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视域下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学风建设路径研究
2018-11-09黄永茂
黄永茂
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为强化高校学风建设提供了众多的思想借鉴:为学风建设反思提供了自觉,为学风建设思想提供了来源,学风人文建设提供了指向。在“学风建设”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合奏中,要深刻地挖掘传统文化的经典性、时代性和相适性,从“校风”“教风”“学生”三个维度,追求学风建设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
关键词:学风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校风;教风;路径建构
doi:10.16083/j.cnki.1671-1580.2018.08.006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8)08—0022—04
学风是高校精神集中体现,是学校的立校之本,强化学风建设,营造良好的学风环境,是促进学校长足发展的根本保证。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要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重要育人功能,通过“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的建设,“形成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因此,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感悟和践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思想,以“校风、教风、学生”三个维度为突破口,积极营造风清气正的育人环境和求真务实的学术氛围。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学风建设路径的建构表现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学风建设反思提供了自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经千年而不朽,是我们历代先人在创造社会和改进社会的结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弘扬和继承的过程中不断被修正和完善,至今已形成了完整的系统,它包含着社会发展众多方面的规则、理念、信仰和价值。高校作为文化传播的聚集和构建高地,更容易在激荡传统文化过程中深受影响,演变为文化自觉。在费孝通先生眼中,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历史圈子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换言之,是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自我创建”。其中“自我觉醒、自我反省、自我创建”便是对现有的文化环境、文化制度、文化实践的强烈认知和反思。在笔者的走访调查中,发现学生对当前学风建设的“满意度”中“比较滿意”和“满意”的只有34%,学校管理、制度建设、教师教学、校园文化、自身因素、学习动机等七个因素影响学风建设的因素中,校园文化处于被忽视的地位,而其他因素的满意度都不太理想。所以,重视校园文化环境的教育,完善学风建设系统需要我们直视。在文化自觉的驱动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我们提供了多种建构的可能性.对大学精神和大学文化的建设、高校教师的职业认同和规范、学生价值观的塑造和自身素养提升都有着普遍性指导意义。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学风建设思想提供了来源
中华优秀传统是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需求,是中华民族独特精神独特的标志。它总结了几千年来中华民族最朴素的精神表现,它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为我们高校学风建设提供了广阔的来源。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了校风建设内容。其中“国将兴,心贵师而重傅”(《荀子》),“天称其高,以无不覆;地称其广,以无不载;日月称其明者,以无不照;江海称其大者,以无不容”(曹植),“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刘安)等思想孕育着尊师爱生、兼容并蓄、求实创新等校风的内涵。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了师风建设。“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李觏《广潜书》),“国家之所以设生员者何?盖以收天下之才俊子弟,养于庠序之中,使之成德达材,明先王之道,通当世之务”(顾炎武《亭林文集卷一》)是我们现在敬业、治学、师德、爱生等师风的具体体现。三是学风发展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离娄》),“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劝学解》),“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中庸》)等思想也是如今高校诚实、勤奋、自强、致广等学风建设的微观呈现。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学风人文建设提供了指向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众多的指向,其最根本的是对“人”和“人格”的塑造和培养,这与我们高校“以文育人”“以文化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一致的。季羡林认为,中华人文精神“最为突出,历史也最长”的“一个是爱国主义,一个是讲骨气、讲气节”,这“是我们极其珍贵的全民的财富,我们今天对高校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这二者就是我们的本钱”。从微观而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可分为以下六个层面:一是道德层面,即对道德行为、道德修养、道德信念和道德人格的看重和追求;二是价值观的层面,有正确的道德取向,并不断完善自己的价值取向;三是知识层面,不断增加自己的知识积累,拓宽知识面;四是社会关怀层面,对社会应具有道德感、责任感和使命感;五是礼仪层面,待人接物、谈吐举止有一套符合和谐社会的礼仪规范;六是态度层面,即具有积极乐观的态度。这六个层面与我们学风建设的立德树人、深化爱国教育和“中国梦”教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是相一致的。因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系统建构,对学风建设中的治学精神、治学原则、治学方式、治学内容和治学态度有较大的指向作用。
二、学风路径建构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性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性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在学风建设中如何对待与继承传统文化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亟需解决的首要的问题。一是要有辩证的眼光。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长时间的精神沉淀,它具有延续性和多变性,与社会的意识形态联系密切。因此,我们在要坚定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和观点,对各个时期的文化进行深入剖析,从而汲取对学风改良有促进意义的观点和精华,并以之为鉴。二是要有批判地继承。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而言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最终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服务学生成长成才,培养学生对国家、民族和学校的认同感。但是传统文化中的“无为”、利益观、纲常等言说有悖于学生积极健康开放的思想的建构,所以我们在要在建设中批判继承。三是要有代表性教育。当下,学生意识形态的构建离不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高校学风建设在“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等方面是与之相呼应的,这也是我们历来所倡导的。故而,在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元素的学风砥砺中,要将有经典性、代表性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教育思想的基础。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校园文化相统一。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和精神文化建设相统一,不仅创新了育人的形式与内容,还丰富了学风的内涵,让学生在学风的熏陶中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创新能力和道德品格。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革命文化相融合。习近平总书记说“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革命文化共同作用于学风建设,是高校对精神追求、精神品格和精神力量的时代诠释,奋斗向上、自强不息、乐于奉献等思想都是当下高校学生建设所需要的精神品质。三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时尚文化相促进。学风建设的主体是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参与,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时尚文化相结合进行加工、整合和阐释,进行文化创意,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让学生在参与学风建设中由“被动接受”转为“主动接受、乐于接受”,提高学风建设的效度。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学风教育的相适性
