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生数学阅读能力培养的几点做法
2018-11-07乔宪锋
乔宪锋
【摘要】阅读能力是习近平新时代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对学生终身学习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只有重视课堂阅读的训练,利用教材,为学生提供适时的阅读机会,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使课标要求得到真正落实。本文主要从激发阅读动机、重视教学过程、利用数学教材三个方面阐述如何对高中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最终实现质的飞跃。
【关键词】数学语言 数学阅读能力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8-0128-02
数学素养是习近平新时代每一个国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要读懂用数学语言写成的有关自然界这本伟大的书,就离不开良好的数学阅读能力。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建设学习型社会,就要從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抓起,而阅读能力是自学能力的核心,因此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
下面,笔者浅谈一些个人在培养数学阅读能力方面的具体做法。
1.激发阅读动机,爱上数学阅读
爱因斯坦说“爱为学问之始”,要让学生爱上数学阅读,可在教学中创设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情境,或设置一些能使学生产生认知上冲突的悬念,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把学生带入乐于阅读、积极思考的情境中。例如,在进行“对数”概念的教学中,由22=4、23=8,提问:2?=5、2?=6?此时,教师及时引出课题,学生便乐于阅读课本、探寻答案,感悟数学的应用价值。其次,通过数学中的和谐美、对称美、简洁美、奇异美等,滋养学生的心灵,让学生享受数学阅读的乐趣,感受数学的魅力,进而爱上数学阅读。
2.重视教学过程,提升阅读能力
课标要求学生能够用数学语言准确表达问题、“有意识用数学语言表达现实世界”,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阅读能力。
首先,根据阅读内容,设计好问题串,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同时,引导学生将教材中重要的概念、法则、公式、公理、定理等知识中的关键字用“勾、点、圈”画出来,深入理解数学文字内涵,便于形成良好的数学阅读习惯。其次,重视学生对数学特有的符号语言和图形语言的理解。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观察,通过内引外联来展开想象,记忆各数学符号语言的特点,以便在阅读中,达到正确理解符号的语言意义。利用直观的图形语言,引导学生阅读有关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或用有关数学概念、定理“图形化”的材料[1],引导学生感悟数学的直观美、简洁美及和谐美,以增强阅读的效果。最后,结合解题,训练不同数学语言间的转化。解题的成败在于审题,审题的关键在于对三种数学语言的灵活转换,转换的程度影响着从题目中获取信息量的多少,以及解决问题切入点的准确探寻。具体讲,在什么时候要进行三种数学语言间的转化,什么地方需要运算推理,哪些词语要勾画等,使数学阅读(即审题)具有较强的操作性,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独立思考的学习方式。
3.利用数学教材,培养阅读习惯
首先,将阅读作为数学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之一。每节课中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阅读本节课的教材内容(包括例题、定义、定理或规律等),还可在学习完一个模块后,让学生深入阅读教材和课堂笔记,对知识进行反思总结。其次,教给学生一些阅读方法。在阅读教材时,指导学生画出关键字词,加旁白注释,如果推理跨度较大,就必须进行数学运算和逻辑推理来补充,必要时,让学生反复阅读琢磨、认真思考、仔细品味,灵活转化数学语言间的含义,领悟其中蕴含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最后,指导学生做好数学阅读笔记。在数学阅读中,记下疑难问题、结论的不同表述、公式的各种变式、阅读材料中蕴含的思想方法,包括自己对一些问题好的想法,并及时整理好阅读笔记,使数学阅读得以延伸,让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2]。
总之,数学阅读是一种崇高的精神活动,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阅读,为学生自觉形成正确的理性思维和科学的学习方法打下坚实的基础,在今后的阅读中,能充分领略数学所承载的思想与文化价值。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年.
[2]何小亚.《数学学与教的心理学》[M].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