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广西金秀坳瑶“黄泥鼓舞”基本动律、形态特征
2018-11-07李佩蓉彭柳贾燕张洪莉
李佩蓉 彭柳 贾燕 张洪莉
摘 要:笔者一行人于2017年12月前往广西省金秀县六巷乡上古陈屯进行采风学习,本文的研究主要是以采风调查、“非遗”传承人盘振武老人访谈学习内容以及部分文献资料为支撑,通过实地考察、访问访谈、查找文献资料等工作,以“黄泥鼓舞”本体的形式、动态为主要视角,以“黄泥鼓舞”的动态特征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整理、分析其动律、形态特征为主要研究目的。
关键词:黄泥鼓舞;基本动律;基本形态
基金项目: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资助项目,项目批准文号:广艺政发【2017】207号,项目编号:2017XJ31。
顺应中共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国策,面对“全面复兴传统文化”的大环境,“黄泥鼓舞”作为优秀传统民俗文化,被列入我国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黄泥鼓舞”有着极为丰富的文化底蕴,是极具瑶族特色,且历史悠久的民俗舞蹈,风格独特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现今,社会对黄泥鼓舞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对其历史起源、发展现状等研究成果已有一些,本文则不在这几个方面多做赘述。
本文内容具体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先对黄泥鼓舞之乡——上古陈屯做简单的介绍,再从人文背景和生存现状两个方面,对“黄泥鼓舞”的“源流”的关键性内容进行概况;第二部分,以2017年12月,盘振武老人教授的部分黄泥鼓舞为主,对该部分黄泥鼓舞的形式、鼓点进行说明;第三部分,则是本文主要的研究成果,即对黄泥鼓舞的基本动律和形态进行分析。
1 “黄泥鼓舞”源流概述
1.1 “黄泥鼓舞”之乡
坳瑶是瑶族五个支系中的一支,主要聚居在大瑶山南部罗香、六巷两个乡,共有村落14个。本文以六巷乡上古陈村的黄泥鼓舞为主要研究对象,该地也是“黄泥鼓舞”的发源地之一。
广西省金秀县六象乡上古陈屯坐落于景色迷人的五指山下,海拔在1000米左右,六巷乡位于金秀西南部,上古陈屯则地处六巷乡的东面,该村落四周是绵延起伏的森林和层峦叠嶂的群山,冬暖夏凉,气候宜人且适合种植树木和农作物。
六巷乡上古陈村地处偏僻,“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坳瑶人民,对养育自己的大自然心存感恩与敬畏,对自然环境的保护相对完整。远离繁杂的大都市,受现代科技的影响较少,至今都还保留着许多传统的民俗活动、信仰和生活方式。
1.2 “黄泥鼓舞”人文背景
坳瑶是以盘瓠为祖先,以多神崇拜、万物有灵为信仰的民族。黄泥鼓则是坳瑶祭祀盘王时所用的器具,黄泥鼓的出现被认为与“盘王落崖而死”相关,其来历和形制亦建构了完整的“历史”故事。
