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兵团棉花产业改革转型期的发展及对策

2018-11-09

新疆农垦科技 2018年8期
关键词:供种植棉兵团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种子管理总站,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1)

1 兵团棉花产业所取得的成效

1.1 新科技、新技术推广应用效果显著

兵团推广应用地膜植棉新技术以来棉花生产有了较大的发展,并衍生出宽膜、超宽膜及双膜覆盖等种植新技术。目前“早、矮”种植栽培方法和高密度高产栽培技术、精量播种技术、膜下肥水一体化灌溉技术、测土平衡施肥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已全面推广应用,智能化信息化技术逐步推广。棉花田间管理从播种、中耕、除草、用水施肥、脱叶、采收到清理加工整个生产环节,已实现机械化、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和标准化。

1.2 棉花品种布局区域化,多、乱、杂得到遏制,品质稳步提升

兵团棉区棉花品种的布局以早熟、优质、高产和抗病性为主要特征,并逐步体现和保持棉花纤维品质好的优势。北疆棉区以早熟品种为主栽品种;南疆棉区以早中熟品种为主栽品种。规模大的植棉师使用棉花品种3~4个,规模小的植棉师使用棉花品种2~3个,各师主栽棉花品种面积占比不得少于80%;团场棉花品种选择实行“一主一副”,主栽品种面积不少于90%。通过对棉花种植品种数量的控制,棉花品质提升明显。《2016—2017年兵团棉花公检报告》显示,兵团棉花主要6项质量指标中,马克隆值、轧工质量、平均长度、整齐度等4项质量指标高于往年,其中轧工质量、平均长度、整齐度等3项质量指标为近3年最优。

1.3 品种选育成果显现

经统计,兵团自主选育并在自治区审定的棉花品种44个。自育品种主导地位进一步增强,面积占比达到67%,其中北疆地区棉花自育品种面积占比达到79%。新陆早45号、新陆早72号等一批早熟陆地棉品种在新疆大面积推广。良种覆盖率达到100%,良种在农业增产的贡献率达到47%以上。

1.4 带动棉种企业发展

2011年《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种业体制改革提高创新能力的意见》发布以来,兵团种业发展迅速,种子生产能力逐步增强。据统计,兵团和各师两级种业企业有40家。种子企业作为供种主体,每年生产并向植棉团场销售棉花种子2 000余万kg。

1.5 规模化运作,生产成本降低

兵团棉花种植面积在0.20万~0.33万hm2的团场有70个,占所有植棉团场的60%,棉田集中连片,耕作机械化条件优越。通过全面实行以师为单位的全程机械化作业,种子、农药、脱叶剂等农资统一采购,集中配送供应,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生产成本[1],其中统一供种优质品率达到90%。

1.6 管理措施实效推进

制定并实施了兵团棉花品种准入办法和品种推介管理办法,严格执行种子生产、经营许可制度,从源头抓起,狠抓品种质量,一定程度上阻止了品种的乱引、乱调和乱推行为。

2 面临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2.1 种子市场问题较多,棉花品种多、乱、杂现象普遍

2.1.1 种子经营门店数量猛增,违法违规现象普遍增加

经统计,2018年以来全兵团代销种子的门店有914家,比2017年增加了625家,增长幅度216%。销售点的大幅增加,为职工选种、购种提供方便的同时,对种子部门人员编制少、力量薄弱等实际情况提出严峻挑战。种子代销店经营门槛低,销售人员多为非专业技术人员,素质良莠不齐,在利益驱使下,对品种误导或扩大宣传的情况较为普遍。另外,兵团执法人员对种子市场专项检查后发现,许多新增加的经营或代销种子门店存在非法销售未经审定的品种、使用老包装和老标签甚至用白皮袋子包装等违法违规行为。个别出现使用未标注检验日期、保质期、信息代码等违法违规行为。

