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某医学类院校大学生创业的现状分析与启示

2018-11-05洪俐

科教导刊 2018年25期
关键词:创业医学实践

洪俐

摘 要 通过对某医学院校近五年毕业生的创业情况进行调查与分析,得出医学院校学生创业与专业相关度较高、近五年内毕业时间越长创业人数越多。对潜在创业大学生提出要注重培养自身的创业素质、在行业内进行多年的积累后再创业、创业要与所学专业相结合。对学校提出要做好顶层设计,提供组织和制度保障;完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创业教学水平;创设实践平台,广泛提供创业实践机会。

关键词 医学 大学生 创业 教育 实践

中图分类号:G473.8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8.09.075

Abstract Through the five years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entrepreneurial situation of graduates in a medical college,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students' Entrepreneurship is closely related with the majors and the number is developing with graduate years. It is suggested that college students with 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rain their own entrepreneurial quality and accumulate working experience. Entrepreneurship should be combined with the majors.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should provide the following supports: top level design, organizational and institutional guarante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curriculum system, qualified teaching staff and a practical platform for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Create a practical platform to provide a wide range of entrepreneurial opportunities.

Keywords medical; college students;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practice

在经济、政治和文化日益全球化和国际化的今天,发展创业型经济已经成为国际共识,而高校是进行创业教育和实践、培养创业人才的重要阵地。其中美国是最早开始开展高校创业教育的国家,对创业理论、创业训练和实践等建设都非常重视。[1]在英国,大学为创业者们也提供了足够的场地和指导。[2]而我国由于起步较晚,高校的创业教育工作还正处在摸索和完善阶段。

广义的“创业”指“创造新的事业的过程”。狭义的创业指“创建一个新企业的过程”。[3]近年来,在国家大学生数量快速增长以及国家经济转型的背景下,提出了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发展战略。大学生的创业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本文以某医学类院校为例,对近年来该学校大学生的创业情况进行分析,期望通过分析对医学类院校的创业教育和创业实践有所启示。

1 近五年毕业生的创业情况

2013年-2017年间,某医学类院校的毕业生共有57人创业。其中与专业相关的29人,占51%;与专业不相关的28人,占49%。护理类专业10人,占17%;药学类专业21人,占37%;医学类专业2人,占4%;美容类专业24人,占42%。

2 大学生创业的特点

2.1 创业与大学专业相关度较高

学校有医学类、护理类、药学类、康复美容类专业,经过分析发现近五年的毕业生中发现创业者多来自学校的药学类和美容类专业等相对好创业的专业,以上专业的创业要求较低,而医学类和护理类专业由于创业的门槛较高,创业的人数相对较少。

从创业案例的统计分析中发现,51 %的人创业选择的领域或行业与大学所学专业是较一致的。如医学美容技术专业背景的人进行美容服务、美容产品营销等领域的创业,针灸推拿专业背景的人进行推拿按摩等领域的创业,药学类专业背景的人从事的是药品的营销与服务等领域的创业等。如2017 年毕业于我校医学美容技术专业的陈XX,于 2016 年创办了某美容店,主要负责美容产品销售、美容服务等方面的项目。如2013 年毕业于我校针灸推拿专业的付XX,于2013 年创办了某推拿按摩店,主要经营针灸、推拿治疗和保健等方面的项目。说明大学的专业选择以及多年的专业培训对学生的职业生涯会产生深远的影响,选择了某一个专业不仅意味着你选择了一种技能,还意味着你选择了一种与之相应的生活方式。

2.2 近五年内毕业时间越长创业人数越多

某医学院校近五年畢业生的创业人数如下:2013届毕业生15人,2014届毕业生20人,2015届毕业生10人,2016届毕业生4人,2017届毕业生8人。根据上述数据显示,近五年内学生的毕业时间越长,创业人数越多。由此表明创业需要在行业内进行多年的积累,这种多年的工作实践经验是很多创业者能够获得成功的重要条件之一。

3 对潜在创业大学生和学校的启示

3.1 对潜在创业大学生的启示

3.1.1 注重培养自身的创业素质

创业是一个艰巨的过程,它要求创业者自身的素质相当高。创业者要有较强的专业知识,还要具备企业管理素质。创业者需要有较强的开拓创新、组织协调沟通能力、实践能力等。当代大学生成长在一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要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才能提高创新创业能力。大学生创业的失败率较高,创业者只有树立目标,坚定信念,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在大学期间,要多关注社会动态,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参加社会实践和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在活动中不断培养自己的创业意识、思维和能力。

