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疆地区油用牡丹引种表现及栽培技术

2018-11-09

新疆农垦科技 2018年8期
关键词:凤丹结籽油用

(新疆阿拉尔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新疆 阿拉尔 843300)

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属芍药科芍药属牡丹组,为多年生落叶灌木。牡丹花可观赏,根可医病,籽可榨油,可以说是浑身是宝,是我国特有的传统名贵木本植物,至今已有1600多年的栽培历史[1]。牡丹除可用作观赏和药用栽培外,牡丹籽提炼的牡丹油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2],含量达到了 90%以上,多项指标超过了橄榄油,被卫生部批准为新资源食品[3],进入食用油行列。牡丹籽油产业被列为国家积极倡导和重点支持的优势产业项,油用牡丹已作为木本油料作物的主推品种,在全国种植面积近6.67万hm2,分布在山东、甘肃、河南、辽宁、湖北、陕西、安徽等地[4-6]。

新疆南疆地区光照时间长,花期降雨量少,昼夜温差大,光热资源充足,气候条件非常适合油用牡丹的种植。在南疆地区发展油用牡丹产业,对于促进地区油料生产、改善生态环境、增加职工收入等具有巨大的经济和生态效益,但新疆油用牡丹的种植起步较晚,目前尚未见油用牡丹的生产报道。阿拉尔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自2015年开展了油用牡丹的引种栽培,现将油用牡丹在南疆地区的引种栽培表现及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1 油用牡丹在南疆地区的引种表现

从安徽铜陵凤凰山引进2年生油用牡丹 “凤丹”(高30 cm,茎粗0.5 cm)进行田间引种试验,定植株距20 cm,行距35 cm,土壤为沙壤土和粘重土,定植前施有机肥和土壤改良剂进行土壤改良。

1.1 越冬调查

油用牡丹“凤丹”的抗寒性较好,通过越冬情况调查(表1)可以看出,油用牡丹“凤丹”能在南疆-13℃低温下成功过冬,在0~5℃可以正常生长,至来年3月份牡丹发出新根,春季发新芽率达65%以上。也有少量单株经受不住干冷的寒风吹袭,在入冬后的12月份出现根茎部轻微冻害,所以冬季干冷低温条件下仍需采取一些防寒措施,例如采用塑料袋捆扎露地部分的枝条、下部培土封严等。经调查发现,油用牡丹植株一旦受冻,来年成活率低,植株长势不齐,株系个体间差异较大。

表1 油用牡丹“凤丹”越冬情况调查

1.2 成活率与结实率

由表2可见,油用牡丹“凤丹”在不同盐碱地的成活率及结籽株率差异较大。当土壤pH在7.0左右时,油用牡丹“凤丹”的成活率可达66%,结籽株占总成活株数的25%;当pH上升至7.5左右时油用牡丹“凤丹”的成活率明显降低,仅占33%,结籽株率降低为17%;当pH上升至8.5~9.0时,油用牡丹“凤丹”的成活率不足5%,绝大多数植株死亡,成活植株长势较弱,无开花结籽现象,可见土壤盐碱含量对油用牡丹“凤丹”的影响较大。因此,在南疆引种油用牡丹“凤丹”时,应选择pH7.0左右盐碱性小的土壤,必要时可施用土壤改良剂进行土壤改良。有研究报道,油用牡丹“凤丹”在pH低于9.0的土壤可正常生长,在偏碱性土壤条件下,植株生长状况与土壤溶液电导率和Na+含量显著相关[7],因此,推测南疆地区pH高的土壤含盐量高是影响牡丹成活率的重要因素,具体的含盐量大小与成活率的相关性还需深入研究。

表2 不同盐碱地对油用牡丹“凤丹”成活率及结籽株率的影响

调查显示,油用牡丹“凤丹”在3~5月份成活率较高,长势健壮,但进入6~8月份由于温度高,光照强,植株叶片出现严重灼伤现象,长势逐渐衰弱。而与油葵间作的油用牡丹“凤丹”长势较露天栽培好,叶片无灼伤现象,因此认为牡丹耐阴,喜凉爽,在南疆栽培应适当采取遮阴措施,或者采用间作的栽培模式。

油用牡丹 “凤丹”一般单株结籽量在100个以上,种子直径6 mm,百粒重18~19 g,种子的含油率较高。因此,油用牡丹“凤丹”作为优质高产油料作物在南疆地区栽培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引种栽培的关键因素,一是选择土壤盐碱性小的土壤,并于定植前及时进行压碱及土壤改良处理;二是避免夏季高强度阳光直射,需采用遮阴处理,或采取高秆植物套作间作的模式种植。

