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独立学院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2018-11-06李小蒙

科教导刊 2018年27期
关键词:研究现状展望独立学院

李小蒙

摘 要 自从独立学院这一新型高等教育模式出现后,大量学者研究了其办学定位、人才培养模式、发展情况等,并从不同维度开展了比较研究。本文针对国内外独立学院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述评和展望。

关键词 独立学院 研究现状 展望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8.09.006

Abstract Since the emergence of independent college, many scholars have studied its orientation, talent training mode and development, and carried out many comparative studies from different dimensions. The article reviews and prospects its research status at home and abroad.

Keywords independent college; research status; prospect

由于私立高校在国外兴起和发展得较早,在整个西方教育体系中所占的比重较大,因此,相比我国高等教育体系而言,私立大学在西方国家并不是新鲜事物。严格意义上来说,西方国家并不存在“独立学院”这一概念。查阅文献可知,国外相近主题的学术研究主要着眼于高校办学模式和高等教育发展现状等方面。

针对高校办学模式,Geiger认为主要有私立型、公立型和私立与公立平行发展型三种模式在国际上通行,而私立与公立平行发展型能够比较准确地概括美国的高等教育系统发展模式。[1]Boer, Enders和Leisyte针对荷兰高等教育系统展开了研究,指出近年来荷兰高校呈现出由政府主导转变为多方协同主导的发展趋势,同时还分析了这一转变给荷兰高校及整个高等教育系统带来的影响。[2]

针对高等教育发展现状,Woodfield和Kennie研究并提出了一些独到见解,以期帮助英国高校实现在学生教育和人才培养方面的角色转变。[3]Docking和Curton著述分析了当前美国艺术高等院校的生存危机,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4]

截至2018年,我国具有招生资格的独立学院已达260余所。独立学院的产生和发展顺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公办院校教育成本的巨大缺口,缓和了广大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供需矛盾,同时也是为我国实现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积累人力资本的必然举措。自从独立学院这一新型高校办学模式出现后,国内学者就着眼于独立学院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模式、发展情况等开展了大量研究,涵盖面较广。通过查阅大量文献,笔者发现独立学院的已有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1 独立学院的定位研究

独立学院办学定位的相关研究成果颇丰,通过梳理相关文献,笔者发现国内研究者对于独立学院办学定位的探讨从未间断,且随着国家重要文件的出台,侧重点亦有所不同。

许为民指出独立学院的定位应包括社会功能、培养目标和发展战略等三方面,独立学院应凸显其社会服务功能,主要着眼于培养应用型人才,并设置特色专业,采用独具特色的培养方案,走特色化发展道路。[5]

2008年,《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教育部第26号令)出台,更为具体细致地规定了独立学院的办学模式、办学方向、准入标准等。不少学者针对该文件的相关规定,对独立学院的办学定位展开了新的思考。

谢瑤函和唐小林指出了当前独立学院在办学定位方面暴露出的诸多问题,例如企图与目的一致、过于急功近利、过于求大等,并认为当前独立学院应进一步明确自身培养的是工程型、技术型、技能型等类型中的哪一种,从而更好地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6]

独立学院的定位研究主要涉及“培养什么样的学生”的问题,综合上述研究,可以发现研究者就独立学院应着力培养应用型人才这一观点基本达成共识。

2 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针对独立学院办学定位问题达成广泛共识的基础上,不同学者针对“怎样培养应用型人才”,即独立学院应采取何种人才培养模式这一话题,开展了广泛研究,并阐述了不同看法。综合已有研究,笔者发现大量研究者都强调,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工作要格外注重培育学院特色、对接社会需求、注重产学研结合、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等。

钱国英在其专著《教育创新与应用型创新人才》中探讨了教育创新理论和模式以及人才创新培养方法,并以浙江万里学院为例,阐述了人才培养的社会性原则和前瞻性原则。[7]潘懋元分析了独立学院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特点,并认为设置专业类别、教学内容和培养方向时应该以需求为导向。不同于高水平理论研究人员或科研人员培养模式,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应尤其注重产学研相结合,调查和掌握社会需求,并将此作为培养人才的出发点。[8]

