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问题情境引发数学思考
2018-11-07宋承淦
宋承淦
【摘要】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 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学习内容来自学生生活实际,在学生已有的经验的基础上学习,可使学习更有效。实践证明,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富有数学味的有效情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有利于学生从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与探究,最终解决问题。
【关键词】化静为动 化繁为简 化观察为操作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8-0161-02
一、化“静”为“动”
教材所呈现的情境图往往都是静态的、不变通过的,不利于学生感知知识的产生、发展过程,在教学中,我们应优化情境的创设,化静态呈现为动态演示,便于学生更好地进行观察、比较、思考,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例如在教学《正比例的意义》一课时,对问题情境进行了优化,将静态的知识呈现变为动态演示,凸显数量的变化,让学生更好地感知数量变化的规律:
1.感知数量与总价的变化,引出相关联的量。
动态演示:六年级下册的数学教科书,本数增加,总价也随着增加。
师: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回答:数量变化,总价也随着变化。
师:像这样两种量,我们就叫作相关联的两种量。
2.感知相关联的两种量的共同特点。
动态演示:搭长方体木块,让学生观察。
学生观察到:数量变化,它的高度、体积、表面积也随着变化。
师:两种相关联的量有什么共同特点?
3.观察实验,引入新课。
师演示:将水慢慢地倒入杯子里。
师:想一想,什么量变了?什么量也随着变化?从中你能找到一组相关联的量吗?
正比例的意义是小学阶段学生第一次脱离具体的数量,来研究数量关系中数量与数量的变化规律,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在变化,而且这两种量的比值是一定。这一知识比较抽象,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而且教材所呈现的情境比较单一,而且是静态的,学生较难感知量的变化,且一个例子就总结出正比例的意义,学生的体验比较单一。为此,我们对把数学课本的总价随数量变化过程用幻灯片进行动态演示,学生较好地理解了两种量的变化。接着用幻灯片演示了长方体不断叠加的过程,让学生感受随着块数的增加,体积、高度、表面积随着增加,从而理解相关联的两种量。还通过把水倒入量杯的小实验进行直观演示,让学生感受到水面升高,水的体积也增加,为正比例的意义的理解积累了感性经验。这样,优化了情境的创设,更好地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为数学知识学习、探究打好基础。
二、化“繁”为“简”
在创设情境时,教师应将复杂、繁琐的问题情境进行“化简”,以便学生观察和思考,发现规律,从而更好地解决问题。例如,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时,在课的一开始,在复习完长方形的面积的知识时,接着出示:
师:这个的图形的面积你会求吗?
学生自然地想到将左边的半圆剪下,平移到右边,拼成一个长方形。
接着提问:你为什么想到把它变为一个长方形呢?
将未知转化为已知的图形。(板书:转化)
当情境比较复杂,学生遇到困难时,由繁杂的情境中抽象出简要的数学信息,有利于学生的思考和学习,并给以方法与思想上的渗透,为后续后续探究新知做好铺垫,促进知识的不够建构。
三、化“观察”为“操作”
在创设数学课的情境时往往以看情境图,听对话等观察行为为主,很少创设“操作”的情境。而爱玩、爱动是儿童的天性。因此数学课堂中,利用学生的操作创设情境,既能引起学生的兴趣,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又能使他们在亲自感知事物的同时,发展思维,开发智力,主动愉快地获取知识与技能。
例如在教学二年级上册角的初步认识时,教师设计了一系列操作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充分感知。
活动一:做一做——用两根硬纸条、一个图钉制成活动的角,来回拉动,发现并感知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开口的大小有关。
活动二:折一折——用不规则纸片折角,在相互比较中发现并感知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
活動三:画一画——先由学生尝试画角,再观看课件中用尺画角的全过程,模仿画角,初步学会用尺画角。通过一系列的操作活动,调动学生的手、眼、脑等多种感官协同作用,积极思维,获取知识。
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从具体的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的逻辑思维过渡,而且也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进而培养学生对学数学的兴趣,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
总之,数学教学情境的应按照小学生年龄特点及数学学习的需要,因题制宜地创设情境,将数学情境动态化,简约化,发挥情境应有的功能,从而激发学生探究欲望,促进学生主动构建知识。
参考文献:
[1]《小学数学教师》
[2]《小学数学教育》
[3]《数学课程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