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工匠精神薪火相传
2018-11-08策划本刊编辑部执行彭婷婷陈平宋兹鹏曹雪琦
策划/本刊编辑部 执行/ 彭婷婷 陈平 宋兹鹏 曹雪琦
中华上下五千年,每个时代都会涌现出为人所称赞的工匠,而这些工匠身上所体现的精神不断浸润着神州大地。在新时期,工匠精神被赋予了新的内涵,为我国文化传承、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注入了新动力。工匠精神,需要每一代人在实践中不断传承、发扬!
鞍钢肖像——新时期的钢人们
鞍山钢铁集团公司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个恢复建设的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和最早建成的钢铁生产基地,被誉为“中国钢铁工业的摇篮” “共和国钢铁工业的长子”。
在鞍钢独特的精神文化氛围浸润下,既涌现出了各个时期的标志性人物,如老英雄孟泰、从鞍钢走进军营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当代雷锋”郭明义、全国时代楷模李超等,又有在平凡的岗位上无声工作、坚韧刚毅的普通工人。工人在鞍钢的熔炉里冶炼出了自己特色鲜明的剪影,鞍钢工人也组成了鞍山钢铁内涵深厚的精神肖像。
福建宁德霍童剪刀的百年匠心
今年6月20日,福建宁德市霍童中街“仁记”剪刀铺工匠郑国辉展示制作完成的剪刀。
福建宁德霍童剪刀是闻名遐迩的传统日用手工艺产品,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在鼎盛时,霍童古镇上有十几家剪刀铺,从业工匠达几十人,产品远销我国台湾、东南亚等地。随着现代工业的不断发展和老匠人的减少,如今只剩下了两家手工剪刀铺。郑国辉说,每一把剪刀从铁坯进炉到出铺销售要挥臂下锤700多锤,经过36道工序。
日渐式微的柳编手艺
山西省洪洞县龙马乡的韩家庄村,是远近闻名的手工柳编“簸箕”村,有着4000多年传统编织历史,系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文化传承项目。上世纪80年代正值辉煌时期,村里有300多人从事手工编织制作,其是村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各种柳编产品远销到了周边省(区、市)。
韩德智,是村里的柳编好手,今年已68岁。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使用簸箕的人越来越少,因为既辛苦又不挣钱,所以村里的中青年人宁愿出门打工也不愿意学习做簸箕,只剩下十多个老人还在坚持着,眼看着做簸箕这门手艺也日渐式微。
传承徽墨技艺
2017年9月4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徽墨技艺传承人周美洪在晾墨车间检查产品质量。
徽墨是中国“文房四宝”中的珍品,被古今中外的众多书画家所钟爱。2006年,徽墨制作技艺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徽墨的原产地安徽歙县则以“中国徽墨之都”享誉海内外。
老胡开文墨厂是歙县规模最大的徽墨工厂,始建于1956年。工厂始终坚持创始人胡开文对“徽匠精神”的追求,秉承“以质量求生存,以信誉求发展”的理念,要求工人手工打造的产品符合严格的质量标准,确保徽墨制造的11道传统程序技艺不走样、无水分,精雕细琢、精益求精,让徽墨的工匠精神永续传承发扬光大。目前,歙县老胡开文墨厂生产的产品不仅受到国内市场的青睐,而且还远销美国、德国、法国、日本等56个国家和地区,闻名海内外。
“复兴号”高铁调试工
罗昭强,1990年从职业技术学校毕业后来到中车长客股份公司工作,当上了一名普通的维修电工。他扎根于电气调试一线27年,凭借精湛的技艺,从一名普通工人成长为了我国高速动车组专家。仅近4年间,从他和他的团队手中调试出的高速动车组便超过400列,安全运营里程超过5亿公里,相当于绕地球一万余圈。作为一名普通工人党员,27年来,他孜孜以求,不断学习创新,用高超的专业技术为中国铁路装备制造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从“罗电工”成长为“罗大师”,从国外专家身后的“小跟班”成长为自主研发高铁模拟设备的“工人发明家”和“大国工匠”他被誉为勇于创新的“工人博士”。
85后白领回乡创业当“木匠”
85后的张建原本是重庆一家贸易公司的经理,年薪40万元左右。他的爷爷和父亲都是内江有名的老木匠,曾在当地的国营家具厂工作过,张建自小便耳濡目染,对木匠手艺一直情有独钟。2016年12月,眼见爷爷去世和父亲年老体弱,祖传多年的木匠手艺面临后继无人的窘境,张建思考再三,还是辞去工作,回到家乡开办起了这家以爷爷名字命名的木器工坊,既接手了家具的制作和维修工作,同时又向市民提供DIY体验服务。张建表示,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人通过体验木工活儿的乐趣把祖辈的工匠精神和木匠手艺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