3 我国独立学院的发展情况研究

随着我国独立学院的不断开拓和发展,研究者针对独立学院开展的研究涵盖面越来越广,渐渐涉及高等教育研究的方方面面,如师资队伍、教学科研、学生发展、办学特色、发展瓶颈及对策等。

周国平和周光迅针对浙江省独立学院的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指出当前浙江省独立学院办出了一定的“浙江特色”和“浙江精神”,有效实现了地方政府与高校的良性互动。[9]同时,也有研究者指出了当前我国独立学院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如吴坚等人归纳出了办学特色不明确、产权不明晰等问题,并着眼于我国独立学院未来的健康发展,提出了宏观政策层面的诸多建议。[10]

综上,独立学院这一新兴高等教育办学模式自出现以来,迅速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数量增长迅速的同时,各独立学院积极谋求质量提升,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促进学科及专业发展、增强学院教科研水平、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努力奋进。但同时,各独立学院的办学水平也呈现出参差不齐之势,激烈的社会竞争与人才竞争给各独立学院提出了更高要求。

4 独立学院比较研究

在中国知网输入“独立学院”和“比较”两个关键检索词,发现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

4.1 中外民办(私立)高等教育比较研究

部分研究者在国家宏观层面上,结合我国独立学院整体的办学情况,与马来西亚、美国、印度等民办高等教育较为发达的国家进行宏观比较,归纳两者在发展历程、办学特色、管理体制、经费投入、师资配备、人才培养、产学合作等方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进而总结促进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健康快速发展的有效对策。

王少琨首先介绍了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和马来西亚私立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现状特别是国际化和市场化的基本情况,论述了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特色和问题,进而针对其未来发展提出了建议,包括完善相关立法、加大政府投入、加强国际合作、科学设置专业、加强师资建设等。[11]花奇芹比较和分析了我国独立学院与美国社区学院的管理体制、经费投入、教师资源配置、人才培养、产学合作等情况,提出我国独立学院可在办学方式上走多渠道、多层次、多机制、多元化道路,重视地方参与、企业参与、社会参与,以建立灵活有效、充满活力的新型产学合作模式。[12]

4.2 我国不同省份间独立学院发展的比较研究

部分研究者则缩小范围,比较了我国不同省份间独立学院的发展情况,进而找寻产生省际差距的原因和策略,由此推及发达程度悬殊地区独立学院发展的差距和原因,进而在一定程度上为全国范围内独立学院的全面成长和进步提供参考,促进高等教育公平的实现。

我国安徽省与江苏省历史地缘文化等方面紧密联系,但社会经济和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悬殊。陈艳和陈飞将两省作为比较样本,剖析了两者独立学院发展存在差距的原因及对我国独立学院发展的启发意义,并得出结论:独立学院的发展水平与社会经济、高等教育事业以及人们教育观念的进步密切相关。因此,应努力实现发达程度悬殊地区之间的教育资源流通与共享,进而提高教育资源利用率。[13]

4.3 不同办学模式的独立学院的比较研究

目前我国独立学院的具体办学模式多样,但大致可分为两种主要类型——“内生型”(以母体高校创办为主,以浙江为典型代表)和“外生型”(以社会企业创办为主,以广东为典型代表)。

徐军伟比较了“浙江模式”(内生模式)与“广东模式”(外生模式)的资产属性、运营机制和管理体制,并提出了坚持“国有民办”与探索“民有国助”的独立学院发展策略。针对前者,优质公办高校的富余教育资源+民办办学机制+“六个独立”办学=有中国特色的“国有民办”独立学院。而就后者而言,理顺行政隶属关系、落实办学责权机制、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是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14]

4.4 独立学院与母体高校的比较研究

部分研究者针对独立学院与其母体高校进行了比较,主要集中在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生源质量、目标定位、毕业生综合就业能力、教学质量等方面。

