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导管固定装置固定静脉留置针无针输液接头的效果观察
2018-11-05荆芳芳
荆芳芳
【摘 要】
目的: 针对我院行静脉留置针的患者探究对其应用导管固定装置对静脉留置针的无针输液接头进行固定后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研究选取2018年4月19日至2018年6月19日在我科行静脉留置针的患者共120例,均分两组,对照组60例行普通传统输液贴或医用胶带对输液静脉留置针的无针输液接头进行固定护理,观察组的60例应用导管固定装置对静脉留置针的无针输液接头进行固定护理,对比两组的皮肤过敏、敷料松脱以及静脉炎的情况,探究护理效果。结果 对出现静脉炎症的等级进行分类对比,观察组的1级、2级、3级和4级占比分别达到8.4%、5.0%、3.4%和1.7%;与对照组的16.7%、10.0%、6.7%、3.4%对比,观察组占比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留置针时间的对比:观察组留置针时间为(4.2±1.2)天,对照组留置时间为(3.2±1.3)天,对其展开统计学分析,t=7.121,P<0.05,观察组留置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显著。两组患者并发症出现概率分析:观察组在皮肤过敏概率、敷料松脱概率、静脉炎症三者的占比上与对照组展开对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选择粘贴型无菌敷料对静脉留置针的无针输液接头进行固定,固定效果较好,患者相对于传统固定方式,出现静脉炎的概率有较大的降低,临床值得推广。
【关键词】 静脉留置针;无针输液接头;导管固定装置;临床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R715 【文献标志码】
B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16-208-01
随着输液情况的管辖,门诊患者输液占比有较大的减轻,但很多患者入院后因各项原因需要展开输液治疗。静脉留置针即是指能够在患者体内放置超过1天以上的针头,选择留置针主要是针对需要反复进行穿刺的婴幼儿或是需要长期进行输液治疗的成人,能够使得患者或患儿很好避免反复穿刺带来的疼痛,也能够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量,是输液中较好的一种方法,其最大的特点是展开操作时简便,一般在患者体内保留3~5天[1]。留置针在临床使用中,能够适应于任何部位的穿刺,根据留置针厂家的主张,以3~5天的保留时间最为合适。留置时间的影响因素与护理人员的操作、穿刺的部位、封管、输入药物以及患者自身均有直接关系[2]。其中留置针的无针输液接头常会因为各种因素出现松动甚至脱落,对患者而言严重影响治疗过程,也增加护理人员的工作量。传统对无针输液接头进行固定的方式已经不能很好的满足患者实际需求,容易造成静脉留置针脱出,静脉炎的形成,无菌敷贴卷边不粘,保留时间缩短,增加患者住院期间的费用,就此我科室选择导管固定装置对患者的静脉留置针无针输液接头进行固定,详细护理过程见下表内容: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2018年4月19日至2018年6月19日在我科室行静脉留置针的患者共120例,均分两组,对照组共60例行普通传统输液贴或医用胶带对静脉输液患者的留置针无针输液接头进行固定护理,观察组的60例应用导管固定装置对静脉留置针无针输液接头进行固定护理,对比两组的皮肤过敏、敷料松脱以及静脉炎的情况,探究护理效果。研究对象中,对照组60例男性35例,女性25例,年龄在3个月到78岁之间,中值为(63.3±3.5)岁,其中胃溃疡共32例,慢性胃肠炎共28例,注射入药物为抗生素以及抗病毒类的药物,未对患者输入会使得血管出现强烈刺激的药物。观察组60例男性32例,女性28例,年龄在3个月到79岁之间,中值为(62.6±7.1)岁,其中胃溃疡共30例,慢性胃肠炎共30例,注射入药物为抗生素以及抗病毒类的药物,未对患者输入会使得血管出现强烈刺激的药物。研究对象或患者家属均并对本次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一般资料不具备显著差异(P>0.05),展开对比具备临床意义。
1.2 方法
患者行穿刺的部位均上肢的靜脉,以美国BD公司生产的静脉留置针(24GY安全型)对患者进行穿刺操作。操作前所有护理人员需要参加专科培训、操作熟练、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完成。根据静脉留置针的穿刺要求,行局部消毒操作后,行穿刺,成功后,对照组患者均以常规要求对静脉留置针无针接头进行固定,观察组则是导管固定装置对静脉留置针的无针接头展开固定,注意无菌透明敷贴无张力塑性固定导管,先捏导管座进行塑形,抚平整块无菌透明敷贴,边揭边按压无菌透明敷贴边缘,妥善固定,将留置针的进针时间和姓名及时记录在生物美敷贴右上方,导管固定装置放置于无针接头下方,进行粘贴固定,防止静脉留置针容易活动脱出,造成并发症,并延长保留时间,确保患者安全,减少穿刺带来的痛苦。
1.3 观察指标[4] 对照组和观察组展开留置针留置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的记录。对患者静脉炎症进行分级:0级即未见症状;一级:输液部位有发红情况,伴有或不伴有疼痛;二级: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和/或水肿;三级: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条索状物形成,可触及条索状的静脉;四级: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条索状物形成,可触及条索状的静脉,其长度大于2.5厘米,敷料处有脓液流出。
1.4 统计学方法
选择芝加哥SPSS 21.0医学软件进行统计,用 %对计数数据进行表示,并用x2检测;计量数据以(x±s)表示,t检测,若取得数值P<0.05,则表明数据间存在显著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留置针时间的对比:观察组留置针时间为(4.2±1.2)天,对照组留置时间为(3.2±1.3)天,对其展开统计学分析,t=7.121,P<0.05,观察组留置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显著。
两组患者并发症出现概率分析:观察组在皮肤过敏概率、敷料松脱概率、静脉炎症三者的占比上与对照组展开对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1.
