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字义源流考
2018-11-06袁举馨
袁举馨
摘 要 “娃”字义随着社会发展不断演变,由早期的“美女”义衍生出“孩子”、“小动物”等义。在今川陕方言中“娃”字含义丰富,应用极为普遍。以“娃”为语源的新兴词极富汉文化意蕴。其发展演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审美心理、社会习俗等历史文化信息。
关键词 娃 美女 孩子
中图分类号:H0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8.09.011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the meaning of "wa" has evolved from the early meaning of "beautiful woman" to the meaning of "child" and "small animal". In today's Chuan Shan dialect, the word "WA" is rich in meaning and widely applied. The new word with "wa" as its source is very rich in Chinese culture. To some extent, its evolution reflects th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information of aesthetic psychology and social customs.
Keywords wa; beautiful woman; children
1 “娃”字形義分析
甲金文中未见“娃”字,先秦经史及楚辞等亦不见其用例,目前所知“娃”字最早字形为篆文。《山海经·精卫填海》叙精卫鸟之来历:“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1]93大约是“娃”字的最早用例。据先秦文献看,“娃”字出现可能相对略晚,大约出现于战国时期。《说文》、《方言》等对“娃”字皆有解释,据之可追溯“娃”字的产生渊源及上古时期的字义。
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娃”字的解释为:“圜深目貌,或曰吴楚之间谓好曰娃。从女圭声。”[2]263即娃有两种解释:其一是眼睛圆大而深的样子;其二则以为“娃”是吴楚一带的方言,“好”即“娃”。而《说文》对“好”的解释则为:“美也。从女子。”[2]261两种解释均指向“女子貌美”义,这一点还可以从《方言》中得到印证。《方言》有:“娃,艳美也,吴楚衡淮之间曰娃。”[3]806又《广韵》:“娃,美女貌。”[4]95二书与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娃”字的解释基本一致。因此就本源而言,“娃”字用以形容年轻貌美的女子。“娃”作“圜深目貌”之义解,蕴含了古人对女子容貌的审美体验和审美标准,即认为眼睛大而明亮是衡量女子是否漂亮的重要条件。《诗·卫风·硕人》中就用“美目盼兮”赞美卫庄公妻子顾盼生辉、明艳动人的美貌。化为精卫鸟的“女娃”想必也是一位眼睛大而明亮的美少女。
“娃”用以指“女子貌美”,其词性是形容词。貌美的女子又可称作“娃”,作此义解,“娃”是名词,其义为“美女”。扬雄《反离骚》有:“资娵娃之珍髢兮。”颜师古注:“娵、娃,皆美女也。”[5]3517
按照许慎等的解释,“娃”字“从女圭声”,是形声字。还有学者认为“娃”是形声兼会意字:“娃,形声兼会意字。从女圭声,指美丽的‘女性。故娃从女;又因‘圭为‘美玉,娃取其‘美义。故娃从圭声并会意;字头形体由小篆演变而来。娃是合体字,女部,由‘女土土组成。”[6]781尽管这一解释与前人对“娃”字字形的分析有所不同,但其义基本未变,仍用以指称美丽的女性。
“娃”字形、义的产生与其社会背景和人们的价值观有紧密联系。“女土土”构字组合蕴含着深奥的民俗文化:女性是生命的创造者,这便是选“女”作为“娃”字偏旁的原因之一;除了生育后代外,古代女性的价值还体现在她们的容貌品行上。汉字中有丰富多彩的褒义词,既有对女性容貌、体态的描写,又有对女性的道德规范和道德期盼,真实地记录了古代人们在官能性美感中寻找、发现自己的人生意义以及生命的充实感。从这些表现女性美貌、美德的汉字中我们可以了解古代人们对女性的审美要求和审美情趣。[7]而春秋时期晋文公逃难途中向乡民乞食故事中,就已将“土”作为财富、吉利的象征,这大约是古人选用“女土土”作为构成“娃”字部件的另一原因。
2 “娃”字义的发展与演变
“娃”字形义并不是恒定不变的,在不同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的面貌和意义。“娃”小篆写作“”,隶变后楷书写作“娃”。整体而言其字形并未发生质的变化。但其字义在汉以后又有所发展。
2.1 唐宋时期“娃”字的含义
秦汉时期的“娃”一般用来形容美丽成熟的女性,《方言》所谓“吴有馆娃之宫”。唐宋人的笔下,“娃”字所显示的年龄有变小趋势,很多诗词里所呈现的“娃”都是少女、小姑娘甚至男孩子的代称。白居易《池上》:“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诗中孩童稚气未脱,划着小艇偷偷去采人家的白莲,其天真活泼的形象极为可爱。诗中“娃”指代的对象较之前来说年龄上明显偏小,其字义显然有所演变。
2.2 元明清时期“娃”字的含义
元明清时期,“娃”字在北方方言中所指人的年龄降得更低,不但可用以指小孩子,还可用来指“婴儿”,相当于英文单词中的baby。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中,“娃”字用作“婴儿、小孩”义有许多例证。明杨文奎《儿女团圆》二:“王兽医云:‘你那里做什么哩?春梅云:‘我这里养娃娃哩!”《儒林外史》二六:“当下包了几十个钱,又包了些黑枣青饼之类,叫带回去与娃娃吃。”[8]168这与早期的“美女”义有明显区别,也不同于唐、宋时期的“少女”之义,不论“美女”还是“少女”,都指的是女性,但作为“婴儿、小孩”之义解,就不单仅指女性,也可用于指男性。有学者认为:“此‘娃跟《说文》‘圜深目貌;吴楚之间谓好曰娃已无关,只是借用其字形,用来表示小孩儿的啼哭声、学语声,其本字当是‘哇。因为‘哇哇不像称人的名词,后来才写成‘娃娃了。”[9]32笔者以为,婴儿、小孩都是新生的生命,是在人们的期盼中诞生的,其中蕴含了美好的憧憬和希望,所以“娃”字便在“美好”义的基础上扩展出了“婴儿、小孩”等义。
2.3 “娃”字后起的其它意思
“娃”字后来也用于指某些动物的幼崽,幼小的家畜、家禽等。在“娃”前用表示动物的词加以限定,如“淄蓿ǘ保涂芍赣仔〉募倚蟆⒓仪菁捌渌镉鬃校纾褐硗蓿吠蓿ν薜取!巴蕖弊直居靡灾溉耍诖擞美粗感《铮庥肫洹懊琅钡纫逡严嗳ド踉丁U庖辉赐反笤伎勺匪葜痢渡胶>分谢滥竦摹芭蕖保馐恰巴蕖狈浅6捞氐挠美搿巴蕖弊趾罄捶⒄挂瓿觥坝仔〉亩铩币蹇赡苡幸欢ㄔㄔ础?