2.1.2 棉农购买的棉花品种多、乱、杂,占总播种面积60%的品种暂时无法统计

兵团执法人员通过走访部分团场发现,许多棉农购买的棉种有未经审定、包装标签不规范、出于好奇心理试种“新品种”等诸多问题。棉农易受种子经营者不实宣传的引诱,购买种子前缺乏对品种了解或片面追求产量等心理,为假种、劣种、未审先推种子流入提供了机会,为以后种子纠纷、后期田间管理、产品交售等诸多问题埋下隐患。购种形式发生变化后,各级种子管理部门尚不能迅速全面地对棉花品种进行统计。目前,占兵团棉花总播种面积60%即32.12万hm2所种植的棉花品种尚未统计出来。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各级农业行政管理部门对棉花产业宏观调控的正常运行。

2.2 品种多样,点片种植,规模化程度降低

由于购买渠道增多,在买方市场的背景下,必然出现品种数量增多、品种混杂等现象。种植格局也呈现出分布松散、点片种植的局面,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兵团规模化种植、规模化农机作业,以及重大技术措施的到位落实,兵团规模化优势暂时“搁浅”。五统一政策取消后,棉农们分散采购,必然加大农业固化成本,削弱了与进口棉的竞争力。多个植棉师目前主栽品种尚不明确,辅助品种的储备力量还较缺乏。

2.3 植棉师供种企业供种率不高

五统一政策取消后,市场上可供选择的棉花品种较多,棉农购种随意性较大,除个别植棉师供种企业(统一供种政策扶持的种子企业,下同)市场销售情况较好外,其他师供种企业销售情况较往年都出现不同程度下降。据各师种子管理部门的上报数据,2018年兵团预计棉花播种面积在68.46万hm2,10个植棉师中,10家统一供种企业(八师3个)销售棉种总量占市场总需量的43.6%,可种植面积约36.34万hm2,占总播种面积的40%之多,棉花销售品种20个,占市场销售品种的一半。

3 对策

3.1 树立兵团棉花全产业链的发展理念,加快建立专业合作社,形成棉花各产业链间的良性互动,提高棉花综合竞争力

鼓励引导职工发展专业合作社,运用市场化手段发展现代化大农业,鼓励引导职工在自主自愿基础上发展合作经营、股份制和公司化经营,提高农业集约化、规模化和组织化水平;按照“积极发展、强化扶持”原则,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扩大经营规模;研究建立植棉户专业合作社、轧花企业和棉纺企业(包括种子、农药、收购、互联网等相关领域)的棉花产业联盟,进一步释放市场活力;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共同建立起贯通棉花“产、供、销”一体的利益联结机制,提高棉花产业的整体水平和综合竞争力。

3.2 完善激励机制和管理模式

按照棉花目标价格改革和棉花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优化区域布局,完善企农利益联结机制,将补贴金额与质量挂钩,按照等级补贴给利,促进棉花优质优价、优质优补良性循环机制,保障棉花目标价格补贴政策稳步推进。加强植棉师与扎花企业对接,根据企业对棉花品质的需求,按照机采棉纱厂订单+企业加工+合作社的种植管理模式,结合兵团棉花新品种试验、展示和示范平台的品种推介作用,确保棉花产量、质量和效益均提高,不断提高棉花市场竞争力。

3.3 加强品种选育

支持棉花育种力量,加速选育适应南北疆区域特点具有基本丰产性的优质、早熟、适宜机采、抗病的突破性棉花品种;奖励内地和疆内棉花育种力量,鼓励其参与兵团棉花新品种选育;继续发挥兵团棉花新品种试验、示范和展示平台作用,做好棉花“双30”优良品种的推介和选用,逐步改进植棉师无棉花主栽品种、储备品种不充分的情况,解决棉花品种杂乱繁多的问题。

猜你喜欢

供种植棉兵团
兵团记忆
油菜旋转盘式高速集排器螺旋供种装置设计与试验
基于振动盘供种的混编景观种子带编织机设计
兵团记忆
气送式油菜播种机集排器供种装置设计与试验
2019年全国植棉意向面积下降2.7%
美国国家棉花总会预测美国棉农2019年植棉面积达585万hm2
美国2018/2019年度植棉预测
倾斜抛物线型孔轮式小麦供种装置设计与试验
全国植棉意向面积再降3.17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