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职护理学专业《外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及职业能力培养的研究
2018-11-08张甜甜陈永华李婷婷姜鹏段亚平通讯作者
张甜甜,陈永华,李婷婷,姜鹏,段亚平通讯作者
(1. 贵州工商职业学院,贵州 清镇 551400;2. 贵阳中医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
外科护理学,其为临床护理教学中的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中涉及到广泛的护理知识,并且因其涉猎范围较广,导致其知识结构较为复杂。教学内容专业性过强导致护生在学习过程中无法进行有效的自主学习,而传统教学模式则无法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也无法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1]。随着社会科技的不断发展,我国的专业护理教学模式逐渐改革,创新《外科护理学》教学模式,进而有效提升学生对《外科护理学》的学习兴趣。文章主要研究《外科护理学》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的教学效果,并分析其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具体内容研究如下。
表 1 两组护生的职业技能对比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础资料 随机选取2016级高职护理专业2个班的护生(90人)为本研究的样本人群,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护生均分成研究组(45人)和参照组(45人);其中研究组护生女43人,男2人;年龄18岁-23岁,平均年龄(20.42±2.49)岁。参照组护生女41人,男4人;年龄17岁-21岁,平均年龄(19.83±2.31)岁。对比两组护生的基础资料发现,组间数据的对比无明显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本研究中,参照组护生行常规传统教学模式,教师依据教学内容通过口述、分析的方式向护生讲解教材中的基础知识,整体教学环节均已教师为教学主体,教师逐一讲解教学知识,并与课后布置对应的教学作业[2]。研究组护生则行案例教学模式,其中教师依据教学大纲设置教学环节,并且利用互联网检索关于《外科护理学》的专业典型案例,并依据经典案例进行相关分析,使学生可以有效参加到教学环节中;教师为护生设置难度适中的教学案例,并且在教学的过程中设置实践环节,使学生可以获得有效的实践机会,提升专业技能的掌握。另外,教师可以设置学习小组,将所有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并使学生自主选定组长,然后教学过程中通过小组讨论或者小组实验,进而使学生通过实践提升自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
1.3 指标观察 本研究中,将参加本研究所有护生的专业知识学习成绩以及专业知识技能满分值定位100分,依据调查问卷的形式调查护生对《外科护理学》的掌握和理解程度。
1.4 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均行SPSS 17.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护生的学习成绩 对比两组护生的学习成绩发现,组间数据对比存在明显差异,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比较两组护生的职业技能 研究组护生的实践能力、团队意识以及标本检验和采集能力显著优于参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0.05),见表1。
3 讨论
《外科护理学》主要为研究外科疾病的临床发展规律以及患者的临床表现;《外科护理学》的主要作用在于增强学生系统学习外科护理知识的能力,并且在教学中有效突出临床实验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本研究中,对比两组护生的学习成绩、实践能力、团队意识以及标本检验和采集能力发现,研究组明显优于参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明显,统计学存在意义(P<0.05)。
综上所述,《外科护理学》教学过程中应用案例教学法,可以有效提升护生的学习成绩,并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值得大力度推广和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