2 栽培技术

2.1 土地选择及处理

油用牡丹忌水,怕涝,适宜定植于土壤深厚、肥沃、疏松透气、排水良好、pH6.5~7.5的沙壤土地[8],南疆地区种植油用牡丹不宜选择土壤粘重、盐碱大、地势低洼的地块栽植。栽培地块选择好之后,首先要大水洗盐碱,防止盐碱上反,之后对所选地块进行深翻,深度为30~40 cm。深翻前可用饼肥180~220 kg/667 m2或腐熟的厩肥 1 200~1 500 kg/667 m2,与复合肥40~50 kg/667 m2作为底肥。平地栽植要修建排碱、排水沟。土壤盐碱大的地块需施入土壤改良剂进行土壤酸碱度改良,土壤酸碱平衡护理剂随水滴施,用量3 kg/667 m2改良效果明显。栽植前应先平整土地,做高畦,一般土地畦面宽120 cm,畦沟深30 cm、宽50 cm。地块旁边修排水、排碱沟。

2.2 定植

秋季是油用牡丹根系生长的高峰期,适宜的定植时间可加速根系的恢复,促进新根的生长,提高定植成活率,也利于来年牡丹的长势[9]。如果定植时间过早,夏季高温会严重影响牡丹的发根率及植株长势,成活率较低;栽植时间过晚,南疆夜间气温降低很难使植株形成新发根,严重影响植株第二年的长势及成活率。一般油用牡丹在辽宁地区的适宜定植时间在8月中下旬至10月上旬,洛阳地区在9月下旬至11月中旬,而黑龙江省高寒地区的最佳定植时间在10月上旬至11月上旬。引种栽培时期不同,植株成活率不同,种植时间的差异对其成活率的影响非常大[10]。南疆地区日间光照强,温度高,夜间降温快,日夜温差较大,适宜的定植时间应选择在9月上旬至10月上旬,过早过晚均不利于根系生长,影响植株成活率。

一般选择2~3年生油用牡丹种苗,裸根栽培。种苗选择长势健壮、无病虫害植株,栽植前进行根系修剪,保留侧根5~8个,先用多菌灵1 000倍液全株浸泡消毒20 min,捞出阴干后速蘸ABT生根粉促进发根。为保证植株长势一致,可在栽植前将种苗分级定植。

根据油用牡丹品种特性及种苗大小选择定植密度,一般定植株行距为(20~30)cm × (30~50)cm,定植株数4 400~10 000株/667 m2。在栽植畦面上挖20 cm×20 cm×30 cm的栽植穴,将油用牡丹苗放入穴中,保证油用牡丹苗的根系充分展开,填土后将油用牡丹苗上提一下后再用脚踏实,使根系与土壤密接,最后在上面覆一层薄土。

2.3 田间管理

油用牡丹在栽植后要及时浇灌定根水,第一次要浇透水,等缓苗后视墒情浇水,在植株萌芽期、花谢后及入冬前需浇3次透水。生长期采用滴灌方式进行水肥管理,从4月到6月初,平均1周灌1次,每次滴水4 h;从6月到8月底平均1周灌水2次,每次滴水2~3 h;9月初开始平均1个月灌水3次,每次滴水5~7 h。

油用牡丹栽植当年不需追肥,第2年在5月和9月2次追肥促进油用牡丹的花芽分化和根系生长。生产中利用滴灌追肥,一般秋施肥施用尿素8.0 kg/667 m2、过磷酸钙(土磷肥)13.0 kg/667 m2;生育期追肥施用尿素和磷酸二氢钾,随水滴施,每小时滴施尿素1.0 kg/667 m2、磷酸二氢钾0.5 kg/667 m2。

栽植的第二年开始修剪,一般在10月下旬前后进行整形修剪,去除枯病枝,多余枝,应该遵循的原则是“剪密留疏,去弱留强”。调整枝条,使树形圆满,且利于植株的通风和透光。每年于5月中旬和7月下旬中耕除草,避免杂草生长抑制牡丹生长所需的光照、养分等。

油用牡丹对病害具有较强的抗性,主要病害有根腐病、褐斑病、灰霉病、立枯病、叶斑病和炭疽病等。南疆引种后根腐病发生严重,一般采用40%福美砷或45%代森铵水剂500倍液进行灌根防治;对病死株要挖出深埋,并在种植穴内撒一些石灰或硫磺粉结合阳光进行土壤消毒。其次叶斑病也有发现,多因植株长势较弱,叶片真菌感染所至,一般采用50%福美双可湿性粉500倍液或40%多菌灵800倍液喷洒叶面,7 d喷1次,连喷3~4次。南疆地区危害油用牡丹的主要虫害有蝼蛄、蛴螬、地老虎等,可结合中耕除草进行防治。

猜你喜欢

凤丹结籽油用
不同种源地凤丹后代种子在苏州萌发试验研究
不同间作模式对田间小气候特征及凤丹光合特性和种实性状的影响
油用牡丹助农增收
我的发现
油用牡丹助农增收
凤丹籽油对小鼠H22肿瘤的抑制作用
凤丹愈伤组织中丹皮酚含量的测定
油用牡丹在园林中的运用
河北省张家口市油用牡丹产业发展前景及对策
试论传粉昆虫对我国中南地区油茶结实和结籽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