相传,坳瑶祖先盘王行猎时,不幸被山羊触落山崖摔死,尸体挂于泡桐树上,盘王妻儿便砍下泡桐树挖空树干做成长鼓,并且射杀山羊,剥下山羊的皮蒙鼓面,通过击打鼓面的羊皮泄心头之恨,以祭奠盘王之死。由此可见,黄泥鼓的原始功能则是以祭祀为根本目的。因此,在每年的农历十月十六“盘王节”时,必须用黄泥鼓舞进行祭祀,可见“黄泥鼓舞”在“跳盘皇”祀仪式中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也是当地人约定俗成传统民俗活动。除此之外,“黄泥鼓舞”也包含了多重寓意,凡逢年过节、喜庆丰收、祭祀祈祷或丧葬斋事等场合,坳瑶人民都要表演黄泥鼓舞,有喜迎节庆、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之寓意。
文革时期的“破四旧”活动使很多精通黄泥鼓舞的师公遭到迫害被摧残,使黄泥鼓舞于 1966 年一度中断,所幸已故师公盘日新当时得逃一劫,于 1979 年与其徒弟共同努力,将上古陈村的黄泥鼓舞文化再度延续,并保存了黄泥鼓舞原汁原味。
1.3 “黄泥鼓舞”生存现状
现今,由于社会的飞速发展及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黄泥鼓舞”的传承和发展遭到严重冲击。虽然当地人依然会在重大节日或民俗活动中跳黄泥鼓舞,但大部分都是年纪较大的长者,当地年轻人认为学跳黄泥鼓舞并不能改善家庭的经济收入,因此大都选择外出去打工。另一方面,如今高速发展的旅游事业的推动下,也有极少数当地人学习黄泥鼓舞,为游客们展示坳瑶跳黄泥鼓舞来获取一些报酬。但是,通过商业的途径来继承和发展黄泥鼓舞有利也有弊,有利于黄泥鼓舞继续得以延续,让跟多的人知道我们少数民族特有的民俗活动。但若长期如此,传统的黄泥鼓舞便会逐渐被烙上了商业的印子不再纯粹。
庆幸的是,2011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越来越堵多的专家学者及社会人士逐渐开始关注、挖掘、研究、保护“黄泥鼓舞”,让人倍感欣慰。2017年,在“黄泥鼓舞”非遗传承人盘振武先生等人的积极争取下,金秀瑶族自治县义务教育阶段,为中小学生开设“黄泥鼓舞”课程,是高校推動开发与传承“黄泥鼓舞”的“头一步”且是当代黄泥鼓舞传承的关键一步。从长远来看,黄泥鼓舞”依旧是坳瑶在瑶族民间流传地域最广、时间最长,也最富有民族特色,它也是瑶族文化最重要的一个源头。
2 黄泥鼓舞的形式及鼓点
2017年12月,笔者一行人前往广西省金秀瑶族自治县六巷乡上古陈屯调查和学习黄泥鼓舞,特邀省级“非遗”黄泥鼓舞传承人盘振武老人为我们讲述、教授黄泥鼓舞。黄泥鼓舞在坳瑶有多种形式及社会功能,例如祭祀盘王、家庭祭祖祭神、还愿等等,本文主要以“祭盘王”中的黄泥鼓舞表现形式为主进行阐述。
黄泥鼓舞仪式中,多是由“一母鼓”与“多公鼓”(公鼓数必须为偶数),母鼓在里面扮演“指挥者”,又是舞蹈的“中心者”,是坳瑶原始母系社会的缩影。在祭祀之前,公鼓需抹上黏度和湿度适合的黄泥浆糊过鼓面,用以遏制鼓声的噪音,同时增加鼓面的厚度,敲打的声音清脆回声,鼓声能传数里之外。黄泥鼓祭祀仪式由六个环节:入坛、安坛、交头牲、度兵马、看堂、送神。在仪式过程中,黄泥鼓舞至少要出现五次且都是依据“更”进行舞蹈和鼓点,分别为一更鼓、二更鼓、三更鼓、四更鼓、五更鼓。由于舞蹈仪式的整体流程和形式繁多且复杂,因此,盘振武老人有针对性的选择了黄泥鼓舞仪式中三个环节进行教学及鼓点打法。
2.1 “黄泥鼓舞”仪式中的部分形式简述
整个仪式开头为“入坛”,先由师公为黄泥鼓“做法事”,当地人认为,经过师公做法后的黄泥鼓被赋予某种与祖先“沟通”的能力。法事完毕后,击打母鼓的鼓手将母鼓挂于肩上,鼓身横坠在鼓手腹前,击打公鼓的鼓手则用左手单手持鼓,右手托住朝下的鼓面,将其竖立在体前。开始由母鼓带领公鼓从祭坛的右边,边敲打着“一更鼓”边舞动着缓慢进入,逐渐形成一个圆且沿逆时针方向绕场九圈,该部分动作起伏小且缓慢沉稳,该环节整体感十分的严肃、庄严,是为表示后人对祖先的默哀及沉痛的心情。
