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耳郭形态畸形的非手术治疗
2018-11-06张帅李军刘翔琪董晨彬
张帅 李军 刘翔琪 董晨彬
先天性耳郭畸形包括结构畸形和形态畸形。上世纪80年代开始出现非手术方法治疗耳郭形态畸形[1],但因矫形固定材料的多变而未能普及,近年来耳郭矫形系统的出现,使得非手术治疗得到了快速普及和应用[2]。此外,新生儿体内母体雌激素的短暂高水平,给耳郭形态畸形的非手术治疗提供了理论基础[3],也增加了治疗的时效性。我科自2017年7月开始应用耳郭矫形器治疗不同年龄患者的先天性耳郭形态畸形,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至12月在我院整形外科门诊接受耳郭矫形器(靓耳,江苏德威兰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治疗的先天性耳郭畸形患儿28例(34侧)。其中男性16例,女性12例;双侧6例,单侧22例;右侧20例,左侧14例。接受治疗时患儿的平均年龄为 37.62 d(12~105 d)。
1.2 治疗方法
耳郭矫形器由底座、外盖、耳轮牵开器、耳甲腔矫形器组成(图1)。将底座粘贴范围内的毛发剃去,乙醇棉球轻拭碎发及皮肤表面,选择适宜的矫形器底座粘在患耳周围,将耳轮牵开器置于适宜位置牵拉耳轮并略下压固定(图2),根据耳甲腔是否存在畸形而选择性使用耳甲腔矫形器,随后安置外盖。由于婴幼儿头部活动及喂奶等状态下较易使底座松动,故可用医用胶布在底座边缘加固。在首次就诊并安装矫形器后,指导患儿家长安装细则。
图1 耳郭矫形器Fig.1 Ear molding system
图2 耳郭矫正器底座及耳轮牵开器的安装Fig.2 The placement of the posterior cradle and retractor system
安装后的前3 d,每天打开外盖及牵开器,观察受压皮肤情况。若出现局部皮肤破损,则保留底座但停止牵开器矫形,待破损愈合后继续;若皮肤出现明显的受压凹陷但未破时,则继续观察,无需特殊处理;若皮肤无异常,则每周打开1次进行观察。后续治疗为家长自行操作,并与医生保持联系,以便医生确认矫正器安装质量,并适时调整治疗方案。
治疗维持时间根据患儿首次治疗年龄的不同而略有不同。对于初诊时小于6周龄的患儿,治疗2周后打开矫形器观察患耳畸形,纠正满意者则继续佩戴7~10 d后停止治疗,纠正不满意者可继续佩戴2周并观察,2周后仍不满意者原则上停止治疗。对于初诊时大于6周龄的患儿,在治疗4周后打开矫形器观察患耳畸形,纠正满意者则继续佩戴7~10 d后停止治疗,纠正不满意者可继续佩戴2周并观察,2周后仍不满意者原则上停止治疗。
治疗结束后1个月时,由未参与治疗的医生及患儿家长进行疗效评价。满意:患耳畸形基本恢复正常,双耳基本对称;一般:患耳畸形部分改善;无效:患耳畸形未见改善。
1.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2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应用卡方检验行组间比较,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8例(34侧)均按计划完成治疗,包括环缩耳(含耳轮畸形)16侧,垂耳8侧,招风耳4侧,杯状耳1侧,隐耳4侧,Stahl's耳1侧;平均治疗维持时间为 33.88 d(18~59 d)。治疗结束后 1个月时,医患对疗效的评价结果见表1、2。
表1 医生对疗效的评价Table 1 The survey by doctors
表2 家长对疗效的评价Table 2 The survey by parents
本组中,<6周龄患儿 (16侧)与≥6周龄患儿(18 侧),疗效无明显差异(P>0.05)。
本组中仅有1例出现背侧表皮破损,停止矫形后3 d皮肤愈合,5天后继续矫形,再次佩戴矫形器前在受压皮肤处加垫水胶敷料薄膜(YZB/FRA 0453-2013,LABORATOIRES URGO),后未见皮肤再次破损,且最终完成治疗。另有2侧患耳在底座黏合处周围有皮疹出现,完成治疗去除底座后皮疹逐渐缓解。
3 典型病例
患儿,男性,出生后第42天时门诊,主诉为“生后右耳郭外观不佳”,诊断为右耳轮形态畸形。门诊佩戴耳郭矫形器,并告知佩戴细节,后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复诊随访。维持佩戴3周后,耳郭形态纠正满意,并停止矫形。随访3个月后未见复发。治疗过程中无皮损、皮疹等并发症(图3)。
图3 典型病例:右耳轮形态畸形Fig 3 Typical case:congenital ear deformity of the helical rim
4 讨论
4.1 耳郭矫形器治疗的年龄
先天性耳郭形态畸形的非手术治疗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有报道,且主张在新生儿期进行[1],但也有针对14岁患儿耳郭形态畸形矫正的个案报道[4]。另外,Yotsuyanagi等[5]报道了对 1~14岁(平均年龄 3.6岁)隐耳患儿进行非手术矫正,在平均塑形2.1个月后矫正成功率达76%。在母体雌激素对耳软骨可塑性的作用机制逐渐被认识后,目前多提倡新生儿出生后1 d即可接受治疗[6]。但也有研究认为,新生儿出生1周内对已经存在的耳郭形态畸形有自愈的可能,可在出生后1~2周时再行非手术干预[7-8],且疗效无明显差异。关于进行非手术矫正的年龄上限,虽然母体雌激素在出生后6周左右将降至正常,且仍有大年龄儿童矫正成功的报道,但目前多推荐患儿在出生后3个月内接受治疗。本组中,也有大于6周龄,且达3个月左右的患儿,与小于6周龄的患儿相比,其疗效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但是治疗所需的时间相对较长。
4.2 耳郭矫形器治疗的并发症
在佩戴耳郭矫形器的治疗过程中,皮疹及皮肤破损是最常见的并发症[9],予以对症处理后均可缓解,对治疗效果无明显影响。本组病例中,出现1例受压后出现表皮破损,停止治疗3 d后表皮愈合,经外用水胶体敷料后继续治疗,未再出现皮肤破损情况。另有2例患儿在底座周围出现皮疹,因程度轻,未中断治疗,治疗结束后皮疹自行缓解。关于治疗效果,多个报道显示满意率可达到95%以上[6],而本组病例的满意率稍差,可能是本组患儿中月龄偏大患儿较多及样本量较少,有待今后进一步探索。
4.3 耳郭矫形器治疗的优缺点
先天性耳郭形态畸形的非手术治疗最早被报道后,并未得到广泛关注和应用,可能和塑形的材料及用具未能定型有关。直至耳郭矫形器[2]的出现,先天性耳郭形态畸形的非手术治疗才有了较为广泛的开展。对比之前的胶布粘贴、钢丝条塑形等方法,耳郭矫形器除了能塑形耳轮和耳舟区域外,对于耳甲腔的塑形也行之有效,其治疗更为系统。当然该方法也存在一定的缺点,包括底座较易松动、不能进行个性化治疗、价格相对昂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