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实习护生针刺伤及针刺伤后上报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2018-11-08洪震严鑫陆曼曼朱晓艳
洪震,严鑫,陆曼曼,朱晓艳
(江苏卫生健康职业学院护理学院,江苏 南京 211800)
针刺伤是医院内常见的一种职业损伤,是指由医疗利器如注射针头、缝合针、各种穿刺针、手术刀片等造成的意外伤害,造成皮肤深部的足以使受伤者出血的皮肤损伤[1]。护士是针刺伤发生率最高的职业群体[1],而实习护生由于知识缺乏、防护意识薄弱、经验不足、技术不熟练等特点[2],更是发生针刺伤的高危人群。为了解高职实习护生针刺伤暴露情况以及针刺伤后上报情况,加强针刺伤后的监管工作以及职业防护教育,笔者于2017年对高职实习护生进行调查并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7年5月,采用回顾性调查法,从我院73所实习医院实习的2017届860余名三年制高职护生中,每所医院随机抽取4名共计292名护生进行调查。护生均已完成11个月的临床与社区实习,结束实习后返校,由笔者向调查对象说明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获得知情同意后,采用统一指导语指导护生填写问卷,以匿名方式独立完成。回收有效问卷286份,问卷有效率为97.4%。
1.2 研究方法 采用回顾性问卷调查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在参考相关文献[3-5]的基础上形成初稿,并通过函询征求专家意见,由3名具有10年以上临床护理工作经验的副高以上职称护士,对问卷进行表面效度与内容效度的检验。根据专家意见对问卷条目进行删除或修改。最终问卷包含三部分:(1)一般情况,主要包括年龄、性别、实习医院、医院级别等;(2)针刺伤暴露情况及相关情境因素,包括针刺伤发生次数、发生时间、科室、班次、受伤的程度、操作环节、工作忙碌状况、患者是否有血源性传播疾病史等。共8个条目;(3)针刺伤后上报情况包括是否上报以及未上报的原因等。随机选取35名实习护生进行预实验,分析得出问卷内部信度系数Cronbach's α为0.809。重测信度为 0.776。问卷的内容效度指数(CVI)为0.85。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资料处理与分析。以率或构成比对计数资料进行描述性统计。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本次调查对象年龄为20-24(21.37±1.59)岁,男生15名(5.2%),女生271名(94.6%);在三级综合性医院实习生人数265名(92.7%),二级综合性医院实习生人数21名(7.3%)。
2.2 高职实习护生针刺伤暴露情况及相关情境因素 286名调查对象中,发生针刺伤235名,发生率为82.17%。共计发生495人次,人均发生2.11次。其中发生1次针刺伤26名(9.09%),2次-4次167名(58.39%),5次及以上42名(14.69%)。发生在实习1个月以内181人次(36.57%),1个月-3个月126人次(25.45%),3个月-6个月81人次(16.36%),6个月以上107人次(21.62%)。发生在普通病房172人次(34.75%),急诊科141人次(28.48%),ICU 78人次(15.76%),手术室95人次(19.19%),其他9人次(1.82%)。发生在白班的215人次(43.43%),晚班96人次(19.39%),夜班184人次(37.17%)。受伤程度中,穿破皮肤,未见血液流出,挤压伤口后有少量血液流出者176人次(35.56%);穿破皮肤,伤后立即有少量血液自伤口流出者203人次(41.01%);伤口较深,出血较多,需加压止血者113人次(22.83%);伤口较深或伤口较大,需要外科手术缝合者3人次(0.61%)。针刺伤发生时的工作忙碌状况,忙碌321人次(64.85%),一般112人次(22.63%),不忙碌62人次(12.53%)。患者的血源性传播疾病史,有明确的血源性传播疾病史31人次(6.22%)(主要为HBV阳性、HCV阳性,其次为梅毒抗体阳性),未知59人次(11.85%),无血源性传播疾病史405人次(81.33%)。受伤环节如表1。
表 1 高职实习护生针刺伤受伤环节构成比
2.3 针刺伤后上报情况及未上报的原因 本次调查中,495人次针刺伤中仅50人次上报,上报率仅为10.10%,其余445人次均未上报,未上报率高达89.90%。针刺伤后未上报的原因,如表2。
表 2 高职实习护生针刺伤后未上报原因构成比
3 讨论