第二个学习部分为“三更鼓”,公鼓部分形成一个圆圈围绕母鼓起舞,母鼓敲击在圈中心击打着“三更鼓”鼓点指挥公鼓进行各样的队形的变化,这部分鼓点激扬高亢,动作幅度大,队形调度与变化丰富,常见的则是鼓手之间交错穿插的队形流动,非常考验鼓手之间的的默契,只要有一个鼓手的方向或路线出错,将导致整个队形流动的画面无法流畅连贯,此部分是整个仪式中的高潮部分,跳跃的幅度与队形的调度增强,都是为表达族人心中对喜悦与激动,营造与祖先共舞的欢快氛围,和请求祖先庇佑的美好寓意。
第三部分,此部分称为“送神”又称为“退坛”,是整个黄泥鼓舞祭祀仪式的最后一个流程,依旧是由母鼓带领公鼓击打相应鼓点,以母鼓为首形成一个集中的队形,笔者所见“送神”部分的集中队形就有长方形、斜线,可见“送神”的队形并非固定统一的。形成集中队形后,由母鼓带领众人激昂的敲打鼓点,并向四个方向各做一次“前挫三大步,后挫三小步”,该步伐是表示对祖先的依依不舍,每一步都要附和一个鼓点,敲击时公鼓的鼓头要冲斜下方,是表示对祖先的尊重,每个方向各“送”一次后,众鼓手一起将鼓高举过头顶,高声唱道“喜嗨喜嚯,嚯呵嚯,喜嘿嗨”。“送神”完成后,在平稳的鼓声中,由母鼓带领全体人员从祭坛左侧退下,完成整个祭祀仪式。
整个祭祀仪式过程中,公鼓均是围绕着母鼓进行“自转”或着“公转”,以圆形为主要的运动轨迹,或围成圆圈,或形成半圆,或侧身对打,或交错起步,动作循环反复,队形变化多样。
2.2 “入坛”、“三更”及“退坛”鼓点
在黄泥鼓舞学习的过程中了解到,母鼓为右手徒手击鼓发出“空”的声音,左手持细竹片击鼓发出“嗒”的声音,公鼓为左手持鼓,右手徒手击打下鼓面发出“咚”的声音。
“入坛”时击打“一更鼓”,母鼓节奏型是:| 空 空(右手)|嗒 嗒 嗒嗒 嗒嗒 嗒(左手)|| ,公鼓的鼓点则是在复合母鼓左的手鼓点,为| 0 0 | 咚0 咚0 咚(右手)||,节奏平稳缓慢。
“三更鼓”的母鼓节奏为: |空 空(右手) | 嗒 嗒嗒 嗒嗒打 嗒打嗒 嗒嗒 嗒(左手) ||,公鼓同样是在母鼓左手鼓点进入:| 咚 咚0 咚0 咚00 咚0 咚(右手)||。据盘振武老人讲述,“三更鼓”的节奏是通过模仿一种青蛙叫声而来的节奏型,坳瑶方言称这种青蛙为“JinGuàiGōng”。据说,坳瑶人民祭祀时常连续进行三到五天,不眠不休,每到三更时“JinGuàiGōng”则叫得最大声、最活跃,起初时众人兴起模仿“JinGuàiGōng”的叫声,长期以往发展成为固定的节奏型,取名为“三更鼓”,也是仪式中最高潮的部分,鼓声激昂、愉悦。
“退坛鼓”或者说是“五更鼓”的鼓点为| 空 空 空 | 嗒 嗒 嗒 ||。“前挫三大步”时由母鼓右手击鼓|空 空 空|,发出“送神”的“信号”,“后挫三小步”时,母鼓左手击打| 嗒 嗒 嗒|,同时公鼓配合母鼓击打 | 咚 咚 咚 ||,朝四个方向各重复一次,最后也在同样的鼓点中退出祭坛,完成仪式。
3 “黄泥鼓舞”基本动律、形态分析
黄泥鼓舞的基本动律、体态的形成,与黄泥鼓舞祭祀的既定形式有着密切的关系。本节针对该次“黄泥鼓舞”仪式中三个部分的学习,根据“黄泥鼓舞”的直观动态特征有机的整理、提取出“黄泥鼓舞”的基本动律、形态,从“黄泥鼓舞”的既定形式分析其动律、形态特点及形成原因。
3.1 基本动律与步伐特点
黄泥鼓舞最初是被称为“走黄泥鼓”,也就是说黄泥鼓舞最初的祭祀形式是以“走”的形式为主,“跳黄泥鼓”则是从“走黄泥鼓”演变而来。据调查,起初人们在“走”黄泥鼓时,要一边击鼓一边前往“盘王庙”,大瑶山山区路况陡峭崎岖,在需要攀爬的特殊环境下,自然而然的形成了“走”黄泥鼓时膝盖的屈弹动律。另外,鼓手手持沉重的长鼓,为下肢增添了负担,因此鼓手们每迈一步就借助膝盖发力的顺劲儿,将手上的长鼓往上轻轻抛起,落下时右手刚好接住底部击打鼓面,逐渐形成了“弱拍在上,重拍在下”的动律特点。而“跳黄泥鼓”则是在“走黄泥鼓”的基础上演变而来,带入了一些“表演”的性质在其中,在平地祭祀更加便于行动,跳黄泥鼓的动作幅度也明显增加,队形也逐渐变得丰富起来。
