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地方高水平大学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问题研究

2018-11-09罗瑶嘉马云阔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8年8期
关键词:高水平应用型大学

罗瑶嘉 马云阔

摘要:地方高水平大学的人才培养质量是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正面临着高等教育大众化,处在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阶段,严峻的就业问题和地方高水平大学自身的内在要求都需要地方高水平大学加强对本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学校通过对自身合理定位、建设应用型课程体系、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促进产学研合作、强化政策保障,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优化人才培养结构,推动地方高水平大学本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地方高水平大学;应用型人才;人才培养;本科

doi:10.16083/j.cnki.1671-1580.2018.08.033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8)08—0112—04

一、地方高水平大学培养本科应用型人才的必要性

(一)经济转型升级客观上要求地方高水平大学培养本科应用型人才

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人力资本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舒尔茨在其人力资本理论中提到:“在影响经济发展诸因素中,人的因素是最关键的,经济发展主要取决于人的质量的提高。”国家经济的增长要以高素质的劳动力作为支撑,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和持续发展不仅对学术型人才提出了要求,更需要大量的应用型人才。强调实践能力的培养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新风向,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及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在进入工作岗位时能够迅速地或通过短期培训后很快地适应角色要求,对我国经济的转型升级发挥着重要的助推作用。经济结构的变化势必导致教育学科结构的改变,强化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高等教育应对这种变化的重要途径。当科学技术突破创新需要通过应用型人才将技术切实运用到生产管理活动中,使生产水平得到有效提高,因此地方高水平大学要主动承担起高素质高质量的本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任务。

(二)高等教育大众化赋予地方高水平大学培养本科应用型人才的时代使命

中国的高等教育已经进入了大众化阶段,据2016年4月教育部发布的重量级报告——《中国高等教育质量报告》显示:“2015年,中国大学生在校人数达到3700万。与新中国成立时相比,高等教育的规模增长超过310倍,位居世界第一。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40%,与新中国成立时相比,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增长超过150倍。”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趋势标志着人类文明的进步,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更高层次的精神文明生活提出了新的要求,人们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日益增加,以追求自身素质的提升。十九大提出我国高等教育要实现内涵式发展,這就要求高等教育在层次上实现多元化,在培养的人才类型上呈现多样化。当前,地方高水平大学必须培养出一批具备扎实理论基础、较强实践能力的高质量本科应用型人才,才能健康持续发展。

(三)就业问题驱使地方高水平大学着眼于应用型人才教育

近几年我国的就业形势愈发严峻,每年都是“最难就业年”、“更难就业季”,许多高校毕业生面临着“毕业即失业”的尴尬局面,就业难的问题受到社会的广泛质疑与诟病。据2001—2017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统计显示,我国高校在学人数逐年上涨,不断扩大的毕业生规模致使人才供给不能契合经济结构发展的需要,出现供给过剩的问题,就业质量与稳定性降低。毕业生无法找到与自己相适应的工作,造成了大学毕业生“先就业、后择业”,所学专业与工作岗位不对口的现象,对高等教育资源来说是极大的浪费。参与社会分工和市场竞争的企业,需要越来越多的熟练劳动者、经济营管理者、工程技术型人员等应用型人才。地方高水平大学必须转换以往盲目大量培养理论学术型人才的思路,要以就业市场为导向着重开展本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应对市场需求的变化。

(四)地方高水平大学实现自身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地方高水平大学作为本科教育的重要阵地,是区域性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培养的主力军,其数量超过了我国本科院校总数的80%。培养人才从而服务社会是高校的重要职能,地方高水平大学从建校之初就承担着服务地方建设和培育区域经济发展所需要的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的高水平、高层次、高质量应用型人才(比如电子技术工程师、机械技术工程师、企业经济师、企业管理工程师、服装设计师等等)的任务。地方高水平大学的发展除了要遵循教育发展的一般规律,还要从顺应我国高等教育的基本国情,立足当下,准确定位,着眼于学生各种专业能力的提升,加强应用型学科建设,培养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二、地方高水平大学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主要问题

(一)大学定位存在同质化现象

过去我国大学的定位囿于单一的学术性,光有层次差别却缺少类型的多样化。高等院校标准的划分从专科院校到学院、再到大学,从市属到省属、再到国家部委直属,层次成为了高等院校“身份”的象征,也成为高等学校竞相追逐的目标。近些年来一大批学校纷纷追求升格,从中专到大专,从大专到本科,接着争设硕士点、博士点,忽视自身基础与办学条件,同时也将办学特色置于一旁,为了追求“高、大、全”都走上从本科院校到重点大学再到研究型的大学的路线。许多本科院校在专业设置上一味求全,争开热门专业,工科院校设立人文学科,师范大学开办理工专业,与地方经济发展联系不紧密。无序的竞争降低了人才培养的质量,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浪费,丢失了自身办学特色还导致毕业生就业困难。这样缺乏多样化的本科学制无法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养大规模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使得高等教育质量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

