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等可能条件下概率问题的错因分析和教学反思

2018-11-07毛南燕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37期
关键词:概率模型教学

【摘要】学生在解决等可能条件下的概率问题时,常常错误使用树状图。教师在教学时也会因为内容要求较低而一带而过,不够重视。本文分析了学生做题中的常见错误,并反思我们的教学,对这部分教学给出相应建议。

【关键词】概率模型 树状图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7-0206-01

在每一年的中考中,等可能条件下的概率问题是必考题,约8分。这8分是基础题,对于中等以上学生比较好拿分,但是对于较薄弱学生往往处于混乱状态,画树状图主要靠碰运气。在近几年的初三教学中,笔者发现越来越多的学生没有真正弄清原因,因此想针对此情况进行分析和教学反思。

一、课标分析

新课标中关于概率问题的要求有:能通过列表、画树状图等方法列出简单随机事件所有可能的结果,以及指定事件发生的所有可能结果,了解事件的概率。课标对此的要求是“了解”,但由于实际问题的千变万化,对于不同背景,如何正确列出简单随机事件所有可能的结果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我们可以通过画树状图、列表或枚举等方法帮助解决问题。

二、常见错误及原因分析

问题1 (苏科版教材九上P139 8)“石头、剪子、布”是一个广为流传的游戏,规则是:甲、乙都做出“石头”、“剪子”、“布”3种手势中的1种,其中“石头”胜“剪子”,“剪子”胜“布”,“布”胜“石头”,手势相同不分胜负。假定甲、乙两人每次都随意并且同时做出3种手势中的1种,求下列事件发生的概率:

(1)甲取胜;(2)乙取胜;(3)甲、乙两人不分胜负。

错解:

分析:這是学生最常见的错误,不知道选择的对象是什么,看到什么就把什么当成树状图的分支。

问题2 (苏科版教材九上P145 8)小明有两副完全相同的手套(分左、右手),上学时,小明从中任意拿了两只。求这两只手套恰好配成一副的概率。

错解:第一只 第二只

分析:弄错选择对象,应把两副手套分别记作:左1,右1,左2,右2,把4只手套放在一起作为选项,从四只中任取两只,可能的结果为(左1,右1)、(左1,左2)、(左1,右2)、(右1,左2)、(右1,右2)、(左2,右2)六种。

问题3 (2016南京中考第22题)某景区7月1日~7月7日一周天气预报如右图,小丽打算选择这期间的一天或两天去该景区旅游。求下列事件的概率:

(2)随机选择连续的两天,恰好天气预报都是晴。

错解:学生无法画树状图,不会写结果。

分析:本题与常规题型不同,如果学生的思维局限于选择两天一定要画树状图,则本题将无法解决。本题的考查意图即为学生要能弄清求概率的本质,是要分析出实际问题中可能出现的结果,方法是多样的,而不应局限于画树状图或列表这样机械的方法。

三、教学反思

1.充足课时保证学生充分感受

由于笔者近四年都在初三进行教学,感触最深的是课时紧张。因此,往往教师会在统计和概率这样比较容易的内容里压缩课时,以讲题为主。学生没有机会充分感受随机现象和概率的意义,解决问题时不会分析问题,只知道生搬硬套画树状图,不弄清原理,无法建立“概率模型”。建议大家在教学时通过让学生动手实验,感受等可能的结果。例如通过让学生做摸球的实验,感受不同摸球方法带来的结果的不同。本文提到的问题1也可以让学生通过两两操作,找出可能的结果应该是(甲石头,乙剪子)这样的形式,进一步理解树状图的结构。在新课阶段让学生多接触不同的背景,感受他们的异同。

2.适当补充加法原理与乘法原理

两个基本原理是高中排列、组合章节的起始课,找等可能结果的过程往往相当于排列、组合问题,与其让学生糊里糊涂排,不如讲清原理,尽可能不完全依赖于树状图这种过于机械的方法,先从计算角度理清可能的结果数,再具体列举。很多概率问题就是在解决简单的排列组合问题例如2014南京中考第20题,从甲、乙、丙3名同学中随机抽取环保志愿者,抽取1名和抽取2名就是经典的组合数问题,学生直接用枚举法列出抽取两名的可能结果(甲,乙)、(乙,丙)、(甲、丙)非常简单,比树状图更为清楚,尤其是被抽取对象较多时,这种方法优势更明显。

3.归纳提升,总结方法,形成能力

学生的主要困难是,遇到的新问题、新背景不知道如何处理,常常会陷入是选人还是选地方,选钥匙还是选锁的混乱之中。实际上,初中阶段可能遇到的简单随机问题基本可以用同一个“概率模型”——摸球来刻画,只要把不同背景的问题转化为相对的摸球问题,学生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例如,问题1相当于在一个袋子里有放回的摸球;问题2相当于在一个袋子中一次摸两个球,也可以看成是无放回的摸球;把这样的问题集中呈现让学生学会如何把不同背景转化为相同,化陌生为熟悉,更一般性的解决问题。

4.把握中考要求,控制难度

纵观十年来的南京中考题,概率问题的背景都很简单,都以学生平时熟知的问题为背景。2009至今摸球问题出现三次,选人问题出现三次,生男生女问题出现两次,抽取纸币的问题出现一次。应该说,避免了让学生会混乱的问题。问题3是最特别的一题,这一题旨在提醒教师和学生不要把概率问题等同于画树状图,而把重点放在排出所有等可能的结果。从中考的导向来看,概率问题不应出现刁钻的、学生不熟悉的背景,不能变成复杂的排列组合问题.在教学中,应以基本问题为主,让所有层次学生都能轻松掌握,提升学生学习的信心。

作者简介:

毛南燕(1979.6-), 女,汉族,江苏南京人,本科,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数学教学。

猜你喜欢

概率模型教学
三类概率问题及其求法
基于停车服务效率的选择概率模型及停车量仿真研究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
初中50米迎面接力跑教学心得
建立概率模型的方法与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