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论语》看语文与礼仪文化教育

2018-11-07冉超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27期
关键词:论语德育文化

【摘要】《论语》是先哲孔子的不朽之作,在许多方面都给后人启迪和影响,尤其是教育方面,更是留给我们许多宝贵财富。本文从《论语》中的“礼”反思了我国当代礼仪教育所存在的不足,试从民族文化和德育的角度分析了礼仪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并站在语文教学的立场论述了语文教学与礼仪文化教育的相关性。

【关键词】礼 礼仪文化教育 文化 德育

【Abstract】Confucious is famous educator in the world and Analects is his immortal masterpieces, and so it gave us posterity inspiration and impact in many ways, especially education, and it left to us more valuable asset. In the paper, we will reflect on the inadequacy in the education of our contemporary rituals from the “Analects ceremony” and analysis of the necessity of etiquette education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the national culture and moral, but also discusses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language teaching and etiquette?鄄cultural education on the standing on language teaching.

【Keywords】Propriety; Etiquette?鄄cultural Education; Cultural; Moral Education

【中圖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7-0042-02

《论语》作为一部伟大的传世经典之作,被后来人从各种不同的角度解读过,而无论哪个角度看《论语》都能给人带来极大的震慑。尤其是教育教学方面,孔子关于学习方法,教育策略以及教育的作用和目的等方面对中国几千年乃至当下的教育都有着深刻的影响。然而,即使在今天,礼仪教育作为《论语》重要内容之一,很大程度上被我们忽视了,其实《论语》的“礼”仪教育同样能给今天的我们和今后的教育,尤其是语文教育带来很多的启示。

一、“礼”与文化及文化教育

《论语》中共74次提到“礼”,反映出了“礼”的重要性。如孔子在教育儿子鲤的时候说:“不学礼,无以立”。为什么“礼”在孔子心目中这么重要呢?孔子说过“克己复礼为仁也”“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也就是说只有做到克己复礼,才能达到“仁”的层次,这就是“礼”之于“仁”的重要意义。而“仁”作为孔子乃至整个儒家文化的精华,是作为“君子”的必备品格,孔子的教育目的就是要培养“君子”,因此要想成为“君子”必须预备“仁”的条件,而要“仁”必须学“礼”。

在当下,说到“礼”很多人马上想到“礼教”,因为曾经在我们的文化环境里,“礼”就等于“礼教”,而“礼教”就等于“封建礼教”。当然,不可否认的是在我国几千年的关于“礼”的文化中确实存在着一些封建糟粕,但这不能成为我们否认“礼”的理由,而且,我们必须要看到,这其中还有很多值得我们今天传承和发扬的精华。

在社会发展的今天,“礼”并不是单纯的礼仪行为,它同样具有文化意义,是一种民族文化的象征。在当今的国际竞争中,不仅包括科技、军事、人才等方面,而文化也列入了其中的行列,各个国家都希望自己的民族文化能够影响世界。比如说韩国、日本。我们都知道中华文明是东亚文明的始源,我们几千年的文化深深影响着整个东亚地区,但是在我们反传统和西化的今天,所谓的韩国文化、日本文化却以惊人的速度在世界范围都有了很大的影响。在我们的青少年中,“哈韩”“哈日”者层出不穷,他们争相学习韩国、日本的礼仪文化,却忘了中国才是真正的礼仪之邦。有人说过,民族文化就是民族的“基因”,一个民族如果丧失了文化,就会异化,这个民族实际不复存在,只是种族而已。而民族文化的精华就高度凝聚在民族经典中。

《论语》中的礼仪教育,就更多的是通过礼仪行为和礼仪约束体现了我们的礼仪文化。如,“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乡党第十》);“食不言,寝不语,席不正,不坐。”(《乡党第十》)“子见齐衰者,冕衣裳者与瞽者,见之,虽少,必作;过之,必趋。”(《子罕第九》)等。这些都是一种礼仪行为约束和礼仪行为习惯,孔子正是通过这些教育人们,礼仪体现人的修养,美化社会。孔子关于“礼”的教育,表面上是在要求学生约束学生,但是他的真正意义在于要使人的行为达到“自律”,并作用于心。《论语》强调“礼”,真正重要的并不是礼的形式,而强调的是修身,是内心。《八佾第三》中有:“林放问礼之本,子曰‘礼,与其奢也,宁简;丧,与其易,宁戚”孔子对“礼之本”的答案就是要心的真诚,“礼”的形式是为了强调行礼者的真性情。孔子重礼重的是内心情感上符合礼仪要求。也就是说“礼”真正作用的是道德层面。