“娃”本义指女子形貌美好、漂亮,而所有新的生命,无论是人还是动物,都是可爱的,都是美好的,都值得人们去怜惜、去呵护。循此线索可知,后起的小动物义与早期的美貌、美女义之间其实是有内在逻辑关联的。上述材料说明“娃”字在不断发展与流变中,在不同历史文化、不同价值观与审美观的共同作用下,字义发生了很大变化。
2.4 “娃”字在今天川陕方言中的运用
“娃”字在今天川陕方言中的意义丰富多彩,在不同语境、语义中,所表现出的意思各不相同,这也体现了川陕人的独特价值观与审美观。
方言中“娃”字的使用是非常广泛和灵活的,当孩子做错事被责怪时,有人会劝说:“你就别怪他了,他只是个娃么。”这里的“娃”字指还未长大成年的小孩,多包含大人对孩子的庇护之情。“娃”字有时也可以指特定的某一人,相当于第三人称代词“他”。如:“娃上学去了。”
在四川方言中,“娃”字也有小孩儿、孩子之义,比如娃儿、娃子等。“瓜娃子”是今天四川部分地区人们的口头语,意思非常丰富。成都人说谁是“瓜娃子”,有三种意思:一是此人是傻子,神经有问题,这主要侧重于描述客观事实,是中性词;二是此人不聪明,反应比较迟钝,多含有说话人所要表达的批评、讽刺之意,是贬义词;三是一种爱称,带有非常浓郁的喜悦之情,是褒义词。另外“娃子”除了我们平常所理解的“孩子”之义外,也指旧时凉山等少数民族地区的奴隶,如:三滩娃子。
3 以“娃”字為核心的新兴词
许多在“娃”字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词非常盛行,其中“娃娃”一词对人们的影响非常之大,成为汉字文化发展的根基之一。如布娃娃、芭比娃娃等等。
“布娃娃”常作为儿童的朋友、兄弟、姐妹与小朋友生活在一起。小孩儿都是纯洁、善良、美好的,不论是“布娃娃”的使用者还是其特性都与“娃”密不可分,人们便给这一特殊玩具赋予“娃娃”的名字。作为孩子的“伴侣”玩具,“布娃娃”也被赋予了这样的象征意义。
“芭比娃娃”作为西方玩偶文化的代表,象征着青春与美貌。这也正是“娃娃”们的特点,她们拥有无比绚丽的青春,充满生命的活力与满腔的激情,对未来怀有美好的憧憬,期望自己同“芭比娃娃”一样漂亮、迷人,受人喜爱。“芭比娃娃”是少女梦想的物化,展示了“娃娃”所共有的生活理想,人们便以“娃娃”为语源,创造出了“芭比娃娃”这样一个富有象征意义的词。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吉祥物起名“福娃”,这既与中国古典文化的沉淀有密切关系,同时又以“娃娃”的美好纯洁和她所创造的“娃娃”文化的特殊蕴意作基石。“福气冲天、你福他福、多福多彩”,这些美好的祝愿通过“娃娃”之口传达,显得更加自然、真诚,暗示青春与活力永随奥运。以“福娃”向世界各地的人们传递友谊、和平、积极进取的精神及人与自然和谐的愿望,显得更为纯洁、真诚。
参考文献
[1] 袁珂.山海经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2] 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2009.
[3] 郝懿行,王念孙.尔雅·广雅·方言·释名 清疏四种合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4] 周祖谟.广韵校本[M].北京:中华书局,2004.
[5] 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0.
[6] 吴润仪.汉字详解字典[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
[7] 段文玲.论女字旁汉字所反映的社会文化心理[D].池州:池州学院中文系,2007.
[8] 吴敬梓.儒林外史[M].长沙:岳麓书社,1988.
[9] 郑张尚芳.汉语方言表“孩子”义的七个词根的语源[J].语文研究,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