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肌酶谱、C—反应蛋白、血糖和乳酸检测对小儿手足口病早期诊断意义

2018-11-05毕建滨刘成云

健康大视野 2018年16期
关键词:心肌酶谱小儿手足口病反应蛋白

毕建滨 刘成云

【摘 要】

目的:探讨在小儿手足口病早期诊断中心肌酶谱、C-反应蛋白、血糖及乳酸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临床纳入2016.06~2018.06本院收治50例手足口病患儿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于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50例儿童作为对照组,均进行心肌酶谱、C-反应蛋白、FPG及乳酸检测,比较两组检测结果差异情况。结果:研究组患儿α-HBDH、CK、CK-MB、LDH等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Hs-CRP、FPG及乳酸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肌酶谱、C-反应蛋白、FPG及乳酸等指标的联合检测对早期诊断、鉴别疾病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可作为手足口病的重要诊断依据。

【关键词】 心肌酶谱;C-反应蛋白;血糖;乳酸;小儿手足口病

【中图分类号】R365 【文献标志码】

B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16-004-01

小儿手足口病是一种急性传染病,由肠道病毒感染所引起,具有传染性强、发病率高等特点[1]。该病好发于1~5岁年龄段小儿,发病时间不受季节限制,其中以夏季、秋季较多见。小儿手足口病患儿以发热、手足水疱样疱疹、口腔黏膜溃疡性疱疹为主要临床表现,轻者可自愈,而重者心肌功能受到严重损害,可引发心肌炎、脑炎等严重疾病,对其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2]。本研究探讨在小儿手足口病早期诊断中心肌酶谱、C-反应蛋白、血糖及乳酸检测的临床意义,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临床纳入2016.06~2018.06本院收治50例手足口病患儿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于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50例儿童作为对照组。研究组年龄5个月~11岁,平均(5.19±0.23)岁,病程1~8d,平均(3.68±0.20)d,男28例、女22例;对照组年龄4个月~12岁,平均(5.24±0.30)岁,男27例、女23例,P>0.05,可行比较。

1.2 方法

对照组儿童空腹状态下采集静脉血,研究组患儿入院次日清晨空腹状态下采集静脉血并置于抗凝管中。仪器采用BC-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两组小儿心肌酶谱、超敏C-反应蛋白、血糖及乳酸水平进行检测,包括血清α-羟丁酸脱氢酶(HBDH)、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肌酸激酶(CK)、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空腹血糖(FPG)、乳酸等指标。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心肌酶谱、超敏C-反应蛋白、血糖及乳酸水平测定结果,分析比较两组各项指标差异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9.0系统行统计学处理,以(x±s)表示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心肌酶谱测定结果对比

研究组患儿α-HBDH、CK、CK-MB、LDH等指标分别为(173.30±49.71)U/L、(81.30±51.20)U/L、(32.83±4.09)U/L、(229.80±41.90)U/L;对照组儿童分别为(105.70±40.20)U/L、(62.50±33.70)U/L、(14.90±4.20)U/L、(123.69±36.12)U/L。两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477、t=2.169、t=21.627、t=13.563),P<0.05。

2.2 两组C-反应蛋白、FPG、乳酸水平对比

研究组患儿Hs-CRP、FPG、乳酸水平分别为(14.10±6.30)mg/L、(5.90±1.12)mmol/L、(1.90±0.40)mg/L;对照组儿童分别为(2.40±1.30)mg/L、(4.30±1.01)mmol/L、(1.40±0.60)mg/L。两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2.861、t=7.502、t=4.903),P<0.05。

3 讨论

小儿手足口病发病率高,传染性较强,且难以治愈,儿童感染肠道病毒后,可导致其心肌受损,促使心肌细胞释放AST、LDH、CK、CK-MB入血,引起心肌酶升高[3]。由于AST、LDH、CK广泛分布于机体内,活力增高可能是受到非心肌因素的影响,故特异性相对较差。

在心肌中CK-MB含量最高,属于心肌特异性同工酶,而在正常人体血清中含量较低,心肌细胞受损后CK-MB释放入血,显示出高度特异性。超敏C-反应蛋白是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由肝脏合成,不受激素、抗炎药物等因素影响,可随着机体损伤、急性感染情况同步变化。本文结果显示,研究组患儿α-HBDH、CK、CK-MB、LDH等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说明通过检测手足口病患儿心肌酶谱水平可直接反应患儿心肌受损情况,为后续治疗提供可靠客观依据,有效预防心肌炎的发生,与当前研究结果基本一致[4]。本文中两组Hs-CRP、FPG及乳酸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说明患儿感染病毒后产生炎症反应,刺激FPG水平的升高。临床上除观察患儿hs-CRP外,还应加强对FPG变化的重视。此外,乳酸水平可直接反映患儿氧合障碍及组织低灌注状况,值得注意的是,在患儿低灌注及组织缺氧情况改善后,乳酸可转化为丙酮酸,故临床上应结合FPG、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进行综合评估[5]。

综上所述,联合检测手足口病患儿心肌酶谱、超敏C-反应蛋白、血糖及乳酸等指标可早期发现心肌损伤,并为临床诊治手足口病及相关并发症提供有价值参考。

參考文献

[1] 上官醉飞,毛其芬.小儿手足口病EV71型血清心肌酶谱肌钙蛋白变化的意义[J].浙江临床医学,2015,17(5):817-818.

[2] 王崇林.57例手足口病患儿血清心肌酶谱及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结果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30):395-396.

[3] 付红霞,杨靖,徐祥等.心肌酶谱和高敏肌钙蛋白T在小儿手足口病并发心肌损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8,39(8):929-931,935.

[4] 汪小君,李小红,朱莉等.小儿手足口病合并心肌损害的临床观察与护理[J].浙江临床医学,2017,19(4):762,765.

[5] 郝霞.心肌酶谱、高敏肌钙蛋白T(hs-cTnl)在小儿手足口病(HFMD)并发心肌损伤诊断中的价值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8(7):1340-1341.

猜你喜欢

心肌酶谱小儿手足口病反应蛋白
小儿手足口病口腔病变的观察与护理探讨
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探讨
膝骨关节炎中医证型与常见临床指标之间的关系研究
热毒宁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
CRP和PCT在医院获得性肺炎老年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重型颅脑外伤进展性颅内出血与D—二聚体、C—反应蛋白的临床分析
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
窒息新生儿心肌酶谱的变化检测及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