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以文物保护意识为导向的文物陈列与保管

2018-11-07吴仁超

卷宗 2018年24期
关键词:文物保护

吴仁超

摘 要:文物对于国家来说是国家历史的承载,是我国历史的见证者。文物具有非常高的历史性,社会性,观赏性,艺术性。它拥有着丰富的历史价值,是珍贵而又稀少的我国独有的历史文化。提高文物保护意识,保护现存文物,提高其研究价值和观赏性,对于传承我国历史精神而言,有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文物保护;意识导向;陈列与保管

文物是我国文化精神的承载体,在经历时间长河的沧桑后,用自身提醒我们我国古人的文化精神,呈现给我们我国古代的生活风貌。在博物馆中,却因为缺少文物保护意识,在不自觉中造成文物破坏。文物的陈列与保管对文物保护有重要意义。所以通过提高文物保护意识,提高文物保护手段,加强对于文物的保护,延长文物寿命。

1 文物保护的重要性

文物代表的是我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进程,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同时也是历史的艺术品,具有极高的艺术性和收藏性。大部分文物被收藏在我国博物馆中,通过博物馆对文物进行修理与保护,并将文物对外开放,将文物提供给人们参观,这人们来说,不仅能提高历史知识,还能改善并提高民族自豪度,是宣扬我国爱国主义精神的良好途径。文物是国家珍贵的宝物,文物在难以修理,孤品彻底损坏后也意味着将无法再找到与之相关的历史传承,代表着一个朝代的精神在我国的历史长河中被埋藏。文物代表了一个朝代,代表了我国历史文化科技水平,是现在人们精神文化中的瑰宝,也是现在我国的国家宝藏。

2 文物陈列与保管中的问题

2.1 自然损害不重视

在文物陈列与保护过程中,由于客观环境对于文物的破坏是微小的,不可见的,所以,在文物保管过程中,常常会忽略自然环境对于文物的破坏。环境中温度、湿度、空气质量、等都会对文物造成破坏。我们都知道兵马俑在发掘出土前都是彩色的,但由于与空气直接接触导致褪色。这对兵马俑来说,是极大的破坏。所以,目前兵马俑在找到保存方法之前,已经停止了挖掘。同时,在陈列过程中,由于参观者对于陈列环境的破坏,也会影响文物。游客的触摸和呼吸,虽然只能造成较小影响,但对于文物来说,往往都是难以估量难以修复的问题。

2.2 缺少陈列保管机制

目前博物馆陈列与保管并没有完备的管理措施。首先是基本工作人员不熟悉文物保管机制,在清洁和整理时,不小心对文物造成破坏,或者随意搬动或改善文物保存环境。工作人员不重视文物保护,虽然掌握专业知识,但是却不能利用专业知识对文物进行保护,工作随意,懒散。

2.3 文物保管环境不好

我国文物虽然保存在博物馆中,但博物馆保护力度参差不齐,有些小型博物馆不能保证文物保护环境。由于部分文物不能展览或者由于空间问题而只能集中储藏时,大部分文物只能在潮湿阴暗的普通库房中存放。当储存空间过于潮湿时,文物吸收水分而导致结构破坏,变软,变形。或者蚊虫滋生,利用文物的空间空隙产卵,不断将文物空隙扩大,导致彻底破坏。鼠蚂等会对文物撕咬或啃食,小缺口可以修复,但大缺口和缺失部分却难以修复。还有潮湿环境会产生霉斑。文书类文物霉变时,非常难以清理,会直接导致无法阅读,文物被破坏。当纸质和布质文物霉变,最直接的是导致文物观赏性变差,而且霉变的色斑普通方法难以去除,对与这类文物来说,这种破坏是对艺术的亵渎。

3 文物陳列与保管方式

文物的陈列与保管需要设定相应的规章措施进行保护。需要对工作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和基础知识提高。同时,工作人员还要根据现场环境选择相应的保护手段。要对文物保护的区域重点排查,防止出现错误,尽最大努力保持文物安全。

3.1 保证文物保存区域温度湿度与光照

在文物保存时,要实时对文物所处环境进行温度湿度测量。大部分文物需要特殊的环境保存,所以要对文物的文物环境特殊设置,保证每个文物保存的环境是最适合文物保存的。低温环境下,文物破坏的过程会大幅度放缓。在保存时,尽量保持低温,保持温度不变。但是能超过一定限度,当温度过低时,文物会变的过脆,随时可能会崩坏。当温度变化时,细微的热胀冷缩现象都会导致文物出现裂纹。环境的湿度控制。过于高的湿度会导致文物所处环境滋生蚊虫,滋生霉菌。当湿度过低时,太过干燥的环境会导致文物出现干裂,颜色褪色等。所以,文物的湿度也要严格控制,保证湿度合理。另外,还要对环境做驱蚊驱虫措施,避免发生虫害。还有就是目前国际上的研究说明文物直接放在紫外线环境下会导致文物由于光反应而产生不可估计的变化,类似的有颜色消失等。所以一般情况下选择不含紫外光的可调节光源,选择不会产生热浪的灯源。

3.2 陈列保护

壁画,浮雕等文物,应单独设置保护区,在单独的环境内保存,并合理设置适合保护文物的环境条件。陈列室陈列的文物应设有相应的保护柜,应用现有的温度调控,密封设备,空气流通设备等进行保护。文物陈列去应随时做好备用电源,在紧急情况下要保证电源不断,空调红外灯等设备不会停止工作。还要对展览区严格监控,实时监控,保证展览时,文物不会因人为影响而破坏。

3.3 树立文物保护意识

在博物馆进行文物展览时,应加大文物保护意识的宣传,要求参展人员与工作人员共同保护文物。博物馆应加大对于文物的监督,合理设置文物破坏的惩罚条件,并要求参展人员严格遵守。博物馆工作人员也应该树立文物保护意识,应用先进的技术,对现有已经被破坏的文物进行修复,利用专业技能保证文物保管不会出现错误。工作人员也应该对文物进行登记,将基本信息和保存条件写清并存档,以便随时查看,及时修复。

4 结语

做好文物陈列与保存工作可以在最大程度上保证文物不会被破坏,是文物保护工作中的核心工作。文物保护工作是繁琐而复杂的,如果没有树立文物保护意识的话,可能会懈怠,会在不自觉中对文物造成破坏。所以所有人都应该在文物保护意识为向导的情况下保护文物,保护我国的历史文化传承,保护国家独有的文化宝藏。

参考文献

[1]娄景莉.以文物保护意识为导向的文物陈列与保管[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8(03):154-155.

[2]王丽萍.以文物保护意识为导向的文物陈列与保管[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8(01):136-137.

[3]崔玉洲,吕晓萌.保管和陈列中的文物保护意识[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6(09):106-107.

[4]王萍,孙丽萍.保管和陈列中的文物保护意识[J].中原文物,2002(04):87-88.

猜你喜欢

文物保护
丹江口库区加强文物保护(之一)
鞍山地区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工作的思考
博物馆与近现代中国文物保护
古建类博物馆文物保护单位消防安全
名胜古迹
纸质文物保护修复的传统与现代分析
环十二烷用于纸质文物保护时受温度影响研究
骨角质文物保护研究进展
论金山岭长城的文物保护价值
现代科技防范手段在赵王陵田野文物保护中应用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