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思考

2018-11-09王坤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8年8期
关键词:环境艺术设计校企合作实践教学

王坤

摘要:通过对目前高等职业院校中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现状以及毕业生就业情况的分析,发现实践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思考,即工作室教学模式和校企合作模式应改革与创新,以提高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社会竞争力。

关键词:环境艺术设计;实践教学;工作室教学;校企合作

doi:10.16083/j.cnki.1671-1580.2018.08.026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8)08—0088—03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房屋的装修品味与舒适度的要求不断提高,使得装修行业如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行业的兴起和发展使得目前社会对环境艺术设计类人才的需求大量增加,所以各类高职院校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纷纷开设了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从近几年的情况来看,一方面随着高校的扩招,每年有大量的环艺专业毕业生走向社会,但是就业率却在逐年下降;而另一方面是大量的装修公司却面临着好设计师难觅的状况。据学生就业后的跟踪调查显示,大部分刚刚毕业的大学生都存在着实际操作能力较差,设计思路狭窄,毕业生短期内普遍胜任不了工作任务。综合以上分析得出,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学校教学中偏重理论知识的讲授而缺少相应的实践课程,学生缺少实践机会,毕业生所掌握的专业知识无法与工作任务顺利衔接,所以在高职院校环艺专业推行实践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一、高职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开展实践教学的现状

由于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特殊性,决定了我们高职环艺专业的教学不能只停留在理论教学的层面,一定要加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的人才。很多高职院校也加大了开展实践教学的力度,纷纷增加了实践课的课时。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由于各种现实问题,影响了实践教学开展。

(一)生源不平衡的问题

以我院来看,生源有两大类。一类学生来自于职高,另一类很小比例的学生来自普高。职高学生和普高学生相比,艺术功底比较好,动手能力强,他们思维比较活跃,在创意表现上大胆灵活,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这类学生对于学习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来说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这部分学生与普高类学生相比,由于文化课基础相对较差,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能力也较弱,学习理论知识比较吃力。普高类学生虽然在专业技能上比职高学生稍有劣势,有的学生几乎是零基础,但是他们有较好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所以在接受新知识上略胜于职高学生,但是动手实践稍逊于职高学生,设计作品时缺乏创新,表现力不强。综上所述,目前高职院校的生源存在一定的不平衡性,创意和专业技能同时达到优秀的学生相对较少,这也对日后环境艺术专业的实践教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二)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高等学校普遍采取传统的理论灌输式的教学模式,根据学生所学专业课程难度、类别来设定学时,教师大部分也是采用讲解理论知识、多媒体演示等方式开展教学。理论课与实践课比例严重失调,大多数学生反应课堂枯燥乏味、理论与实践难统一,学校开设的理论课在今后的就业中应用很少,这就使得学生的学习趣味性与积极性不高。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缺乏对实践生产过程的了解,不会学以致用。

(三)师资力量薄弱

师资队伍决定着学校专业的未来。现在大部分院校师资结构不合理,缺少“双师型”教师,绝大部分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师都是高校应届毕业生,毕业就到学校任教了。这样的老师虽然拥有较好的理论知识和扎实的专业基本功,但是在校期间没有机会参与工程实践活动,对市场不了解,缺乏实践经验,只能停留在理论教学的层面,无法将理论与实际有机结合在一起,不能提供学生实践经验,学生也就很难进入工程实践的角色。

(四)理论教学与实践相脱节

根据对中国的高职环境艺术设计类教学现状的了解,目前均存在着教学理论与实践脱节的情况。在教学过程中,绝大部分的课程讲授都属于纸上谈兵,仍停留在课堂理论教学的阶段,老师把注意力全放在美化课件上,照本宣科,而忽视了实践的重要性。试想学生如果从没接触过装饰材料,从没见过材料施工过程,那他们就很难掌握材料的性质与用途。说到实践往往是建立一个虚拟的课题进行练习,学生没有机会接触施工现场。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缺乏对实践生产过程的了解,完全没接触过实际工程案例,不会进行现场勘查、客户沟通、做预算,不懂结构、材料和施工工艺。以至于毕业后在设计公司还要进行较长时间的实习才能适应本专业的工作。

二、高职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初探

(一)建立工作室教学模式

目前,高职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缺少实践基地,实践课大多是课堂上老师提出一个虚拟的案例项目,学生在课堂上完成方案的设计,教室就是学生的实践场所了,其实践教学在本质上与之前相比没有改变。可以想象,这样的实践教学培养的学生是很难适应社会和企业需求的,那么在学校实行工作室教学模式就势在必行。

