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领导干部政德建设需常抓不懈

2018-11-07柏杨

人民论坛 2018年29期
关键词:新途径领导干部

柏杨

【摘要】领导干部政德好坏,关乎党风、政风、民风,与党和政府形象、公信力休戚相关。领导干部政德建设要律己修身,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建立严格的政德考核机制,用法治化管理确保领导干部政德建设顺利实施。

【关键词】领导干部 政德建设 价值作用 新途径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识码】A

我们党从创建之初就高度重视领导干部政德建设,并将以德治国用于国家治理实践中。在社会改革步入新阶段的今天,面对新形势、新变化,更需要对领导干部加强政德建设。

“政德”对政治工作的重要价值

从职业角度看,政德是一种特殊的职业道德,涉及的对象是政府公职人员而非平民。这些人因身份特殊性,有直接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的职权,其职责主要体现服务人民,这种职责属性需要国家公职人员必须具备个人素养和职业道德精神。对一些掌握实权的领导干部,更需要以德引导政治工作,才能不辱使命担负起党赋予的人民公仆职责。政德虽不具备法律效力,但对提升领导干部工作能力十分重要,已成为当前领导工作能力考核、公务员录取必备的条件之一。政德是公务人员职业道德的重要指标,是评判公务员能力的重要依据。

领导干部政德建设与国家政权、社会民生密切相关。任何政党都有明确的阶级属性,都会维护本党、本阶级利益,通过实际行动为本党,本阶级尽心尽力,这是领导干部应具备的政德意识。如果领导干部背弃组织信仰,其政治表现就是失德。在党组织里,讲政治是领导干部第一位的道德要求,要从内心和思想上听从党的指示,在行动上与中央保持一致。对政德标准的界定基本就是看领导干部是否体现了为人民服务,在党需要的时候能不能挺身而出,这些政治要求也是领导干部政德的基本属性。作为领导干部,因其职务特点使其政德帶有超出一般标准的影响力,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影响局部区域的道德水平。毛泽东曾谈过政德对社会的影响,他说只要我们的党风完全正派了,全国人民就会跟着我们学。习近平也指出,政德有助于对社会道德主流建立,是社会道德建设的晴雨表和风向标。上级领导的政德将影响基层干部,基层干部政德会影响普通群众,因此只有拥有政德的好官才能被群众认可接受。在政德建设上要发挥领导干部带头作用,以优良政德做示范削弱抑制负面影响。

领导干部政德意识培养的重要意义

党的事业建设需要党员干部的忠诚,这是领导干部从政最重要思想品质。强化党的意识、忠诚于党组织是党员干部工作职责所在,所有党员无论何时都要与党保持一致,同心同德牢固树立忠诚价值。党员干部对党的忠诚是领导干部政德修养的第一要求,要在是非考验面前无所畏惧,要克服困难抵御诱惑,树立远大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并以此作为前进动力。同时要提升自我觉悟,用行动履行服务人民的职责使命。新时代党的使命就是全面提高人民的福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对领导干部而言,公德意识并不仅限于遵守一般公民道德规范,而更要对其职能有特殊要求。要在生活工作中自觉践行“恪守公德、执政为民”意识,做到身居高位心怀为民。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实现长期执政,就是需要全党同志发扬公德意识,全心全意履行党员义务。领导干部更要以身作则、廉洁奉公,带领群众共同建设国家,全面提升人民生活水平,确保实现“权为民用、利为民谋”。由于领导干部身份特殊性,拥有更高关注度和辨识度,其言行举止都代表党的形象,一旦政德缺失、私德无度,将对党的形象和政治管理带来严重影响,负面效果会给社会生态造成污染。所以,领导干部严守政德、戒贪止欲,强化培养自我约束控制意识,是稳固党建根基、有效发挥领导作用的基础。

领导干部政德建设的路径选择

领导干部政德建设需要常抓不懈,在政德建设上领导干部要积极主动,在加强自律同时,更要积极服从社会规范。要在自律和他律作用下,使领导干部政德建设形成长期可操控性的有效机制,实现政德建设制度化。

