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生命教育遇见经典诵读

2018-11-07陈冰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28期
关键词:诵读生命幼儿

陈冰

【摘要】中华民族的文化源远流长,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精神。五千年的文化积淀,形成了伟大的民族精神。经典是历史长河中经过激流冲刷而格外璀璨的珠玉。幼儿时期开设“经典诵读”活动,使孩子透过经典的智慧,与自己的心灵产生对话、从而生起对生命的敬畏和感动。这种敬畏与感动,可以塑造幼儿的高尚品格和行为,升华幼儿的情感,熏陶幼儿的语言,从而达成对心灵的陶冶,激发幼儿智慧的无限潜能,这也是我们借助“经典诵读”进行幼儿“生命教育”的意义所在。

【关键词】幼儿 生命 教育 诵读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8-0006-01

我们通过优化教材选择、创设时空环境、培养读诵兴趣、创新读诵方法等途径来开展幼儿园的“经典读诵”活动,希望为幼儿提供益于其一生健康成长的生命教育活动。

一、优化选择经典教材,关注幼儿发展的整体性。

传统经典名目繁多,我们根据《指南》指出的“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的实施要求,有意识地从三个方面进行经典教材的选择与归类,优化我园的经典诵读教材。

我们将经典教材分为三大类——第一类读物为“扎根篇”,如以《弟子规》为首的一类读物,《弟子规》堪称是我国传统教材中“启蒙养正、敦伦尽份、防邪存诚、养成忠厚家风”的最佳读物:《弟子规》落实在生活中,可以帮助幼儿建立明确的价值观念、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敦厚善良的心性。

第二类读物为“熏陶篇”:如举世公认的文学之宝《唐诗》、《宋词》;幼儿掌握声韵格律的优秀启蒙读物《笠翁对韵牛:被中国历朝历代都选定的识字课本《千字文》等等。历代大书;去家里有很多人用多种字体书写过《千字文》,成为传世的名帖。可以让幼儿得到语言和书法的双重熏陶。

第三类读物为“启迪篇”:如体观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的《论语》。阐述宇宙真理以及生命运行规律的《道德经》和《心经》等等。

中国古代经典大都由一个核心出发,即都是围绕人的生命品质的完善而展开的,但又从生命不同角度的需要而表达:《弟子规》等侧重人的行为规范培养:《唐诗》、《宋词》孕育人的美感;《论语》是传授伦理道德,实现人的生命综合素质的提升。三类读物的选择,我们注重遵循幼儿发展的整体性,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协调发展。

二、创设经典时空环境,熏陶幼儿幼小心灵。

时间上我们利用一日生活时间进行合理安排。经典诵读需要在每天坚持中重复,使诵读成为幼儿每日常规,让孩子日日浸润其中滋养不懈、绵绵不绝。如我们安排每日上午餐前十分钟为固定的经典时间;一日生活中还依据幼儿的兴趣组织幼儿观看动画视频:午睡前让幼儿放松欣赏经典,伴着书香入眠。

空间方面,我们为幼儿创设温馨的读诵环境,营造一种有序、专注、宁静、祥和的良好读诵氛围,培养幼儿专注倾听的良好品质。首先,严禁急功近利,以免给孩子心理压力;其次,少责备多鼓励。教师要多说一些能够激发幼儿自信的话:再次,宁简勿繁。在经典诵读中主要培养幼儿的安静与专注力。

重视可视的经典诵读环境。如:在活动室的每个区角粘贴相应的文字作为温馨提示。在楼梯口和走道中,悬挂与幼儿生活息息相关的图文并茂的经典内容。培养幼儿对文字的兴趣,帮助幼儿熟悉多元语言文化。

三、培养经典诵读兴趣,激发幼儿学习的自主性。

首先,幼儿的兴趣极易受周围环境的感染。因此,一个拥有高度热情的教师极易引发幼儿的兴趣。经典诵读早期阶段,教师须以耐心去等待,以情感去维系,帮助幼儿“热身”。幼儿也会因老师喜欢读经而跟着喜欢,在模仿中自然而然地激发兴趣。

其次,借助成就感提高幼儿兴趣。教师要维持幼儿的成就感,对喜欢读经的孩子,固然要多加称赞,让他有成就感,对不喜欢开口的,亦要从其他角度加以赞赏。同时,利用熟读成诵也能给予孩子成就感,有了成就感兴趣自然提高了。

