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工科专业理论课 “启发式”教学中问题设置的探究

2018-11-07耿芃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37期
关键词:问题设置启发式教学

【摘要】分析教学中问题有知识性问题、说明性问题、评价性问题及相应问题设置的关键词,解析大学工科专业理论课程体系的教学流程和教学环节,依据专业理论课程教学中有“专业概述、专业基础理论、工程工艺技术或结论”的教学内容及环节,不同环节特征采用相应的问题设置方式及关键词,运用“启发式”教学,以问题为导向,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思考,实现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大学工科专业理论课程 “启发式”教学 问题设置

【课题项目】贵州师范大学课程团队项目:钢冶金学。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7-0209-01

1.引言

大学工科专业理论教学构建专业理论知识体系,在此基础上培育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造性思维,使学生获得专业工程实践创新能力。当今大学工科专业理论课程原则“厚基础、宽口径”的现状下,课堂课时数少,课程内容多,学生如何深入系统学习专业理论知识成为教学过程中值得探究的问题。即使在目前网络课程的补充教学中,也存在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思考的问题。因此,为了实现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启发学生自主学习,采用学思结合创新教学方法[1],教学中教师创设一个能激发学生正确学习的动机,使学生具有主动感知、积极思考的学习态度和创造过程尤为重要。高等教育必须重视培养学生具备会思考探索问题的本领[4],同时创造性思维的起源往往是从一个问题的思考开始的[5],采用“启发式”[2]教学,能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导向,做到“启而得发”自主思考、学习;“学则需疑”,需要对教学内容中的重点、难点设疑问难。因而,针对大学工科专业理论教学的规律和特点,如何在“启发式”教学中进行问题的设置呢?

2.教学中问题的类型及问题设置的关键词

“启发式”教学为实现课程标准要求的教学目的,教学时问题的设置应该对学生的学习思维有定向性、限制性和指导性,紧扣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考虑学生要认识什么、思考什么、形成何种能力。依据课程内容的不同,有不同的问题类型,不同类型的问题运用不同的关键词。

在教学的过程中,课程大致有基本概念、原理、规律、运用原理解决问题、比较评价判断等教学内容。因此,可以将教学中的问题分为知识性问题、说明性问题、评价性问题三类,以及相应的关键词,具体如下:

(1)知识性问题

此类问题是为了学生掌握事物的概念、原理、规律和结构而设置的。强调记忆力的发挥,是解决问题的基础和前提,为思维活动的深化和发展创造条件。知识性问题设置采用的关键词是:谁、什么、哪里、何时、写出、叙述、解释等[3]。

(2)说明性问题

这类问题是使学生通过对问题的转化,说明和推断而领会教学内容的涵义,弄清其内在的联系。思考和回答这类问题的思维过程主要是分析和综合[3]。要求学生能分析教学中的知识点,确定各知识点间的关系和本质联系,从而创造性地解决相关的专业问题。说明性问题设置采用的关键词有:什么因素、为什么、什么结论、分析、比较、证明、总结等。

(3)评价性問题

评价性问题是为学生能对观点、方案、答案、资料的等级做出判断而设计的问题。学生根据一定的标准和准则来评价这些内容的准确、有效、经济和质量的程度。要求学生能推陈出新、有独特的见解[3]。此类问题设置时采用的关键词是:概括、判断、评价、论证等。

3.大学工科专业理论课程教学方式及课程环节

大学工科专业教学分为专业理论课程和专业实践课程,其教学理念是专业知识的教育向专业工程实践能力的转换,并且在专业理论的基础上使之系统化。在大学工科专业理论课程体系的教学过程中,大多数教学遵循两种教学流程(如下图所示):

解析上述工科教学体系的两种流程:

①教学流程是由专业知识为教学切入点,循序渐进引入建立在专业理论知识基础上的工程技术、工艺方法。整个课程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演绎形式进行教学。

②教学流程是由专业工程、工艺技术(实例或现象)的展现,引出工程、工艺技术的专业理论基础(实质),最后归纳总结出结论。整个课程按照“怎么样→为什么→是什么”的归纳形式进行教学。

特别指出,大学工科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工程、工艺技术问题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关键点是“做什么→怎么做”。

4.结论

根据大学工科专业理论课程教学内容及环节不同的特征和问题设置类型的综合分析,无论运用哪种流程进行教学,课程教学的不同环节采用不同的问题设置方式:

(1)专业概述中的基本概念、原理、规律、结构属于知识性问题,应该按照知识性问题设问;

(2)专业基础理论在专业课程体系中是工程、工艺技术的基础,其中概念、原理、规律的教学部分采用知识性问题设问;学生学习专业基础理论与工程、工艺技术内在关系以及影响因素时,思维过程是分析和综合,因而采用说明性问题设问;

(3)工程、工艺技术的教学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规律,也存在分析与综合的思维方式。进行工艺操作、工艺设备的教学时,设置说明性问题为合理;综合工艺方案的选择和评价时,采用评价性问题设问。

“教无定法”,教师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因人设问、因才设问,根据教学规律和实际学情分析之后,灵活设置教学中的各类问题,设问力求准确、简练。使课程教学系统化的同时,启发学生自主学习和激发创造性思维,解决专业理论课程课堂授课时间少、教学内容多的难题。为学生的专业实践教学奠定基础,以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实现大学工科专业学习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2]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

[3]王义智.实用教学艺术[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349-350.

[4]胡立和、刘太钢.素质与能力培养教程[M].株洲: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83.

[5]陈泽明.创新能力的开发与培养[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10.64.

作者简介:

耿芃(1968-),女,山东金乡人,贵州师范大学副教授。

猜你喜欢

问题设置启发式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案例陈美琴
高中物理“少教多学”模式的教学实践与反思
问题化教学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