学风建设对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接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高校育人导向作用的高显示度展现,是学风建设的功能与载体的延伸。因此,一是要走进学生的日常话语。创新多种形式,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进教室、走进寝室、走进网络,以学生喜闻乐见的表达方式和言说方式解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拉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学生的距离,让学生易懂、易解、易思;要将抽象化的理论方式具体化,理想化的建构现实化,让学生可感、可知、可学。二是要走进学生的日常意义。所谓的日常意义是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学生个人日常生活具有教育意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是“古为今用”的最好范例,经典学习是当下培育学生德育的重要途径,编写高质量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材促动学生“吾日三省吾身”,进而丰富学风教育的日常意义。三是要走进学生的日常教育。人文精神是高校教育的灵魂与关键,传承文化也是高校的重要职能之一。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素材的学科教育、文化教育和道德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举措。要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进学生的日常生活,有效途径之一就是与学风建设的日常教育相融合,共同发挥最大的育人功效。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学风建设路径的建构
(一)从校风维度来看,要强化设计,追求文化自强
校風是教风和学风的综合反映,是学校风貌的整体体现。在高校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净化学风,需做好学校顶层设计,提升学校管理水平,实施文化治校,实现文化自强。一是注重大学精神的传承。大学精神是一所大学独特的文化气质,是大学的灵魂。经典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承载民族文化的基因,塑造民族的性格和风貌,对于民族思想具有“示以准绳、匡其趋向”的意义。比如:“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便是我国大学精神的滥觞,武汉大学精神中的“自强”“弘毅”“求是”便是分别来源于《易经》《论语》《汉书·河间献王传》,香港中文大学的校训“博文约礼”,则出自于《论语》等。显而易见,大学精神进一步弘扬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与内涵。二是注重制度文化建设。大学制度是大学教育的纲领,大学制度的设计直接关系着大学发展和改革的成果。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多次谈及“文化自信”,2014年3月教育部颁布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2017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并将并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写人党章,作为党引领社会发展的重要纲领,这一系列的论述和纲领性文件为我们高校学风建设制度的完善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三是注重人文管理。管理是人与人之间互动的行为,受到理念、价值观、道德、准则等多元思想的影响,必将涉及到管理文化的构建。文化对管理有着根本性的作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兼容性可以促进大学管理的可持续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人”的关注则推动了高校管理需“以人为本”为前提。在高校管理中,内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增强管理的人文性和艺术性,进一步提升高校的管理能力,促进了校风建设良性发展。
(二)从教风维度来看,要坚定信仰,追求文化自信
教学是由教师素养、教师伦理道德、教师思想、教学风气和学术氛围等都方面构成,在教师对学校和学风直接作用下教风对学风具有导向作用,教风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风建构。一是要有强烈的文化立场。当前历史虚无主义、新自由主义、西方宪政、普世价值、公民社会等意识形态和价值观渗透在高校的各个领域,教师作为思想传播的主角,对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塑造肩负着重大的责任,因此,教师们应当要有鲜明的立场,除了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之外,还应充分利用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贯穿到学生课堂的始终,要贯穿到学校的学科建设、课堂教学、课题研究上,让教学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服务育人上有正确的导向。二是要有强烈的文化意识。根据《教师法》的规定,高校教师除了具备过硬的专业技能之外,还需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文化等方面教育。一个合格的高校教师,更是承担着高校人才培养和文化传承的职责。特别是辅导员和班主任,在学风建设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与学生相处中,教师们应该要有敏锐的问题意识,一方面要恪守师德伦理,遵守学术规范,提升自身素养,时时刻刻感应、修正自身存在的问题,要做到身正为范。另一方面要融入学生群体,善于观察,及时捕捉到学风存在的问题,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三是要有强烈的文化责任。教师在以文化人和以文育人中,要上好必修课,开好选修课;要上好人文学科,要兼顾社会学科和自然学科。在课堂上一方面要传播优秀的、正确的传统文化知识;要对传播的文化进行科学的判断;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审美指导,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另一方面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教师们要有文化自觉意识,至少需承担以下六种责任:文化传承和保护的责任、文化创新责任、文化教育责任、文化安全责任、对外文化交流责任、文化服务责任。
(三)从学生维度来看,要主动作为,追求文化自觉
学生学习是学风的基础,是学风建设的根本保证。学生作为学风建设的主体力量,应当树立自觉意识,提升自身素养高,促进风气良性循环。一是强化自主管理。熟悉运用“格物致知”“克己内省”“以道制欲”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我教育”理念,先是要引导学生清楚自己的定位,熟知自身情况,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和情况把注意力吸引到学习上来,让学生由“不愿学、不会学、不想学”到“主动学、用心学、学得好”转变。同时强化学生学风中的“自我参与、自我评价、自我教育、自我建设”意识,形成“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机制,实现由“制度管理”向“自我管理”改变。二是强化载体建设。首先充分吸收“道家”和“法家”思想,发挥学生组织的自治和自我管理作用,通过学校、院系、年级、班级四级学生组织协同联动,在学生的学风督促和引导上发挥更大的作用。其次是以党团活动为载体,开展经典诵读、道德讲堂、读书交流会等系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诚信教育。二是强化典型示范。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强烈的“看齐意识”表现,“上下同欲者胜”(《孙子兵法》),“择其善者而从之”(《论语》)等便是这思想的来源。在学风建设中,要活动充分发挥“看齐意识”的典型示范作用,可以启发学生的内在动力。可以扩大免监考班级机制、奖励、影响等效应,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强化学生的诚信自律意识。还需要充分发挥党员、优秀学生干部的示范带头作用,发挥“平时看得来,困难站得来,关键豁得来”精神,从而创造出比、学、赶、帮、超的学风氛围。
[责任编辑:韩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