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热再生技术在沥青路面病害的应用
2018-11-07余辉张爽
余辉 张爽
摘 要:随着交通需求量的日益增加,部分道路工程已出现沥青路面老化、开裂等病害问题。为有效控制沥青路面病害,必须严格遵循施工规定,选取科学、有效的再生技术。热再生技术作为沥青路面病害处理的重要技术之一,其施工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工程整体质量。为此,必须在充分了解热再生机理的基础上,结合具体工程案例,对沥青路面病害处理中热再生技术的应用进行分析与探究。
关键词:热再生技术;沥青路面;病害处理
1 工程概况
某公路工程运营至今,现机动车道已呈现出不同损坏程度,行车道路况不理想,其主要病害包括:网裂、沉陷、纵向裂缝、车辙等,路面损坏程度较重,严重影响了路面功能、行驶质量。如大修不及时,路面恶化现象将愈加严重,以至于对行车安全性、舒适性造成严重影响。热再生技术作为路面病害处治的主要技术之一,该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够提高路面使用性能,还能节约大量沥青、石料等资源,对保护环境及节能减排有着重要的意义。
2 热再生机理
沥青热再生技术是指对不能满足使用要求的沥青混凝土路面废料通过各种措施进行处理后重新利用的技术,包括对旧沥青混凝土路面进行翻挖、破碎、筛分,再与新集料、新沥青、再生剂(必要时)重新混合,形成具有预期路用性能的沥青混合料,并重新铺筑成路面面层。
3 沥青路面病害处理中热再生技术要点分析
3.1 确定再生剂添加量
沥青路面就地再生施工的路段进行旧路面现场取样。取样应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旧路面,深度为5cm。将取回来的样品在实验室进行旧沥青抽提和回收实验。对回收的沥青做沥青针入度、延度、软化点实验。将实验结果与该路段竣工时(即施工时新沥青)资料进行对比,判断原路面沥青的老化程度。 其次,将回收来的旧沥青按不同比例掺入再生剂进行实验室实验,并测试再生后的沥青三大指标(针入度、软化点、延度),同时绘制曲线确定掺加再生剂的最佳比例。 最后,按最佳再生剂掺量对原路面取样材料进行实验室再生,将再生混合料进行马氏实验,测试试件的稳定度、流值、密度、饱和度和空隙率,用这些指标验证再生剂的掺量。
3.2 路面严重破损处的处理
若遇有路面破损严重和部分路段渗水严重的情况,在施工中要对部分损坏严重的地方散布乳化沥青。散布乳化沥青之前,再生铣刨路面松散夹层的地方,需要人工清除松散旧料后撒乳化沥青保证黏结效果,但要注意乳化沥青不能过量。
3.3 沥青混合料运输
选取载重15t以上及较大离去角的自卸汽车作为公路工程热再生沥青路面沥青混合料运输的主要机械,通过该运输车辆可对换车卸料时间进行最大限度地减少。并严格按照拌和能力、摊铺速度等因素对运输自卸车数量进行严格控制。一般需清理干净车辆车厢,并将柴油水混合物涂抹到车厢侧板与底部,以此避免沥青混合料粘结车厢。如拌合站与摊铺施工具有较长距离,可在热再生沥青混合料覆盖篷布,以此确保沥青混合料温度符合施工要求。
3.4 原路面加热
先对原路面进行认真的清扫,再用加热机对原路面进行加热。加热机进行速度根据路面状况、气温、风速等进行综合调试,选定一个最佳进行速度。加热机操作员可用加热机上的路面温度仪对路面的加热情况进行监控,确保路面加热到最佳温度。路面加热温度以再生混合料的温度为
3.5 再生摊铺
路面加热到所需温度后,即可进行再生摊铺施工。新拌料要计量准确,喷洒要均匀。新拌料的喷洒要与复拌机的进行速度相适宜,确保旧路面每平方米的喷洒量准确。作业时,适时检查再生喷洒口是否堵塞,喷洒是否顺畅。铣刨深度要准确均匀,配备专人负责检查铣刨深度,随时检查,发现铣刨深度误差过大及时调整。铣刨深度误差范围为5mm,尽量作到准确。对于原路面路况较好,原路面上面层和中面层结合完好的路段,铣刨时可适当浅一些,以不破坏原结合面为度;如果路面上面层和下面层结合不好,有松散现象,则必须将松散层全部铣刨干净,而且此时施工速度适当放慢,保证新再生路面面层结合良好。铣刨的宽度比加热宽度两边各窄20cm,以利于再生路面和原路面纵向接缝良好。