李玉雄等人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比较了广西民族大学本部及其独立学院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发现差异并分析了原因,包括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家庭背景、早期经历、学校文化等。[15]李浏兰等人比较和分析了地方高师院校主体与其独立学院数学专业在生源、目标定位和学生职业规划等方面的差异,从而更好地指导课程教学。[16]陈三明比较分析了集美大学诚毅学院与母体大学毕业生的综合就业能力,从出口“回看”培养质量,并提出了相应建议,以提升独立学院毕业生的综合就业能力。[17]

4.5 独立学院与普通本科高校的比较研究

还有部分研究者针对独立学院与普通本科高校进行了对比分析,主要集中在学生心理特征、学习动机与态度、学习策略与效果、学习氛围等方面,进而提出有效对策,以期促进独立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学习能力的提升。

蒋苏月调查了独立学院与普通高校大学生的学习动机、态度、策略、氛围、效果等,并提出应根据独立学院大学生的学习特点,激发其学习动机、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18]

5 结语

综上所述,已有研究方法多样,包括文献分析法、测验法、问卷调查法、案例分析法等;研究内容较为丰富,或单一研究独立学院某个方面的发展现状、困境及对策,或在宏观上针对国内独立学院与国外杰出学院的代表作国际比较研究,或针对不同省份间独立学院的办学情况作省际对比研究,或针对独立学院与普通本科高校或母体高校作对比分析。同时,随着国家相关政策的陆续出台,针对独立学院的研究数量不断攀升,也涌现出大量经验总结或纯论述性短小文章,研究深度欠缺,创新性不足。另外,独立学院作为一种新型高校办学模式,着力谋求特色发展,因而情况不一,为提升相关研究成果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各独立学院应立足自身,开展具体深入的研究,从而助益于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Geiger, Roger L. Public and private sectors in higher education: A comparison of internal patterns[J]. Higher Education 1988, 17: 699-711.

[2] Boer, H.F.D., Enders, J. and Leisyte, L. PPUBLIC SECTOR REFORM IN DUTCH HIGHER EDUCATION: THE ORGANIZATIONAL TRANSFORMATION OF THE UNIVERSITY[J]. Public Administration 2007, 85(1): 27-46.

[3] Woodfield, S. and Kennie T. Top Team Structures in UK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Composition, Challenges, and Changes[J]. Tertiary Education &Management; 2007,13(4):331-348.

[4] 余愿.基于善治理论的湖北省H大学独立学院转型发展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7:4.

[5] 许为民.论独立学院的三个定位[J].中国高教研究,2006(8):44-47.

[6] 谢瑶函,唐小林.试论独立学院的合理定位[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3):45.

[7] 钱国英.教育创新与应用型创新人才[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

[8] 潘懋元.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实践[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1.

[9] 周国平,周光迅.独浙江省独立学院发展的动因、历程与基本经验[J].教育发展研究,2009(22):35-40.

[10] 吴坚,徐支青,章巍,吴国兵.独立学院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26-28.

[11] 王少琨.中马民办(私立)高等教育比较研——国际化、市场化视角[D].广西师范大学,2014:1-44.

[12] 花奇芹.美国社区学院与我国独立学院制度运行模式之比较[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5.31(17):123-124.

[13] 陈艳,陈飞.安徽和江苏两省独立学院发展的比较研究[J].经济论坛,2010(6):103-105.

[14] 徐军伟.内生与外生:独立学院“浙江模式”与“广东模式”的比较与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10(15-16):108-111.

[15] 李玉雄,陈新颖,黎藜.普通本科院校与所属独立学院学生SCL-90比较分析[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35(5):185-188.

[16] 李浏兰,刘刚,陈少林,黄生周.地方高师院校母体与独立学院数学专业学生之比较[J].數学学习与研究,2015(11):2.

[17] 陈三明.独立学院与母体大学毕业生综合就业能力比较研究[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1(2):35-38.

[18] 蒋苏月.独立学院与普通高校大学生学习特点比较分析[J].成功(教育),2011(4):216-217.

猜你喜欢

研究现状展望独立学院
我国环境会计研究回顾与展望
文化传承视野下的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究
浅析电力系统谐波及其研究现状
国内延续性护理现状及展望
独立学院法学专业的学科特色及其发展研究
以微课教学促进独立学院国际经济学应用性教学转型
独立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展望” ——阿伦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