(二)教育思想重学轻术倾向严重

我国传统的教育理念以培育精英人才为主要目标,重视理论知识和书本知识,学术色彩浓厚,轻视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教育。蔡元培先生关于大学的理念就主张:“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在高等教育人才稀缺的精英时代,“高深学问”“学术性”成为大学的主要追求,长此以来大学培养出来的人才理论知识深厚、实践能力却相对薄弱,早在一千多年前韩愈的《师说》就曾提及这个问题:“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确实,在人们根深蒂固的思维里,学者、科学家总是优于技师、工程师等等,然而当一名优秀的工程师处于恰当的岗位时他所能带来的经济效益未必会比科学家小。原教育部部长袁贵仁主张从培养学术型、理论性人才转到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术业有专攻,爱因斯坦的活,爱迪生干不了,爱迪生的活,爱因斯坦干不了”,他的话也印证了这一点。

(三)课程体系实践性缺失

同一专业各个课程要素动态合作与分工,构成课程体系,它直接反映出人才培养的质量。高等院校课程体系重点体现在基础课和专业课、理论课和实践课、必修课和选修课的设置比例上。一直以来,课程体系失衡都是我国高等院校在课程体系上的普遍问题,主要体现在:一是理论导向的课程比例过重,但是对理论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不尽人意;二是实践课程不足,其比例大多低于总体课程的十分之一,兼具研究性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课程更是难以得到体现,根据德国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成功经验,实践课程应占到课程总数的40%;三是基础学科课程内容老旧,鲜少涉及跨学科的专业知识,与经济社会的实际联系不紧密,滞后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四是实践教学多是按照指导书进行实验观察,填鸭式和满堂灌的问题突出,实践训练也以模拟作为主要方式,手段相对落后,与现实相脱节,效果不如人意。这些问题都在很大程度地制约了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在大学所学的能够迅速运用在实践工作当中的知识贫乏,动手能力较差,经过4年大学所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面临“学的用不上,用的没学到”的窘境。

(四)师资队伍建设滞后

师资力量作为高等院校的核心竞争力,体现着学科专业的整体综合实力,师资水平的高低决定着学校的声誉和影响力。一方面目前许多地方高校的教师主要来源于高校毕业生,他们往往没有在生产一线的工作经历,缺乏教学实践经验,无法充分了解和整体把握学生未来的工作形势与实际行业的基本需求,对所教学科的学术前沿和发展动向也不能做到及时掌握。另一方面我国地方高水平大学衡量师资水平一直是重学历、轻实践,鼓励教职工进行学历培训继续深造,却对实践能力的培养没有过多强调;教师评定职称也只对学历与相关科研成果作了要求,同时人事改革与教学评价的理论性导向也驱使教师将工作重心投入到学术科研上面,因而导致很大一部分高校教师忙于学术,无暇顾及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调整当前地方高水平大学教师的理论型取向的整体结构,是高等院校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五)制度配套设计不完善

第一,政府对地方高水平大学干预过度。大部分地方高水平大学是省属或者市属院校,直接受教育厅或者市教育局管辖,在专业设置上基本没有自由权,部分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甚至要报相关部门审查。而地方高水平大学最主要的任务应该是培养应用型人才服务区域经济建设,根据社会需求对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及学科专业结构,过多的行政干预成为地方高水平大学应用型人才培养一种枷锁。第二,政府掌握着教育资源配置的控制权。相对于应用型大学来说,政府的资源更多倾向于研究型大学,对“985”、“211”、国家重点学科等更加有利。这也造成了地方高水平大学向学术性靠拢的趋利行为,限制了地方高水平大学的个性化、特色化发展,打击了地方高水平大学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积极性。

三、地方高水平大学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路径选择

(一)明确办学定位,顺应地方经济发展需求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培养宏大的高素质劳动者大军,要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我国高校尤其是地方高水平大学肩负着培养数以千万计的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重任,对其自身的定位必须打破同质化,彰显个性化多样化,避免教育资源的浪费。