包豪斯曾经提出过“知识与技术并重,理论与实践同步”的教育体系。包豪斯带给我们的启示其实就是创立结合教学、实践、工学三位一体的现代教育模式。

工作室教学模式,是与企业合作,在学校成立设计工作室。工作室就类似于一个公司,学生变成了公司职员,这种工作室教学的模式使学生有了身份的转变,打破了以往先理论后实践的传统教学方法。将理论嵌入实践,将任务作为动力,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工作室教学模式是以企业的实际项目作为教学内容,以企业的规范进行课堂管理、教学设计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在工作室的模式中,教师在教学中变成了项目总监或者甲方,学生变成了乙方、设计师。师生共同完成一个设计项目,教师充分发挥教师与设计总监的双重角色转换,学生也时刻保持职业感。教师在实践中教,学生在实践中学,促进了师生的互动,也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团队合作意识。工作室定期邀请经验丰富的设计师与学生进行交流,让学生可以及时了解到最新的市场动向,最新的装饰材料,施工工艺,掌握第一手的行业资讯,为以后走向社會奠定基础。

那么建立一些配套的设施也是工作室教学模式顺利进行的保障。要把原有的教室模拟成真实的公司场景,桌椅的摆放可以参考设计公司的环境布置,给学生配备适合环艺专业制图所需要的所有硬件设施,包括供学生讨论方案的会议桌、展示作品的投影仪、查询资料的资料室、电子资源、能满足学生作图需求的计算机。

(二)设立校企合作教学模式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加强实验室、校内外实习基地、课程教材等基本建设。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创立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学校与所在地的设计公司签约,建立校外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实践与就业渠道,为社会输送符合企业需求的创新型人才。校企合作的模式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式。

1.讲课地点与企业合作

结合企业具体设计项目,合理安排课时。比如在讲授《材料与施工工艺》这门课时,以往教学只是局限在课堂上理论知识的学习,老师收集一些常见的装饰材料,比如地板、瓷砖、木材、玻璃等样板供学生们观察学习,但是市场材料更新很快,老师选取的样板数量和种类也是有限的,如何教学生选择装饰材料再将材料合理地使用在工程项目中是个难题。而校企合作后,老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去合作企业的施工工地,进行现场实践教学。这样可以加强学生对装饰材料、施工工艺的了解,同时也增长了学生的见识,利于学生將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笔者在给2012级环艺专业上《公共空间设计》这门课的时候,就充分利用了校企合作的资源,当时合作的企业正在给本市一家美术馆做外墙施工,老师组织了环艺班的所有同学,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进入施工现场,老师实地讲解了空间规划布局、装饰材料的选择与施工工艺。同学们对这种亲历施工现场的讲学反映良好,一致认为这样的上课方式很有意义。

2.学生融入到企业中

学生就业难的另一个主要原因就是用人单位希望求职者要有一年或者两年以上的工作经验。因此,没有实践经验的毕业生很难找到理想的工作。那么学校与企业合作,使学生深入到企业中进行顶岗实习就是有效的解决途径。这就要求,学校在课程设置中要有大量的实践课时供学生实习。学生把在校学习的理论知识运用到企业中进行实践论证,在经验丰富的设计师和技术工人的指导下学习,参与实际项目的投标、设计与施工。例如:2012年的5月—2012年9月期间,我院艺术系与校外的一所设计公司签订了校企合作的协议,向合作公司输入了22名学生进行实习。学生在实际工程中学习设计理论,在短期的训练里学生能够尽快适应顶岗实习,动手完成实际设计课题,学生的实践能力才能得到很好地发展,为将来就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教师融入到企业中

要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是关键,教师也要掌握行业的最新动向,了解市场客户的需求,熟悉各种材料的特性及报价等,随时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计划,这就要求必须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教师也要定期深入到企业中去,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教师带着先进的设计理念,较强的实践能力返回课堂,再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提升教学实践示范的效果,让学生可以看得懂、学得到、用得好。此外,企业中有着丰富实践经验的设计师和有着丰富管理经验的领导者,也要经常到学校通过讲座的形式,把最新的设计理念、设计产品和管理方法带到课堂。这样既能使学生掌握到第一手的行业资讯,又能优化教师资源配置。例如,在2016年《展示空间设计》这门课,我们就聘请了吉林省博物馆有着丰富设计施工经验的工作人员来我系讲学,打破了以往只是老师讲,学生做的上课形式。这种上课形式,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也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了提升。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开设的目的是培养社会需要、具有较好的理论知识及实践能力的设计人才。学校只有改变现有的教学模式,创建新的教学体制,将理论教学与工程实践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加强实践基地建设,加强与企业的合作,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才是有效解决学生实践能力和就业问题的最好途径。

[责任编辑:尚欣]

猜你喜欢

环境艺术设计校企合作实践教学
传统民居装饰在现代环境艺术中的应用研究
浅谈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交叉学科发展趋势
浅谈环境艺术设计中数字技术的运用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
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
《数据库高级应用》教学创新方法研究
民办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