再次,读诵方式多样化,增强幼儿兴趣。或聆听、或跟读;或齐读,或接龙;或默读,或吟唱。重要的是教师要正确领会经文内涵,把经典的独特韵味和意境读出来,用诚恳的情感打动幼儿的内在心灵。

最后,借助亲子阅读稳固兴趣。通过亲子时间与父母共同读诵经典,不仅能有效稳固读经兴趣,让家长与孩子在经典诵读中实现心与心的交融,感受共同成长的乐趣。

四、创新诵读方法,发挥经典的生命教育功能。

1.“学以致用”法:

诵读与践行合一的方法。就是把经典的教诲贯彻到生活中,落实到一言一行中。我们以《弟子规》为例,如在盥洗室粘贴图文并茂的“便溺回,辄净手”的图示,提示幼儿便后洗手;在班级橱粘贴“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 图像,在图书角粘贴“列典籍,有定处,读看毕,还原处”等温馨提示,提醒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转弯处粘贴“宽转弯 勿触棱”为警示标志,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对于倾听习惯没有养成的孩子,引导他们“问起对,视勿移”;对于与父母说话大呼小叫的幼儿,为他们示范“宜吾色,柔吾声”的说话态度等等。以此类推,帮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应用经典内容规范和对照自己的一言一行。

2.“不求甚解”法:

我们不鼓励教师直接对幼儿讲经释道,耐心地等待幼儿在其生命成长过程中慢慢地吸收、感悟直至理解。通过重复地倾听、欣赏、诵读,使孩子熟悉经典乃至背诵,教师因势利导激发幼儿对经典更高的兴趣。尽管这种“不求甚解”的读诵方式,当今教育界还存有许多异议,殊不知这种“祖传秘法”隐藏着相当高明的教育功能,它能有效地影响幼儿梦幻般的情感和沉睡中的意志。研究表明:“当一个概念呈现在孩子面前时,如果它的意义是当即就能搞明白,即使多次重复也不会留下深刻印象,并且容易造成厌倦。如果概念呈现在孩子面前,孩子没有完全明白它的意义,情况就会很不相同。孩子会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期盼着有朝一日会把它弄明白。這使他的兴趣保持新鲜、他的期待保持活跃。当然,在此过程中孩子关于世界的知识和经验总体上来说会增长,直到他在无人帮助的情况下能够完全领会,那时教师或其他人的解释就没有必要了”。这种特殊的“发现法”已获得鲁道夫·斯坦纳博士的充分同意。

3.“经典口语”法:

教师在一日活动中,可以有意识地把经典语言应用于日常口语交流中,使幼儿能更好地理解经典语言的意义从而产生共鸣。如看到幼儿没有把书收拾到指定位置时,我会说:“列典籍,有定处,读看毕,还原处。你们怎么没有把书‘还原处呢?”;进餐时,当有孩子说:“老师,我不喜欢吃xx” 时,我故意反问:

《弟子规》怎么要求我们呢?孩子们受我的启发答道:“对饮食,勿捡择!”,久而久之,孩子们也能习以为常地使用经典诗句对话了。如见到小朋友随便拿别人的东西时,幼儿就会以“用人物,需明求,倘不问,即为偷”来帮助他认识自己的错误行为。有些家长也反映,孩子在家里见到哥哥不听父母使唤时,会告诉哥哥“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见到爸爸喝酒时会说“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惹得全家人哈哈大笑,给家庭带来了欢乐气氛。

4.静定游戏法:

静定游戏有许多玩法,举其中的一种:首先播放经典音乐,幼儿跟随教师的引导语,以一个舒适的方式坐好;接着幼儿跟随韵律节奏,拍打自己身体的部位;然后,引导幼儿闭上眼睛做深呼吸,同时倾听周围的声音,倾听自己的呼吸;最后在经典音乐中安静冥想。静定游戏的过程能培养孩子肢体控制能力与意志力的发展,有助于幼儿专注力的养成,并能学会管理自我的能量。静定游戏让孩子发现自我内心的宁静并享受其所带来的愉悦感,此时幼儿生命内在的潜能得以苏醒,激发幼儿的眼、耳、鼻、舌、身的感知觉变得更加敏锐。当然,教师们会控制好时间,让孩子们陶醉其中,使这项游戏受到孩子们的喜爱。

幼儿园开展读诵经典,就是在幼儿幼小的生命中播下真、善、美的种子,伴随着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将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猜你喜欢

诵读生命幼儿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如何提高文言文课堂教学的几点策略
小学经典诗文诵读与积累的实践与思考
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