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信息化教学的高职理论课混合教学模式探索

2018-11-07彭梦姣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27期
关键词:混合教学模式信息化教学理论课

【摘要】信息化推广在多领域的日趋成熟必将推进信息化教学的发展,教育部也通过教育法规确定了信息化教学在教学改革中的重要地位。与其他学生相比,高职学生具有基础薄弱、学习能动性较差等特点,在推广信息化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考虑学生特点。尤其是理论课教学,相对于实践课程更加枯燥乏味,这就要求在高职的理论课信息化教学中,不能摒弃传统教学手段,采用双管齐下的混合教学模式,在理论课教学中打好基础,为国家建设培养合格人才。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 混合教学模式 高职 理论课

【基金项目】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计划项目(No.16JK1058);陕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重点研究项目(No. 17GY004)。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7-0030-01

一、发展信息化教学的必然性

自2000年开始,网络、电子、信息等方面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其应用也从科研、军工等高端应用逐渐渗透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随着信息化技术在各个领域的逐渐完善,教学信息化也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1]所谓信息化教学模式,就是教学过程与信息化手段的有机结合,以丰富多彩的信息化手段为载体,改变了传统教学中教师中心的教学模式,进行了学习方式的革命,树立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人翁地位。信息化教学具有资源丰富性、形式多样性的优点,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2012年,教育部颁布《教育部关于加快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意见》,其中指出,加快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是支撑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重要基础。[2]确定了未来教育改革创新发展的主流趋势之一就是信息化教学。在政策导向之下,雨课堂、蓝墨云班课、翻转课堂、MOOC、SPOC等信息化教学手段层出不穷,这些信息化手段在教学过程中也得到了顺利推广,我国的信息化教学程度得以不断提高。

二、信息化教学在高职应用的局限性

我国的高职院校旨在为国家培养合格的技术工人,即国家对高职毕业生的技能要求大于理论要求,这也是高职教育与本科教育的不同之处。因此信息化教学在高职的推广必须考虑高职院校的具体情况。

(一)学生基础薄弱

高职学生普遍具有基础知识薄弱、学习能动性差的特点,且学习能力差距较大。学生对于学习具有畏难心理,很难依靠学生自觉性让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基础知识欠缺,很难依靠微课、MOOC等手段完成高深知识的理解。虽然信息化教学资源丰富、可视性强、操作灵活,可是不能仅仅依靠学生就能实现较好的信息化效果,基于学生特点,在高职推广的信息化教学一定要在教师辅助的情况下进行,才能最大化体现信息化教学的优点。

(二)教学思想僵化

由于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根深蒂固,加之高职对实践教学的偏重,许多老师在使用信息化教学手段时总是流于表面,即“表面信息化”现象。虽然在教学中也采用了信息化资源,然而教学过程仍然是以教师为主,以学生为辅的传统教学模式。只是从传统的人工填鸭教学转化为电子填鸭教学。教学过程并没有完全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人翁地位,没有完全激发出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3]在教师信息化培训时,一定要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实现信息化教学的目的,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资源相对匮乏

高等职业院校为国家培养技术工人,重视动手能力的训练,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在强调实践的过程中,往往忽视了理论教学。而高职学生的固有特点更加剧了这一现象,实践教学更能引起学生的兴奋点,对于基础原本就薄弱的学生枯燥乏味的理论教学只能让他們更加无能为力。对于高职学生来说,理论教学的难度要远高于实践教学。难度大、学生兴趣低也使得高职理论教学的资源相对匮乏,适合于本科学生的理论教材可能很多,而真正适用于高职学生可接受难度的教材缺鲜有人关注。资源的相对匮乏增加了信息化教学的难度,需要教师在理论课的信息化过程中倾注更多心血。

三、混合教学模式发展高职特色信息化教学

在推进信息化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考虑高职学生的固有特点和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加入信息化手段的同时不能摒弃传统教学模式,才能解决诸多矛盾,实现高职院校理论课的信息化教学。

(一)课前预习,资源丰富

信息化教学的一大优势就是可以在课前向学生推送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预习资源,包括图片、课件、微课、宣传片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教师可以通过软件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监控,对于按时按量完成任务的同学,还可以给予适当奖励,保证预习任务的顺利实施,为课程进行打好基础。

(二)课堂教学,加强互动

比起可视性很强的实践教学,理论教学的内容往往更加枯燥、难以理解。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抓住传统课堂的优势,对于抽象内容,采用面授讲解、板书列举等方法,加之和学生互动、提问、讨论,保证当堂消化重点难点,对于概念、认识性内容,可以结合教室的信息化设备,放映微课、视频,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经过高职物理化学课程的实践,证明这种混合式教学模式更适应于高职学生,对于提高学习兴趣、抓紧课堂效率均有效果。

(三)课后练习,巩固知识

为了让学生在遗忘曲线内完全掌握课堂内容,就要持续跟踪、加强练习,各种信息化手段为这一过程的实施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方式。学生的作业不再局限于作业本和练习册,通过软件可以向学生随时推送练习题、测验题,同时可以规定答案的提交时间,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高职学生抄袭作业的问题,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到知识巩固的目的。

四、小结

综上所述,在推进高职院校理论课信息化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考虑到学生和学校的具体情况,取信息化教学之长,补传统教学之短,以信息为载体、以问题为驱动、以知识为媒介,改变评价机制,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潜力,最大化地提升教育质量,保证向社会输出合格的高职毕业生。

参考文献:

[1]盖克荣.高职课程信息化教学研究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26):18.

[2]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加快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意见》[EB/OL].(2012-05-04).

[3]沈汉达.职业教育信息化教学实践的现状、问题与建议[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33):90.

作者简介:

彭梦姣(1988-),女,博士,讲师。从事环境与食品的分析检验方法研究。

猜你喜欢

混合教学模式信息化教学理论课
高职院校军事理论课混合教学模式初探
信息化教学学生学习效果评价体系的构建
慕课结合传统教学对高校教学模式改革的研究
浅析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信息化教学课程改革研究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
医学院校基础化学理论课教学改革初探
新课标下中职体育与健康理论课有效教学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