二、“礼”与道德及道德教育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礼”与“仁”是相通的,也就是说,“礼”与“德”是相连的。儒家讲求以礼修身,就是通过礼来实现德育的功能,最终达到“修身,治国,平天下”。《论语》中孔子曾说过:“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孔子在讲为什么舜能做到无为而治时,指出的是舜的守礼,是秩序。而实质上这体现的是舜的上德,是内在道德的体现。礼仪是形式,道德才是内容。道德作为特殊的意识形态, 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基本准则和规范。而礼仪作为道德的外化形式,通过形式获得一种庄重感,也就是说礼仪的重点就是借助一定的语言、肢体形式以及相关的物质来产生人内心的庄重感,进而巩固、强化内心的道德意识。因此, 礼仪本身就是程式化的,不能片面的看作是“繁文缛节”,其必要的程序不能随意简化。

礼仪不仅是思想教育的外在力量和有效手段,也是实现德育创新的重要途径。与《论语》中孔子的礼仪道德教育相比,我们今天的道德教育则显得形式单一,灌输性和说教性稍显突出而说服力不强。我们必须认识到,道德学习作为一种区别于知识学习与技能学习的特殊类型的学习,是一种以社会规范为载体的价值学习。道德信念的形成,主要依靠的不是获得了多少知识与学会了多少技能,更主要的是依赖个体在道德经验的积累基础之上的道德体悟。道德学习从根本上说是一种以体验为核心的知情行整合学习。也就是说道德教育也要以注重“体验”为核心。体验是一种心理上的主观感受。而礼仪正是以文化为载体,密切结合现实生活,将道德教育融于个体生活与社会文化之中,学生于参与中获得心灵感悟,即满足了学生主体参与需求,又使其获得了道德体悟。通过礼仪创设一定的情境,引发个体作为学习主体参与进去,这就为道德内化创造了最有利的条件。因此重拾礼仪教育应该成为加强道德教育和实现德育创新的手段之一。

三、语文教学与礼仪文化教育

回归到语文的学科教学上来,在“新语文课程标准”中,语文被定义为“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就是说,语文本来就是“文化”的最基本最重要的载体,它本来就满载着文化的精华。新课标要求语文课程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使学生受到优秀民族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的品格……”由此可见,语文课程在承担传授知识的同时, 还承担着传承文明与育人的多重任务。可以说, 语文课程自身目标的实现,离不开传统文化,而传统文化的传承,也离不开语文课程价值的实现,二者是相互依托的。从文化的角度来看,语文完全可以承担一部分“礼”的教育功能。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礼”的文化,营造“礼”的文化氛围,可以成为礼仪文化教育的优势和便捷手段。

我国历来有文道统一的传统,“文以载道”,“文”就是“道”的载体,语言文字是表情达意、交流思想的工具,文章中总是蕴含着一定的精神层面的意义与追求。学习者在学习语文的同时,能够潜移默化地受作者思想的影响,如果教师能够善于引导, 就能促进学生思想素质、道德情操和文化素养的提升,因此我国的语文课一直都承担这道德教育的责任,是道德教育的一块平台。语文学科具有人文性。由于学科的人文特性,它总是和人自身的生活方式、道德观念联系在一起的,它的作用之一就是内化一个人的道德情感,最终也是为了实现“立人”。而“学礼”就可以成为“立人”的崭新途径。面对语文德育功能的弱化,教师可以用语言文字以及各种艺术形式展现传统的礼仪文化,以通俗、浅显、明了的方式将中华优秀文化的核心要义展现在学生面前,让他们逐渐接受,并受到熏陶和感染,从内在自觉提升道德水准。

四、结语

总之,禮仪文化教育最终就是希望通过行为教化来使学习者获得一种习惯,而这种习惯最终影响和反映的是一个人的道德,通过越来越多人的道德提升,来获得整个社会的和谐。这就是孔子礼仪教育的实质和最终指归。有子说:“礼之用,和为贵”,这虽然不是出自孔子之口,但学生继承的就是老师的思想。也就是说,“礼”最终是为了“和”。礼的功用就是通过内心教化、行为秩序,最终达到一种和谐。和谐正是当今社会提倡和需要的,因此我们需要对对礼仪文化教育有清醒的认识,尤其是作为语文教师,更要在自己的天空肩负起一份特殊的责任。

参考文献:

[1][宋]朱熹:《<论语>集注》[M].济南,齐鲁书社,1992年.

[2]傅佩荣:《解读论语——傅佩荣国学精品集》[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

[3]于丹:《于丹<论语>心得》[M].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4]王健敏:《中国传统礼仪文化与道德教育》[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6(06).

[5]吴成,雷琼:《论学校礼仪文化教育》[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1998(06).

[6]荆秀芳:《试论加强传统礼仪文化教育的重要性》[J].中国成人教育,2008(4).

[7]白宏亮:《韩国礼仪教育对我国大学生礼仪素质教育的启示》[J].佳木斯大学学报,2008(06).

[8]叶波,范蔚:《从文化认同视角看传统文化与语文课程的关系》[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8(11).

作者简介:

冉超(1985—),女,河北保定人,教育学硕士,天津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猜你喜欢

论语德育文化
天天背《论语》,你知道它是怎么来的吗?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年味里的“虎文化”
如何读懂《论语》?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半部《论语》治天下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