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社会转型理论与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
2018-11-07李晓瑜
摘 要:当代中国转型有两种不同层次的观测标准,即现代化观和社会发展观,从实践逻辑和实践价值上看,当代中国的现代化转型与西方背景下的现代化转型有着本质的区别;从宏观进程和微观阶段上看,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主基调,将是不断地认识和解决“卡夫丁峡谷”之跨越所带来的发展挑战。在传统马克思主义未能给出具体答案的情况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对现代化转型需要,直面跨越“卡夫丁峡谷”的严峻挑战,提出了坚定不移继续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五大发展理念、“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等一系列的治国理政思想,进一步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丰富与发展。
关键词:社会转型;“卡夫丁峡谷”;治国理政;新发展理念
社会转型是一个复杂的历史演变过程,其实质是从初级到高级、从落后到先进的转变。该过程充斥着矛盾、冲突与曲折,并在“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循环前进中增进人类认知。社会转型理论最早源自西方对工业化、现代化的区分,是建立在西方工业文明的基础上的分类。在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中,亦有对社会形态的分析。恩格斯在《家庭、所有制和国家起源》一书中曾明确提出“五种形态说”,马克思在《资本论》初稿中提出了“三种形态说”。20世纪90年代以后,社会转型一词被频繁使用在社会变迁、社会改革语境中,与中国社会的发展现况紧密联系。
一、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社会转型理论背景
从实践逻辑方面,中国的现代化转型实践基于马克思主义科学的社会发展理论,即正确处理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通过不断调整和完善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来推动社会历史的发展。而西方国家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主,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有着无法解决的根本矛盾,在此基础上,西方国家的现代化发展,无法通过解决上述根本矛盾来获得推动,只能研究类似于合理的行政管理,个人主义伦理观等方面来缓解社会发展矛盾。
从实践价值方面,中国的现代化转型实践的价值归属在于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实现个体的全面自由发展,核心在于以人为本,在转型实践的过程中,需要正确处理人与人的关系,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和谐的人际环境和人居环境,增加全体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而西方国家发展现代化的价值追求在于实现生产资料私有者的经济利益最大化,西方国家所标榜的普世价值观,仅仅适用于实现既得利益集团的福祉,社会历史的变迁表明这种福祉的获得,以其他民众的发展缺失为代价。
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宏观进程上看,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向共产主义高级阶段发展的漫长过程,它未经资本主义而直接从封建社会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即所谓的跨越“卡夫丁峡谷”。面临这样的转型现状与发展趋势,在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和自我发展进程中,势必会遭遇更多的挑战、磨合和障碍。如何走出一条解决“卡夫丁峡谷”挑战的中国式发展模式,是必须解决的先决问题。
从中国发展历史的微观阶段上看,中国正处于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过程,并以现代化发展为鲜明特征。但是中国的社会转型同样交织着巨大成就与严峻挑战,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环境恶化、贫富分化、腐败蔓延、社会公平公信度下降等问题极大影响着中国未来发展道路的走向,关乎中国社会转型方向,坚持什么样的发展理念、秉行什么样的发展目标、确立什么样的发展布局,成为中国社会必须直面的思考主题。
很显然,西方的社会转型理论并未能从本质上说明社会转型的逻辑方式,传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也并未给出具体的指导方案,中国的社会转型必须立足于中国的发展历史和国情社情,探索中国特色的转型思路。正是在此背景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中国社会实际为基础,准确处理“顶层设计”与“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提出一系列治国理政思想并发展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二、继续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最大哲学特征是其鲜明的问题意识和问题导向,其一系列的治国理政新理念的逻辑起点都源自于此。首先是历史维度上的“我是谁、我从哪来、我到哪去”,这个问题直接指向治国理政的坐标定位,其次是整体视角上的战略布局和价值导向上的发展理念问题。
中国共产党人信奉马克思主义。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原理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相结合产生的三次伟大飞跃,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但是马克思主义并非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也并不是提供现成答案的智慧锦囊,更非固步自封、一劳永逸。面对跨越“卡夫丁峡谷”的挑战和人民群众对社会发展道路的困惑,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首先回答了“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问题,即“我是谁”这个本质问题。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主线即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上的讲话中强调指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篇大文章,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的任务就是继续把这篇大文章写下去”。在坚定不移继续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现代化转型的实践逻辑和实践价值的要求,中国共产党人进一步将国家发展的长远目标和具体目标进行了有机结合,坚持中国现实与中国人民价值取向的逻辑统一,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梦”的提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设定了基本奋斗目标,处理了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现代化建设具体阶段性目标之间的关系问题,自觉将微观现代化转型融入到宏观社会发展目标体系中,自觉将个人进步与国家发展有机统一,实现国家与个体的良性互动。
三、坚持五大發展理念、“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如何在坚持中国道路的框架内推进“中国梦”的实现,如何在纷繁复杂的现实中“不畏浮云遮望眼”,确立什么样社会发展模式,考验着执政者的执政能力和战略眼光,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从战略观、系统观、矛盾论、重点论的角度出发对此作出了具体的回答,即“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以及“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五大发展理念之于中国社会转型、解放生产力可谓春之甘雨,是引领发展实践的灵魂,是对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升华。科技创新引领全社会的全面创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的全面协调发展是实现中国社会现代化的内在要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互动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开放赋予了发展更强劲的活力和动力,共享为全体人民享受发展红利提供了土壤。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所确立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是对新时代社会转型期中国全方位发展的整体把握,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解决转型与发展问题的重要抓手。“四个全面”分别立足于社会发展目标、社会发展切入点、国家治理方和国家发展组织保证,从战略层面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平稳发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内在逻辑非常严密,为党和国家划定了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内工作的关键环节、重点领域和主攻方向。
全面深化改革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抓手,改革全面、深刻、具体,着力于进一步解放与发展生产力。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既是一个政治学命题,又是一个法学命题和管理学命题,既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又是关乎国家治理方式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一场深刻革命,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价值的重要实现路径。全面从严治党则是确保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和执政党生死存亡的重要组织保证。完善党内法规体系、保证从严管党治党的内容、主体全覆盖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基础要求,从严劲头不放松、做到从严常态化、制度化则是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关键手段和重要保障。
主要应当从形式和内容两个角度来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
奋进之路,布满荆棘,道阻且长,习近平接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衣钵,针对现代化转型所面临的实践逻辑和实践价值需要,针对共产主义社会远大理想的目标迷失,以及跨越“卡夫丁峡谷”的极大考验,所提出的一系列治国理政思想,有发展道路、有发展目标、有发展理念、有发展布局,这种建立在理论和现实双重基础之上的治国理政思想,无疑是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参考文献:
[1]孙慕天,刘玲玲.西方社会转型理论研究的历史与现状[J].哲学动态,1997(04).
[2]徐家林.社会转型理论的范式构建[J].探索与争鸣,2008(12).
[3]习近平.毫不动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N].新华网,2013-01-05.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5-5(01).
[6]马立党.永葆共产党人的公仆初心[N].解放军报,2018-5-25(07).
[7]李荣亮,张维真.问题导向: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逻辑起点[J].行政科学论坛,2018(04).
[8]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9]莫紀宏.四个全面: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精髓[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15(03).
[10]韩庆祥.习近平治国理政的历史使命及其核心地位[J].人民论坛,2016(11).
作者简介:李晓瑜(1981—),女,河南林州人,硕士,法学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刑事法学、宪政法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