地方高水平大学为地方经济建设提供大量有力的人力支持,地方经济与地方高等教育的发展紧密结合。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区域化要求高等教育形成地方特色,服务一方社会。地方高水平大学要牢牢把握当前形势与区域的需求,立足于地方,找到学校与市场、行业和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契合点,明确自身的优势学科,开办特色专业,打破“一元”局限,走个性化道路,坚持将有限的高等教育办学资源运用在最能提高自身实力的环节,树立特色学科形象,依托自身优势与这些特色学科专业,培养综合素质佳的应用型人才,在服务地方经济的同时增强自己的学科竞争力。

(二)改革课程体系,调整课程比例结构

地方高水平大学以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的前提下改革课程体系,调整课程比例结构,就要以提升学生实践应用能力为指导思想,按照“厚基础,宽口径”的原则,增加课程的专业性与应用性。

一是在课程设置方面以市场为导向,根据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适当增加具有前瞻性的实践应用、技能训练等相关课程,构建“基础+专业”的课程框架。基础即通识教育课程,是所有学生必须要学习的课程,专业则是按照学科大类划分的专业性、实践性、应用性课程,这些课程都包括必修课与选修课,让学生依据自己的需求选择专业课程穿插在必修、选修课程中。

二是在理论层面上应适度降低学科基础知识的理论要求,减少探究纯理论知识的偏向,加强对学生知识应用能力培养的针对性,提高实验课、技能训练课等应用性课程的比例,实践教学作为促进学生专业应用能力形成的重要环节,必须与社会生产密切联系,强化教学内容的实践性、生产性和生活性。

(三)组建“双师型”师资队伍,提升教师实践素养

围绕学校发展和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构建教师全面提升教育实践能力体系,丰富教师全面提升教育实践能力的形式,组织开展规范化的教育实践活动,创造条件,增强教师提高实践能力的主动性、积极性,努力建设一支教师、工程师资格兼具,教学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兼备的高素质“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加强教师发展中心建设,建设教师发展支持体系。落实教师全员培训制度,实施“教师能力提升计划”,构建集知识更新、能力提高、专业培训、交流研修、素质提升于一体的教师发展体系和支撑机制。加强教师教学基本功训练和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信息技术、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实行新教师教学准入考核制度。搭建教师教育教学经验和研究成果交流平台,定期开展教学观摩活动和教学技能比赛,推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鼓励和支持教师开展课程建设和教学方法改革与研究,提升教师教学发展能力。加强教师创新创业教学能力建设。根据学科专业建设的需要,积极引进行业公认专才,聘请企业优秀专业技术人员、高技能人员担任专兼职教师,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建立完善相应的制度和标准。

(四)推进产学研合作,健全协同育人机制

产学研合作是地方高水平大學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战略,是将高校与企业、研究院所等有机结合,形成优势互补、互利互惠的协作关系,实现人力、资金、场地、设备等资源要素的有效利用最大化,构建真正意义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地方高水平大学要主动且有计划地与企业和研究院所共建实验室、科技园、工作站等产学研基地,破除过去封闭的办学模式,实施开放办学,给学生提供充足的实习实训机会,将以讲授为主要方式的学校教育与直接获取实践经验的生产科研密切联系在一起,通过这样的实践经验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创新意识,从而培育高水平的应用型人才,开创协同育人新局面。

(五)简放政权,强化政策保障

制度配套是地方高水平大学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保障。

一方面,随着地方高水平大学的学校类型、培养目标等方面日渐多元,地方政府在制定相关教育政策时应适当给学校放权,在充分保证地方高水平大学实现学校内部管理的自主权的同时,扩大高校的办学自主权,不过分干预学校在招生、人才培养目标、学科专业设置等方面的自由,调动地方高水平大学的自主办学积极性。

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应重点扶持特色和紧缺的学科专业,加大教育经费的投入,在推动校企合作时还可以采取减免税费等方式刺激企业与高校合作的主动性,通过完善一系列相应政策规划的同时利用经济手段对地方高水平大学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供宏观支持。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作为地方高水平大学的重要职能与使命,是学校的立校之本,也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尽管我国人才培养模式在不断地改进,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改革是动态发展的,地方高水平大学要牢牢把握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科学定位,审视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出现的各个问题,积极探索解决措施,推动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为这项兼具开创性和探索性的工作做出自己的贡献。

[责任编辑:韩璐]

猜你喜欢

高水平应用型大学
以“四精四度”推进率先建成高水平人才高地
为高水平建设好首都城市西大门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应用型本科院校机械控制工程实验教学改革实践探索
产业教授融入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现路径
至善
“广西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成立
应用型本科高校《旅游文化》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我国高水平女子400m混合泳运动员技术特征研究
中国最美的十所大学
门槛最高的大学(前1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