从形式本身来看,无论是“走”还是“跳”,黄泥鼓舞仪式都十分注重“移动”的特点,换而言之就是对走位及队形的变化十分有讲究。其动律、步伐的形成,与讲究“移动”的形式紧密联系,“黄泥鼓舞”基本动律也是在该形式中自然而然的形成。
由于“移动”的需要,舞者需要在两腿之间连续的转换重心,以膝盖的屈弹动律为力源,伴随着重心的移动,主力腿在重拍时有弹性的下屈,在弱拍时膝盖自下而上的反弹,反弹的力量带动上身完成跃起的动作,整个过程主力腿膝盖十分有力且富有韧性。动力腿则是在弱拍时抬高膝盖,以辅助跃起的动作,重拍向斜下方25°方向蹬出,蹬出时不要完全伸直膝盖,保持膝盖的松弛。动力腿蹬出后,向内或向外方向回旋落地上步,整个上步交换重性的动作过程呈下旋趋势。通过学习和观察,“黄泥鼓舞”以膝部的屈弹动律为发力点,“起跃落旋”和强调双脚重心不间断的转换为动态特点。
在“黄泥鼓舞”中,“母鼓”和“公鼓”步伐基本相同,但也有些许不同。不同点在于,母鼓的步伐要求稳健有力且多为,给人内敛厚重的质感,动作幅度较公鼓小,而公鼓则是跃时有力,落时沉稳,动作幅度较大,给人敏捷有力且高亢的感觉。
3.2 基本体态特征
黄泥鼓舞属于道具舞蹈范畴,基本形态受手持道具、击鼓等形式的影响。在民间,跳黄泥鼓舞时“公鼓”是单手持鼓、单手击鼓的形式,左手拿住鼓的1/3处,右手托住底部鼓面,弱拍雙手上微微举托起公鼓,重拍时下压同时右手击鼓,鼓点则是复合着母鼓的鼓点进行击打。“公鼓手位”则是在公鼓形式的基础上直接提炼而成的,为左手握拳自然屈于胸前,右手摊掌且指尖冲前于跨前的位置,大臂贴左肋自然下垂,与小臂形成约90°的直角。由于公鼓是左手单手持鼓,且动作幅度又相对较大,左手贴于上肢左侧分担其手臂重量,且需要借助背部力量做支撑,上肢不宜前倾或后倾,否则会给左手手臂增添负担,公鼓体态为自然直立,双膝微微屈。
母鼓则是双手击鼓,因而将母鼓用一根绳带挂于舞者的左肩,横在舞者的腹部处,解放了舞者的双手。由于母鼓身形大且较重,在动态中持母鼓舞者的体态往往会微微后倾,与鼓的力量形成对拉以承担重量,又由于受母鼓横于体前的影响,母鼓舞者上肢动态往往是成“整体移动”的趋势,有“正”、“板”的体态特征。“母鼓手位”同样是根据母鼓形式的现实基础上提取而来,大臂微微架起,小臂微曲于跨旁,双手手心相对自然弯曲,双手的间距大于胯宽 。
4 结 语
该文以“黄泥鼓无”本身的形式为主要视角,通过实地考察、访问访谈、查找文献资料等前期工作,以“黄泥鼓舞”的动态特征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整理、分析其动律、形态特征为主要研究目的。国内对“黄泥鼓舞”具体的动律形态的研究文章还相对较少,可供参考的文献资料也有限,再加之,笔者一行人也是初次对“黄泥鼓舞”本身的动态进行分析、提取,虽然对动态的分析及表述能力还不够成熟,但这也是为今后“黄泥鼓舞”形态动律的研究跨出扎实的一步,且为今后的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何娟娟.广西金秀坳瑶黄泥鼓舞田野调查与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6年
[2]刘佳家.坳瑶黄泥鼓舞蹈文化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