对出现静脉炎症的等级进行分类对比,观察组的1级、2级、3级和4级占比分别达到8.4%、5.0%、3.4%和1.7%;与對照组的16.7%、10.0%、6.7%、3.4%对比,观察组占比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2.
3 讨论
及时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对疾病的治疗以及抢救危急症患者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建立静脉通道后的维护,则主要和穿刺技术、穿刺固定有密不可分的关系。静脉留置针是以前头皮针的换代产品,其具有操作简单、方便安全的优点。其能够将患者的静脉通道快速打开,为临床用药与紧急抢救创造有利条件,并且使用静脉留置针还能够使得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得到减少,能够使得静脉损伤得到减少,从而使得患者的静脉损伤减少,方便于患者的日常活动。目前临床上对静脉留置针的尾部进行固定存在有多种多样的方法,比如医用胶带固定、手腕网状绑带固定、纱布包裹以及卷绷带缠绕绑带固定等。患者在接受静脉输液之后,尤其是小儿患者,其依从性较低,会出现烦躁不安的情况,用手撕掉穿刺针的情况可能会出现,针管滑出血管外后,很容易出现局部的肿胀和疼痛,滴注的液体外渗。成人也因各项原因,固定无针输液接头会出现脱落的情况,一般可能是患者未注意,护理人员固定不够稳固最后出现这种情况;或是因为温度升高,患者出汗较多,粘贴度下降后,接触不够充分,留置针固定不够牢固。患者出现静脉炎症主要是贴敷料时出现了张力固定,使用时间过长后就很容易出现静脉炎,对患者的治疗过程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针对此情况,临床对其可选择粘贴型的无菌敷料对留置针的无针输液接头进行固定,固定无针输液接头后固定更加稳固,相对而言出现滑出的概率得到控制。加上这种无菌敷料设计更加舒适和透气,附着与皮肤上效果更加,能够实现无张力、密闭式的粘贴,出现皮肤过敏的概率得到控制[5]。导管固定敷料在临床上是一种专业性较高的导管固定装置,其能够取代普通传统的胶带固定,在临床上各种导管的应用中其固定作用都比较良好,确保引流、输液保持通畅,有效预防患者发生各种并发症,能够使得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大大减少,使得患者的不适感得到明显的减轻。导管固定装置的组成成分主要有魔术扣、离型纸和底片等,低迷热熔胶存在于离型纸和底片之间,将离型纸撕掉后能够在皮肤上直接敷贴,然后固定管路时则是运用上面的魔术扣。在刚接触皮肤的时候其初始黏度比较小时热熔胶的原理,在延长接触皮肤时间中,能够利用人体热度来使得胶的黏贴力得到提升。低敏胶的使用能够让患者在使用过程中所引起的临床过敏反应得到有效的降低。并且过程中使用的涂胶工艺是点胶涂法,此种方法能够使得产品的透气性与患者的使用感官效果得到明显的提高。
在本次研究中,对照组60例患者行普通传统输液贴或医用胶带对输液静脉留置针的无针输液接头进行固定护理,观察组的60例患者应用导管固定装置对静脉留置针的无针输液接头进行固定护理。采用医学统计学软件对所得结果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数据表明,观察组患者出现静脉炎症的1级、2级、3级和4级占比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在皮肤过敏概率、敷料松脱概率、静脉炎症三者的占比上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之间展开对比,存在有明显的差异,说明存在统计学意义。由此可说明,相较于传统的输液贴或输液静脉留置针的无针输液接头进行固定护理,应用导管固定装置对静脉留置针的无针输液接头进行固定护理具有更为显著的效果。
综上,选择粘导管固定装置固定对静脉留置针的无针输液接头进行固定,固定效果较好,患者相对于传统固定方式,其具有更高的安全,操作较为简单,容易对患者的穿刺点和血管走向进行观察,使得静脉留置针的脱管次数得到有效的减少,并且使得患者出现静脉炎的概率有较大的降低,临床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王彩凤. 水胶体敷料在剖宫产妇静脉留置针固定中的应用[J]. 医药前沿, 2017, 7(30).
[2] 梁艳, 倪雪莲. 水胶体敷料在安全延长小儿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中的作用研究[J]. 中国保健营养, 2017, 27(25).
[3] Zheng-Yan Q, Lin Q. Effect Observation of Xinpigu Catheter Fixing Device for Fixing Intravenous Indwelling Nneedle[J]. World Latest Medicine Information, 2016.
[4] Liu M, Zhou X. Effect of Quality Control Circle on Improving the Success Rate of Pediatric Superficial Vein Indwelling Needle Puncture[J]. China Health Standard Management, 2017.
[5] 张英姿, 王秀琼, 付洁,等. 两种固定方式在儿科分隔膜密闭式无针接头静脉留置针的应用效果比较[J].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