职业修养和职业道德修养,承担起自己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多培养爱心、细心和耐心,这样才能做好学前教育工作,塑造良好的职业形象。

参考文献

[1]雅克·哈拉克.投资于未来——确定发展中国家教育重点[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118

[2]石艳.教师教育自我研究中的“探究共同体”[J].全球教育展望,2017,46(4):76-87.

(责任编辑 张慧籽)

猜你喜欢

师资队伍建设学前教育农村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守望沃野助力小康
关于加强乡村学校美术师资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
浅谈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浅论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管理
论语言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引领艺术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农村 新一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