3.1 高职实习护生针刺伤暴露基本情况与暴露情境分析 污染锐器伤是导致医务人员发生血源性传播性疾病的主要职业因素,其中最常见、危害最大的是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6]。本次调查显示,在实习期间,286名高职护生中有235名至少发生过一次针刺伤,发生率高达82.17%,均高于顾颖等[7](56.16%)的实习护士及入职第1年的临床护士针刺伤发生率、鲍娟等(76.10%)的综合医院实习护生针刺伤发生率,与实习护生操作技术不熟练、缺乏临床经验及防护相关知识与技能有关。
在实习1个月以内针刺伤发生181人次,占整个实习期间针刺伤的36.57%。尽管在校期间,基础护理等课程中涉及职业防护相关知识,在注射、输液等实训时教师会强化注射器、输液针、安瓿等的规范使用,但当职业情境从在学校转换到医院时,从在模型上训练到面对真实的患者,加之操作流程不熟练,护生容易产生紧张感而出现慌乱现象,导致针刺伤的发生。发生科室分布中,发生在普通病房最多,可能与普通病房实习时间较长、注射、输液等相关操作机会较多有关;其次是急诊科、手术室和ICU, 尽管护生在这些科室各只有两周实习时间,但针刺伤发生频次较高,可能与护生对这些科室环境较陌生、相关操作专业性较强、动作不熟练有关。发生的班次中,白班最高,与实习护生白班安排较多、白班各种穿刺性操作相对较多有关。不容忽视的是,尽管实习生夜班安排较少,但针刺伤发生占比37.17%,这可能与夜班人手少、工作任务重、带教老师因工作量大而忽略在细节操作上对护生的指导与监督等因素有关。
研究表明,回套针帽是导致针刺伤最常见的危险行为。本次调查针刺伤受伤环节中拔除或回套针帽时占比28.0%,表明实习护生对使用注射针及穿刺针的单手回套针帽以及使用后不回套针帽的规范性操作知晓率低,执行较差。有可能接触过患者血液的针刺伤情境包含回套针帽、注射或抽血、拔输液针时等针刺伤发生合计占比79.38%,这些接触过患者的污染利器可能会大大增加针刺伤后血源性传播疾病的感染风险。针刺伤发生在工作忙碌时占51.90%,提示工作忙碌是针刺伤的一个重要因素,与Smith等的研究结果一致。本次调查有明确血源性传播疾病的针刺伤比率占6.22%,文献报道只需0.004 mL的带有HBV的血液就足以使受伤者感染HBV,被携带HBV的针头刺伤而发生乙型肝炎的危险性为1/5。血污染针头刺伤后HBV感染概率为6%-30%,HIV感染概率为0.3%,HCV感染概率为1.8%,因此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3.2 针刺伤后上报情况及未上报的原因分析 美国职业安全与健康管理局(Occupational Safety & Health Administration, OSHA)早在1991年就已经规定,医院必须上报医务人员血液暴露及针刺伤发生的情况,上报时采用维吉尼亚大学大学教授Janine Jagger等建立的“血液暴露防治通报网络系统”,并制定了针刺伤发生后的处理流程,以达到对职业暴露、职业安全的控制与管理[5]。本次调查对象的针刺伤未上报率高达89.90%,远高于王静娜等[3]报道的临床护士锐器伤未上报率(78.42%),表明高职实习护生针刺伤的不上报情况非常普遍,针刺伤资料收集不全面,对管理者针对实习护生这一职业特殊群体职业暴露、职业安全的控制与管理带来一定的困难。未上报的具体原因中,排第一位的是患者无阳性血源性传播疾病史,多数学生单纯认为只要患者没有相关血源性传播疾病,上报的必要性不大。众所周知,许多传染病如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等的感染都存在一段检测不出来的“窗口期”[1]。护生职业防护相关知识欠缺,加强职业防护知识培训显得尤为重要与急迫。护生认为感染的可能性小,没必要上报占15.56%,表明护生职业防护知识欠缺时,相应的职业防护意识也会比较淡薄。此外,认为上报流程繁琐,不了解上报程序也是影响上报的关键因素,提示在实习岗前培训以及实习各阶段,定期向护生讲授职业防护相关知识与技能,管理部门可设计并制作针刺伤上报流程图张贴在治疗室、处置室或小手册放于易取处。12.93%护生认为自己是实习生,与本院正式职工相比,发生针刺伤上报后可能得不到重视,提示管理者与带教老师应加强对护生的人文关怀,关心护生职业安全,保障其合法权益,当护生出现职业损伤时,应主动协助其上报。同时,实习护生出现针刺伤后,也应及时与带教老师或护士长沟通,获得支持与指导。
4 小结
高职实习护生针刺伤发生率高,但上报率低,须引起相关部门的足够重视。避免职业损伤,重在防护。加强防护意识,教育必须先行。研究表明,实施职业防护教育可提高52%的防护知识知晓率,降低33%的针刺伤发生率。根据实习护生针刺伤发生的原因以及不上报的原因,加强实习护生针刺伤暴露的风险评估与管理,强化针刺伤监管措施,以降低实习护生针刺伤发生率,确保实习护生的职业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