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专院校青年教师培养机制研究

2018-11-07韦永生吴明成许维芳吴展映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28期
关键词:培养机制青年教师研究

韦永生 吴明成 许维芳 吴展映

【摘要】青年教师队伍是高专院校师资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影响学校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而青年教师的职业成长有赖于健全有效的青年教师培养机制。本文试结合国家政策方针,综合探索高专院校青年教师创新型培养机制,以不断提高青年教师的综合素质,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高专院校 青年教师 培养机制 研究

【中图分类号】G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8-0185-02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下,高专教育逐渐大众化。根据教育部统计,2015年全国高职(专科)院校1341所,比2014年增加14所。[1]高专院校的兴起,使高专院校教育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但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高专院校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关键是靠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升,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关键靠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内涵素养的提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提高教师地位,维护教师权益,改善教师待遇,使教师成为受人尊重的职业。严格教师资质,提升教师素质,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2]

高专院校教师是我国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主导力量之一。教师对学生不仅仅是传授科学文化知识,还承担着重要的育人任务。高专院校青年教师是高校教师队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年轻一代的教育工作者,是教育目标的实施者和知识的传授者。他们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质、性格情感、科学文化素质、治学精神和工作态度,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当代大学生。在高专院校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高专院校教师结构也在不断发生变化,高校的青年教师越来越多。2015年,在全国高校1602811人专任教师中,中级、初级和未定职级教师为933345人。[3]可见,当前中青年教师队伍已经成为高校教师主体。

一、建立健全师德考评机制,加强青年教师师德修养,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聘任(聘用)和评价的首要内容

我国当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指出“师德的实质就是教师怎样使自己在教育活动中的行为,有益于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有利于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使学生得到实际的益处。教师既要教书,又要育人,才会使学生真正受益。”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确立与完善,青年教师的思想观念、利益结构、行为方式乃至心理状态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此外,当前全面实行“教师资格证考试制度”,使得大多没有受过系统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非师范类大学毕业生可以通过公开招聘、引进等方式进入到教师队伍中。这些高学历的毕业生不断涌向高校,在给学校注入新鲜血液,促进学校发展的同时,也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有些青年教师刚刚走出校园,思想上还未完全从学生时代转变过来,自身不主动加强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的学习,缺乏政治敏锐性和责任意识,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关注不够,在课堂上迎合学生的一些不健康的意识,发表一些偏激的观点;有的仅仅把教师工作当作一种比较“稳定”的谋生手段,不能用世界眼光看问题,忽视了自身思想道德的提升,理想信念模糊,不能较好地关心学校发展,对学校目前存在的暂时困难有着失望情绪,缺乏团结协作、共同进步的精神,匆匆上完课就去处理自己的私事,很少跟学生进行交流,更是无暇顾及学生学业上、思想上存在的一些困难;有的在拜金主义影响下,人生理想趋向于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实用主义盛行,片面强调个人得失,形成浮躁的心态,严重影响到教学工作。有的教师利用高校闲暇时间比较多的有利条件,去社会上兼职、兼课,而有的将高专院校作为“暂时跳板”,攻读更高的学位,一旦有更好的职位就跳槽走人。

二、完善青年教师培养培训体系,做好培养培训规划,提高青年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

“学校把青年教师的培训作为重中之重,充分利用学校的人力、物力、财力,使长远目标与现实要求兼顾起来,把培训、教研、教学融为一体”,避免教师队伍出现“断层”现象。青年教师尤其是没有经过系统教师职业培训的青年教师,由于在业务能力和教育教学经验上有欠缺,学校要从实际出发,结合青年教师的专业的特点,完善青年教师培养培训机制,实施高专院校教师教学发展培训计划,不断创新教师教学技能培训模式,通过外出培训、学术交流、校本研修等方式,帮助青年教师专业成长。

三、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引导青年教师将主要精力用于学校教学科研工作,充分调动青年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列宁曾说过,提高教师的地位,“最最重要的是提高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高专院校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完善体现岗位职责、工作能力和业绩的教师分配激励机制,保障青年教师合法权益,充分调动青年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管理过程中,要规范教师校外兼职行为,激励青年教师将主要精力用于学校教学科研工作。建立健全重师德、重教学、重育人、重贡献的符合青年教師特点的培养机制,是高专院校长期探索的重要课题。健全师德考评机制、健全传帮带机制、完善培养培训体系、健全管理制度、健全激励机制,是高专院校青年教师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高专院校要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教育,使之随时加强师德修养,铭记人民教师职责所在,时刻严格要求自己,热爱学生,积极投身教育事业,成为“四有”、“三者”的好老师。

参考文献:

[1]教育部.2015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办公室.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3]教育部.2015年高等教育学校(机构)教职工情况(总计)

猜你喜欢

培养机制青年教师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如何指导青年教师上好一节数学达标课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青年教师如何做到“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基于学生满意度的广西旅游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机制创新研究
校企协同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机制
引导青年教师走专业化成长之路
促进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成长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