3.1.2 在行业内进行多年的积累后再创业

大学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潜在的中坚力量。做为社会的潜在创业者,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更要关注社会动态。根据自己的特点及社会资源找准创业领域并多加了解。[4]近年来,大学生创业的失败率高,其中涉及的因素诸多。但是成功创业的大学生往往都在创业相关领域实践了多年。对于大学生中潜在的创业者来说,在上学期间及毕业后几年在目标领域或行业进行实践,为他们积累人脉和行业经验、培养企业管理能力将会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根据研究者对大学生创业情况的统计分析,大学生一毕业就创业与在行业内积累几年后再创业相比更容易失败。[5]

3.1.3 与所学专业相结合

从学校近五年的创业情况统计数据中显示, 有 51 %的大学生选择与所学专业一致或类似的领域进行创业。大学教育是专业教育,大学期间的专业学习与实践对人的认知及能力发展会产生巨大的影响。高校毕业生选择自己的专业领域进行创业更能驾轻就熟,对于创业的专业知识及行业内的资源积累更充分。因此对于創业者来说与自己的专业相结合是一种最经济有效的创业选择。

3.2 对学校的启示

根据对本校2017届毕业生调研的数据显示,学生在校接受的创新创业教育中“创业教学课程”占比55%,其有效性为61%;“创业辅导活动”占比39%,其有效性为64%;“创业实践活动”占比26%,有效性为74%;“创业竞赛活动”占比10%,有效性为77%。同时学生认为“创新创业实践类活动不足”的占55%;“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缺乏”的占40%;“教学方法不适用于创新创业教育”的占40%。由此提示学校要做好顶层设计,提供组织和制度保障;完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创业教学水平;搭建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广泛开展创业实践活动和竞赛。

3.2.1 做好顶层设计,提供组织和制度保障

创新创业工作涉及到教学、科研、实践、竞赛等多方面,学校一定要做好顶层设计。目前有很多高校非常重视创新创业工作,为了达到 统筹管理的目标,专门成立了创新创业学院,并从人员、场地和经费上给予了充分的保障。为了使创新创业工作得到有效运行,充分调动师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还要有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学校应制定包括学分管理、项目管理、竞赛活动、孵化基地等一系列的管理办法。

3.2.2 完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

创新创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构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能力是高校的责任所在。

学校要将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结合起来,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整个人才培养全过程。在大一学生中开设创新创业基础课,作为通识课和必修课,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意识。充分运用网络课程资源,实现线上线下相结合开展教学。在课程教学中,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带学生到孵化基地、创业园、科技园等场所进行参观和实践,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锻炼学生的能力。学生在校期间参与的创新实验、发表的创新论文、参加创业培训、申请的专利、参加各类大赛都可以计算学分。

3.2.3 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创业教学水平

自我国高校开展创业教育以来,最优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应遵循专职和兼职、校内和校外、专业教师和企业家相结合的原则。目前各高校专职的创业导师基本都是其他专业教师,缺少创业经验和实践,因此要加强自身创业师资队伍的建设,组织创业教师参加创业知识培训,鼓励教师走进企业,多参加创业实践。其次学校要多聘请校外企业人士、行业专家等担任外聘教师和创业导师,请专家们到学校来举办新形式多样的交流会、讲座和沙龙活动,指导学生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创业项目的挖掘、融资渠道、创业团队的建设等知识。

创新创业课程教学与其他课程相比学生的参与性要求更高,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重视教学方法的选择,如多运用启发式、讨论式和参与式教学方法,教学效果才会更好。

3.2.4 创设实践平台,广泛提供创业实践机会

一要通过创业社团开展丰富多彩的创业活动,营造创新创业的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激发学生的兴趣;二要积极参加各类创新创业大赛,通过大赛可以使学生融入到模拟的实战环境中,接触到企业投资人,检验创业计划的可行性等;三要建设具有医学院校特色的创新创业基地,学校为创业团队提供大力的支持和服务,提高创业项目的孵化成功率;四要加强对大学生自主创业扶持政策的宣传力度及建立企业实践基地,让有创业意愿和创新能力的学生到企业开展创业实践活动。[6]

参考文献

[1] 仓平,谢旭红,王立新.大学生创业教育和环境的国际比较研究[J].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9):18-20.

[2] 牛长松.英国高校创业教育研究[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9:110.

[3] 钟秋明.大学生创业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7.

[4] 曹祎遐,司春林.探索新时期大学创业模式——基于复旦创业案例的研究[J].公共行政与人力资源,2011(4):14-22.

[5] 刘敏岚,胡明山.大学生创业的特点与启示——基于江西理工大学87个创业案例的分析[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14.35(6):47-51.

[6] 刘星喜,王聪.大学生创业实践:构建基于真实情境的创业教育模式[J].思想教育研究,2014(6):83-86.

猜你喜欢

创业医学实践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2019中国整合医学大会光影
小心这些美丽陷阱!
在校大学生创业与学业协调机制研究
“双创”国策下的阶段性经营、资本知识架构研究
微时代文化创意类创业现状调查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及对策研究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