以理想信念推动政德教育长期有效。领导干部政德建设要重视思想信念,领导干部自身要有尽忠职守、廉洁奉公的道德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共产党人理想信念要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为基础,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深刻领悟其精神价值,从而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在政德养成中要充分发挥传统文化道德作用,要以道德修养引领政治工作,在实践中践行政治信念。

以党风廉政促进领导干部政德建设稳步实施。党自十八大以来,我们查处贪官惩治腐败,党风廉政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党风建设取得固本培元的功效,政德建设真正实施。对于领导干部来说,权力的使用要符合自身道德和外在规制,要用来造福人民而不是用作个人谋利的工具。在工作实践中,一些领导干部丧失了党性原则背离了为人民服务宗旨,滥用手中权力独断专行肆意妄为,严重败坏了党纪国法。因此政德建设要严明制度,对个别领导干部败坏党纪国法、损害政德建设行为,要对其进行法律制裁,要利用法律对领导干部职责权力进行约束,制定完善的法治规章,领导干部要严格遵守执行。

建立政德考核机制。领导干部政德表现是政德建设成果的评判标准,也是党和政府选人用人的根本依据。要利用考核选拔领导干部,建立“以德为先”“注重实际”的人才选拔机制,科学选拔干部人才。在领导干部政德考核机制具体实施上要依据中央下发的《关于加强对干部德的考核意见》规制来进行考核评判,以《考核意见》中五个注重和五个不用为基准,对领导干部进行考核选拔任命,对不符合政德考评的领导干部坚决不用。政德考核机制要长期坚持,由于人的道德品行并非持久不变,容易受外界环境等多种因素干扰诱惑产生变异。领导干部任职初期对工作都能全身心投入,时间一长容易产生放松心理,在不良因素诱导下自身道德产生迷失,容易走向腐化犯罪道路。党员干部入职时良好的政德形象并不能代表以后的工作政德。为防止领导干部政德发生偏移,需要定期对政德进行考核管理。对在长期工作中群众口碑好,工作能力强、有公德之心的领导干部进行提拔任用,通过奖惩激励机制激发领导干部政德意识和工作能力。

以法治化促进政德建设。法治是保持社会发展的行为标准,是文明进步力量,是推动社会主流价值的保障。在现代化文明社会中法治与德治并举是社会治理的最佳途径。德治能感化人心,使人道德意识由内而生,有助于和谐社会稳定发展,对个人道德自律养成极为重要。但人的道德自律并非与生俱来,往往受外界环境因素影响,一旦外力缺失道德自律意识就会下降。领导干部政德缺失也是如此,在法治弱化缺乏管控时,领导干部违法乱纪现象就会增多。严厉的惩治会让触犯法律者受到惩处,会让领导干部时刻保持政治觉悟,时刻都有防范意识。

因此,领导干部政德建设要注重法治。法制虽然不是最好的解决方式,但却是领导干部政德建设的保障。在政德建设中要充分利用法治与德治各自优势,将其结合汇集成道德法制力量,发挥其在领导干部政德建设中的作用。与此同时要加强相关立法工作,尽快制定出台对领导干部政德建设标准和惩戒措施的政德法规。对引发社会负面影响的失德行为纳入法治轨道进行整治,让失德者受到应有处罚。

(作者为新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参考文献】

①周宗成:《新时代加强领导干部政德建设之对策》,《重庆行政(公共论坛)》,2018年第4期。

②王海霞:《严以用权恪守为政之德——论加强领导干部政德建设》,《理论参考》,2018年第3期。

③杨赵平:《加强领导干部政德建设 增强拒腐防变免疫力》,《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年第7期。

猜你喜欢

新途径领导干部
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意蕴
新媒介环境下信息技术课所面临的新问题及新途径
新闻传播网络化的新途径研究
手机依赖影响下的高职学院学风建设新途径
加强干部考德 注重领导干部德行建设
浅谈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建设工作新途径
党员干部要以好家风涵养好作风
参加体育运动对改善领导干部“亚健康”状态的积极影响
领导干部如何做好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存在的问题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