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明区建设镇:“人大代表联络站”架起“连心桥”
2018-11-07陆施燕
陆施燕
“村里配上了健身器材,年久失修的道路修好了,发臭的小河浜也变清澈了……”在崇明区建设镇,选民反映到人大代表联络站的问题,能及时解决的都得到了有效解决;个别暂时解决不了的,也都得到了反馈。“人大代表联络站”真正成为了代表与选民,群众与党委、政府之间的“连心桥”。
代表学习的“充电站”
建设镇有58名镇人大代表,活跃在全镇13个人大代表联络站。这58名镇人大代表有各自的岗位和工作,平时事务多,学习少、接触新鲜事物不够,素质也是参差不齐。
如何让人大代表提高能力,真正发挥好应有的作用?建设镇人大充分利用“人大代表联络站”这个平台,为代表统一订阅《人民代表报》《人大代表履职知识手册》等常用报刊、书籍,采取现场学习、理论辅导、专家讲解等形式,激发代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深入开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活动中,镇人大选派专人深入联络点予以指导,开展集中学习,切实增强代表的自身素质和履职能力。联络站成了人大代表的“充电站”“加油站”,知识储备足了,各方面能力也提升了,“代表常来、实事常办”也成为一种“新常态”。
群众意见的“收集站”
虹桥村是建设镇乡村旅游发展最蓬勃的一个村,全村共有大大小小60多个农家乐。有村民反映,有一些桥尚未命名,给游客出行造成不便。虹桥村人大代表聯络站收集到这一建议后,立即督促政府将此意见纳入督办。目前,这些无名桥冠上了有创意、有乡村文化气息的名字。
以往,人大代表活动场所不固定,闭会期间选民不知道代表在哪里,有诉求无从反映,自从有了人大代表联络站,选民的呼声和愿望第一时间被发现、了解。百姓的满意度高了,人大代表更接地气了,归属感和责任感增强,为人民代言、替人民监督的服务意识也提高了。根据镇人大年初制定的活动计划,代表们合理安排好本职工作和参加活动时间,及时经常地开展活动,深入了解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提出意见建议,督促相关部门解决问题,赢得了群众认同。
前不久,区人大常委会来到建设镇,组织联系代表座谈会,现场听取意见建议,其中有不少意见都是代表从联络站活动中收集到的。有代表反应,有了固定的联络站点,有了规范的活动,依法履职的积极性高了,代表工作的生机和活力也增强了,实实在在打通了联系和服务人民群众“最后一公里”。区人大常委会机关在“大调研”工作中定点联系建设镇界东村886户村民家庭,通过代表联络站收集到涉及建设交通、社会管理、经济综合、教科文卫、党的建设、社区治理、安全监管、社会团体、公用事业、公安政法等意见建议54条,并全部转交政府相关部门办理,真正做到汇聚民意、集中民智、凝聚民心。
依法履职的“监督站”
开展代表向选民述职并接受选民评议,是人大代表依法接受监督的重要内容。建设镇在人大代表联络站的建设中提出,在完成站点布局、硬件配置后,要建立完善站点活动的保障制度,包括建议办理、接待选民、向选民述职、履职考核等制度,使联络站的活动常态化、制度化。代表小组每季度要进站点接待选民,听取选民意见建议;站点原则上每两个月至少开展一次活动,了解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诉求。
建设镇人大还通过组织代表开展“河长制工作”“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等视察、监督活动,激励人大代表“为建设发展献一策、为所在选区办一事、为身边群众解一难”,并将之写入代表履职档案。目前,人大代表联络站都建立了代表履职评议机制,年底对每位代表的履职情况进行公示,接受选民和群众的监督,促进了人大工作的规范开展,激励广大代表更好地履职尽责、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