本次工程如果有部分车辙严重的路段,需要添加的新沥青混合料为外购料,其质量另行控制。再生混合料的摊铺,根据路面的加热情况,确定一个最佳的进行速度;根据试验段的情况,确定好混合料的松铺系数。摊铺前调整好熨平板,检查各种传感器是否灵敏。所有准备工作就绪开始摊铺,摊铺时要控制好输料螺旋里混合料的量,一般混合料控制在输料螺旋2/3为宜。
3.6 混合料压实
作为确保沥青面层质量的重要阶段,沥青混合料压实施工应确保压路机配置、碾压流程选择的合理性。为确保路面碾压的平整性,要求混合料在初压环节,不能出现移动、开裂等现象,需在温度较高情况下进行施工。同时根据初压、复压、终压作用合理选择压路机,实现其符合各个阶段碾压施工的目标。其中初压可选取钢轮式压路机,速度可控制在1.5~2km/h之间,最大值需控制在3km/h以下。如选取振动压路机,可进行静压施工,其最大值需控制在每小时5千米以内。复压施工一般选取轮胎压路机,其速度需控制在3.5~4.5km/h范围。终压的目的为消除轮痕,提高压实度,可选取振动压路机进行静压施工,速度可控制在2~3km/h之间。
4 沥青路面病害处理中热再生质量控制
1)若旧料的加热温度太低,进入搅拌缸吸收的热量太多,则会导致拌和温度太低,影响产品质量;反之,若旧料的加热温度太高,旧沥青容易分解,并且一部贫熔化的沥青有可能会黏住提升机和计量系统,影响其正常工作。由于不能直接对旧料加热太高温度,拌和时它将通过吸收新集料的热量而升温。为保证再生混合料的拌和温度能够达到要求,首先必须提高新集料的加热温度,但旧料沥青与加热的新集料接触时,过高的集料温度会导致“蓝烟现象”,进而影响产品质量,也不利于环保。因此,在再生沥青混合料的生产过程中,必须根据旧料的掺配比例和旧料沥青的老化程度,严格控制新、旧集料的加热温度,将其调节在最佳温度范围之内。
2)在攤铺前的l天或2天,应对基层表面状况进行一次检查,如局部出现坑洞、脱皮等损坏现象,应及时予以修补;对于粒料基层,若未设置下封层,应在摊铺前扫除浮动的石子和尘土,并浇洒透层油,以保证基层与沥青面层之间有较好的黏结。如果能够充分控制施工温度,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施工机械和只用新材料的情况基本相同,再生沥青路面的摊铺、碾压和初期养护等工艺以及质量要求与一般沥青路面的施工基本相同。现场热再生混合料的摊铺温度宜比热拌沥青混合料高5~1 5℃。压实温度宜比热拌沥青混合料高5~10℃。摊铺及压实的其他要求,应符合现行施工规范规定对热拌沥青混合料路面的规定。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沥青再生技术通过重复利用沥青混合料(主要为砂石料和沥青材料)达到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经大量应用实践证明,沥青热再生技术是公路建设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刘振兴.海南省现场热再生沥青路面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研究[D]. 长沙理工大学 2012
[2]李严. 再生剂对就地热再生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D]. 南京林业大学 2012
[3]马尉倘.“汉十”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施工技术研究[D]. 长安大学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