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中师生互动的问题探析
2018-11-07潘歆
潘歆
【摘要】师生互动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发生的各种相互作用和影响。本文主要分析师生互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通过问题的分析,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 师生互动 生生互动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7-0111-01
师生互动是影响学生学习兴趣、健康成长和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学过程离不开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参与,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也必定少不了教师与学生间的有效互动。小学数学课堂上师生互动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师缺乏互动方式的灵活性
问答法是小学数学课堂上师生互动经常采用的方式。课堂上教师经常通过提问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一方面检查学生对数学知识内容的掌握情况,另一方面进一步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但是教师提问太宽泛,学生回答便会不着边际,问题浅表缺乏启发性,会导致学生机械回答。数学课堂上的提问应该是递进、有层次的,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如果问题过小、过易,学生不假思索就能对答,必然达不到真正意义上的互动。
二、教师对互动时机的把握不到位
在数学课堂学习中,课堂教学或学习进程可分为教师教学、学生探究、学生交流讨论等几个部分,要保证学生课堂学习的效果,教师必须灵活把握师生互动的关键时机。师生互动的时机问题或许并没有得到广大教师的关注,但却是充满技术性和经验性的。什么时候进行互动,进行何种互动,预期能达到何种效果等等,都需要教师事先考虑。如果在不恰当的时候出现互动,或者是为了互动而互动,那么不仅不会出现预期的效果,反而会适得其反,产生意想不到的状况。师生互动时机的正确把握既需要教师不停观察班级课堂教学的进程与实际状况,也需要教师灵活变换各种教学策略。既需要考虑教师处理课堂问题的实际能力,也需要注意到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特点与差异。
三、教师对互动的功利化追求
大部分教师习惯按部就班地执行教材,课前设置好预定目标,将课堂教学看成是实现预定教学目标的过程,所以在师生互动中,教师往往对符合自己意愿的学生回答或是表现情况给予积极互动,对超出自己预设的情景则一带而过,不予重视,或置之不理,忽略不计,形成与学生间的假互动。这种表面化的师生互动忽略教学过程中的动态生成,仅仅把教学过程当作是展现自己授课技巧的表演,而学生则演变成为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配角。“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生活世界看作重要的教育资源,鼓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自我理解、自我解读,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使教学过程成为一个富有个性化的过程”,这种美好的愿望终将成为泡沫。数学的课堂教学是预设与生成的统一,如果教师把为实现教学目标作为唯一追求,企图把自己的教学设想全部强加在学生身上,就会让教学走向极端,让互动丧失情感。
四、学生对于互动没有兴趣
学生虽说是受教育者,但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他们有自己的思想与行为,因此,教师所引发的课堂互动未必能够引起他们足够的兴趣。当学生对互动没有兴趣时,一种原因是他们正处于思想开小差状态,不知道教师要求的内容是什么,因此无动于衷;另一种原因是他們认为互动的内容太简单亦或是太难,以至于懒于互动或者是不知如何互动。学生对互动失去兴趣,一方面需要教师寻找原因,寻找突破口来帮助学生加入互动之中,另一方面则需要教师不断改变互动方式,改变互动内容与互动对象,激发学生互动的热情。
五、学生对于互动没有信心
学生往往在课堂、班级中处于默默无闻状态或者是学习成绩处于中下等水平,他们不擅长表达自己,对于互动类的活动都不会主动参加。不管是师生互动还是生生互动,都要求学生能够积极的投入到互动活动中去,主动发表见解与看法。而这两种学生似乎都是一种事不关己的状态,尽管知道教师要求互动,内心也很想融入大家的讨论中去,但却羞于开口发言,害怕在大家面前言语。因此,对于这些学生就需要教师的不断鼓励,甚至在某些时候主动邀请这些学生表达自己,消除他们内心对于在众人面前讲话的不安,建立起他们的自信心。
师生互动所要解决的是小学数学课堂上的“假互动”问题。不仅要消除师生之间外表、形式上的简单互动,也要消除师生间看似发生,实际上并没有展开的虚假互动。只有把这些问题解决了,师生互动才有意义。
参考文献:
[1]叶子,庞丽娟.师生互动的本质特征[J]教育研究,2001(4).
[2]孙杰.小学语文课堂合作学习中的师生互动研究[D].2012:13
[3]李秀萍.变革中的课堂师生互动存在问题研究[D].2004:12
[4]吴芬.小学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研究[D].2009:21
[5]李秀萍.变革中的课堂师生互动存在问题研究[D].2004:2
[6]惠群.在开放的教学中让目标不断生成[J].江苏教育,2002(8)(B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