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廉洁文化在反腐倡廉建设中的价值定位
2018-11-07程巍娆
摘 要 廉洁文化既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宝贵遗产,也是当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弘扬和发展廉洁文化不仅可为反腐倡廉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和思想基础,也是全面从严治党、提升文化自信的必然要求。当代中国以廉洁文化为基础加强反腐倡廉工作建设,需明确廉洁文化的核心和精髓,把清正廉洁真正融入时代精神,让廉洁文化落实于实践之中并发挥其优良作用。
关键词 廉洁 文化 反腐倡廉 价值定位
党的十八大以来,反对腐败、倡导廉政建设成为中国共产党一贯坚持的鲜明政治立场。自此以后,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腐倡廉道路,努力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氛围和有效机制不断推动着当代中国反腐斗争的进程。一股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社会公平、人民正义之风正在崛起。在我国的反腐倡廉建设中,应大力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同时,积极明确廉洁文化在反腐倡廉建设中的价值定位。
一、廉洁文化在反腐倡廉建设中的价值定位
(一)贯彻习总书记讲话精神,为反腐倡廉引领风尚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日益重视对廉洁文化的倡导,反腐倡廉已成为我国政治建设与党风建设鲜明的时代标语。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即发表了“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严肃查处腐败分子,着力营造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政治氛围,传递出中央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坚定决心。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話》更是尖锐地指出:“我们党作为执政党,面临的最大威胁就是腐败。”在以习总书记为核心的中央领导人的指导下,中国社会各领域深入开展了反腐倡廉的组织和文化建设,廉洁文化已成为中国社会一种普遍的价值认同,对于推动中国共产党先进政党建设,推动我国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二)中华廉洁文化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为廉政建设开路
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繁荣富强的一大经验。当代中国,坚持“四个全面”,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重要布局,必须坚持党的领导,把全面从严治党作为根本保证。党风廉政建设、反腐败斗争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内容,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而中国特色廉洁文化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文化,有其特殊作用,即文化的净化作用。让廉洁文化不断净化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从思想上推动反腐倡廉建设,始终保持中国共产党人思想的纯洁性和先进性。改革开放以来,党的中央领导集体始终坚持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措施有力、成效显著,让廉政赢得人心,为实现“中国梦”铺平道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更是高度重视法律制度和廉洁文化建设,不断显示出廉洁文化在反腐倡廉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三)凝聚中华智慧之结晶,为反腐倡廉建设提供不竭动力
中国特色廉洁文化,是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进行伟大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凝聚中华智慧而成的智慧结晶,代表符合社会风尚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1]这些结晶体现为不同时期的优秀共产党人高举“社会主义”大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所留下的丰功伟绩,并一直为规范社会、反对腐败、提倡廉政建设提供力量。这主要包括各届领导人,如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廉洁忠正,作民公仆,为民奉献终生的优秀事迹,也包括在各个历史时期各行各业的优秀人物代表,如焦裕禄、袁隆平、黄大年等。他们始终坚持“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不断为社会廉洁创设优良环境,引领社会反腐倡廉走向廉洁之道。
二、廉洁文化在反腐倡廉建设中的应用
(一)全面推进从严治党
党员干部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导班子,对社会主义的发展有坚实作用。不论是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廉洁奉公,全面从严治党。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为首的领导集体赋予了当代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内涵,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根本保证,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前提条件。当代中国,全面从严治党面临着“四大危险”“四大考验”,这使得“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任务更加严峻。习近平更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的讲话》中明确指出“我们党作为执政党,面临的最大威胁就是腐败”。[2]反腐倡廉建设永远在路上。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法律制度和廉洁文化建设,把廉洁文化推向新高度。只有构建中国特色廉洁文化,不断发挥其作用,使之潜移默化、深入人心,影响深远持久,形成正能量和正导向的社会风气,反腐败斗争才能取得巨大进步。全面从严治党以及反腐倡廉必须形成从外在约束到内在灵魂深处的约束,通过廉洁文化建设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社会文化氛围,才能不断增强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二)全面升华文化自信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也是政党的精神旗帜。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只有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化发展,才能使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长盛不衰。“廉洁奉公、民为邦本、舍生取义、扶危济困、国而忘家、家而忘私、以人为本”等中华优秀廉洁文化的代言词,是中国博大精深优秀文化的代表。它能增强中国人做人的骨气和底气,代表着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积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大力弘扬和发展中华廉洁文化,可以提升文化自信,推动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不断充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社会中形成道德舆论制高点,让反腐倡廉成为其应有之义,使中华民族永远屹立于世界之林。
三、反腐倡廉建设中的廉洁文化推进
(一)明确廉洁文化的核心精髓
在政治学中,“廉洁”指国家机关和各级公职人员自觉维护国家和社会的公共利益并尽职尽责,正确行使权力的行为。“腐败”指国家机关和公职人员失职渎职、以权谋私的行为。所谓“廉洁文化”则是指关于廉洁理念、制度以及生活方式、行为规范的总称,是一定社会历史时期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廉洁奉公、追求公平正义的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社会精神文明的进程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资本主义制度中,维护少数人的利益,贪污腐败现象严重。只有由工人阶级掌权,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共产主义才有可能从根本上克服贪腐现象。当今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生产力不发达的基本国情,社会上还存在剥削阶级的贪念等负面精神影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功利主义、拜金主义不断腐蚀着人们的精神,贪污腐败现象日益严重。只有明确廉洁文化的核心精髓,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廉洁文化体系,使之影响力扩大,“老虎”“苍蝇”一同打,才能不断推动反腐倡廉建设的进程。
(二)让廉洁文化在反腐倡廉实践中前行
推动反腐倡廉建设,让廉洁文化发挥作用,增强不想腐的自觉。反对腐败,归根到底要靠个人坚定理想信念、提高品德修养。只有自己战胜自己、战胜欲望,才能做到廉洁自律、清廉自守,不敢腐。因此,要大力宣传廉洁文化,加强廉洁文化建设。让廉洁文化走进课堂、走进校园,在校园中定期开展廉洁文化教育、反腐贪案分析,形成廉洁文化氛围,让学生牢固树立廉政意识、明辨是非曲直,为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培养杰出人才。同时,互联网时代,廉洁文化的宣传、反腐倡廉建设的推进与其息息相关。自觉加大网络宣传力度,让廉洁的社会风气徜徉于社会之中,反腐斗争才有可能实现根本性胜利。
四、结语
中华优秀廉洁文化,是中国先进文化、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反腐倡廉建设的一大推动力。它能够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增强文化自信,为廉政建设扫清障碍。廉洁文化在中国反腐倡廉史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当代中国,推动反腐倡廉建设,必须弘扬和发展廉洁文化。
(作者单位为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南宁供电局)
[作者简介:程巍娆(1986—),女,本科,助理政工师,主要从事纪检监察工作。]
参考文献
[1] 徐静.廉洁文化价值构建的基本问题[J].贵州社会科学,2017 (11):34-38.
[2] 舒绍福.从古代廉洁清正资源中汲取廉政建设的养分[J].理论探索,2016,219(3):42-46.
[3] 罗静.社会主义廉洁文化的要义与实现路径[J].学习与实践,2016(11):11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