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校学生网上评教的问题及对策

2018-11-05蒋鹭婷

科教导刊 2018年25期
关键词:学生评教高校

蒋鹭婷

摘 要 高校学生评教是近年来高等学校教学质量监控的重要手段之一。网上学生评教制度虽然带来了便利,但评价标准、评教主题认识不清和反馈机制不明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会导致学生评教的有效性和可信度降低。可以通过多元化的评教形式,构建合理的评价体系,调整评教反馈机制,完善评教系统技术,规范教学评教行为,更加真实体现评教结果,促进教学质量提升。

关键词 高校 学生评教 网上评教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8.09.007

Abstract College students' evaluation of teaching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means of teaching quality monitor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recent years. Although the online student evaluation system has brought convenience, the problems of evaluation criteria, unclear evaluation of the subject of teaching and unclear feedback mechanism will lead to a decrease in the effectiveness and credibility of students' evaluation. Through a variety of evaluation forms, we can construct a reasonable evaluation system, adjust the feedback mechanism of evaluation, improve the evaluation system technology, standardize the teaching evaluation behavior, more realistically reflect the evaluation results, and promote the improvement of teaching quality.

Keywords college; student evaluation; online evaluation

課堂教学是高校实施日常教育教学活动最直接、最高效的途径。课堂教学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大学教育的质量。课堂教学质量监控是高校教学质量监控的重要内容之一。随着网络科技的进步,网上评教具有开放性、高效性和便捷性的特点,逐渐成为高校教学质量监控的重要手段。网上学生评教的方式,不仅使学生更便捷参与教学评价工作,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率,这也大大增加了参与评价人员的样本数量,极大地提高了评价结果的效度和信度。在网上进行评教工作是利用互联网系统和网络信息技术收集数据,并对所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和处理,能够有效地减少误差,节省人力物力。然而,利用计算机系统进行网上评教,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和解决。当前的高等教育改革增强了精神方面的建设,从根本上提倡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因此,完善教育系统的评价机制,加强网络监督,提高学生对教师教学网评的公平公正、科学客观、自愿民主等,对于提高高等学校对教师教学质量的监督和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高校评教体系存在的问题

1.1 对评教标准的制定不够合理

一般来说,对高校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进行评价需要有一套合理的评价体系,该体系通常由学校的教学主管部门进行设置和制定。经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发现,目前只有百分之七点九的高等院校在进行评价量表的设置时,经常听取学生意见,33.8%的高校很少听取学生意见,从未听过学生意见的高校高达58.0%。[1]当前,高等院校的评教内容主要包含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师采用的教学方式方法、教师对教学内容的讲解以及教师的教学效果等方面。然而,仍有一些概念的界定与评分标准是基于评价者的主观意愿。不同院系、不同专业、不同课程和不同教师的学生在登录系统后经常会面对同一份问卷。想要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或表达想法的学生,往往无法找到能够表达其真实想法的相应的题目,这一点就不能够满足不同种类的课程对于教学评价标准的多样化的要求。也不利于学生真实利益的表述。

这些教师教学的评价标准所收集到的评价结果,通常符合教学主管部门的预期,是他们希望得到的理想结果,这些结果并不是学生真实意愿的表达,因此根本无法反映学生的心声。此外,因为教学主管部门制定的教学指标与学生的真实意愿不符,所以学生对于学校的教学评价行为持否认的态度,致使学生不能够进行有效的教学评价。但是,假如将评价的具体指标制定的过于细致,那么学生在进行评价的时候会因为疲惫而导致厌倦不耐烦,从而不能够保质保量地完成网上评教。因此,高校教学部门需要对教学评价的量表进行完善和改进。

1.2 部分大学生对网上评教的主观认识存在偏差

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大学生是网上评教的主要参与者,但一些大学生在教育教学管理中并没有认识到自身的主体性地位,敷衍了事,最终导致评教结果无效。

事实上,每份评教问卷是否学生自己填写是无法确定的,相关证据表明,有百分之二的大学生会找别人来填写评价量表。[2]通过与线下进行的纸质的调查问卷并进行统一回收的方式对比来看,学生在线进行教学评价让别人代填的比例明显要更多一些。

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的网上评教系统多在期末成绩查阅前或者选修课选课前让学生登录系统,只有完成网上评价,才能够查阅自己的考试成绩,也才能够进入新学期的选课程序。把网上评教的时间定在这个阶段,有利有弊,好处就是可以大大的节约时间,许多学生通常不会阅读评教问题,随意选择,产生数量众多的无效的评价结果;再就是,由于互联网的公开度和透明度比较强,部分学生会因为各种担心而不敢发自真心的进行评价,同时也害怕会影响自己的成绩,经常采取满分评价,这大大降低了数据的可信度。网络评教的结果在质量上得不到足够的保障,大量的文献[3]资料表明,大部分的大学生都觉得只有百分之十一点二的学生评教结果可以让人“完全可信”,而认为网络教学评价的结果“不大可信”的居然占到了百分之八十二点七,认为评价结果“完全不可信”的也占到了百分之六点二。文献[2]资料显示,从学生在进行网上评教的认真程度来看百分之六点一的学生是不够认真的,对于有没有按评教量表逐项打分,11%的学生没有逐项打分;阅读评价指标方面,4.6%的学生不认真。评教的有效性能真实、科学和准确地监测和反映高校教学质量。如果评教结果失去了有效性,网上评教就失去了意义。

1.3 反馈机制有待完善

从网上评教获得的大量数据和信息可以快速且有效地量化处理,高等院校在对教学评价的结果进行使用的时候,一般会比较注重通过量化分析而得出的数据信息,而对于评价建议中的内容却缺乏应有的重视,因此有些认真评价的学生的真实意见就很容易被忽视。而且,进行网上评教的根本目的就是对教师的教学进行真实有效的评价,使高校教师能够找到自身的不足,不断的提高和完善自己的教学水平,并根据学生反映的具体问题进行改进。学校教学主管部门应该及时把学生网上评教的结果告知教师,并且能够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师专业素养、教师的教学态度等进行客观而公正的评价,而针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应该给出客观公正、科学可行的改进意见或者措施。仅仅把教学评价标准同工资绩效或者处罚挂钩并不是合理的解决方法,会增加教师的心理抵制。[4]网上评教只是一个过程和手段,进行网上教学评价的根本目的是需要得到真实的评价反馈和改进建议。这一点在当前的教师教学评价过程中是比较薄弱却重要的一点。

1.4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课程特点的影响

最近几年,随着国家的扩招政策,高等院校的招生数量也不断增加,在校教师与学生数量的比例也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特别容易受到时间、空间还有学生数量等方面的影响,教师与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有不小的差异。有一些大学生在网络评教的时候,对平时沟通交流关系较好的教师的评价就比较认真仔细,评价的过程也非常客观公正,而对于关系比较淡薄,交流也不多,不太熟悉的教师,学生对其的评价就不够认真了。

现在的高等院校所设置的学科专业的数量比较多,对于不同的专业,不同的学科,其教學方法、教学的难易程度、教学课时的安排等方面存在着不小的差异。所以,一些学生对不同学科在教学的手段、教学的难易程度、教学的时间安排等方面存在的这些差异会有不同的感受,这也是在所难免的现象。学生对自己比较认同并且比较感兴趣的课程,会有比较积极的学习态度,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会比较容易提升自身的素养,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比较大,因此学生对这样的课程的任课老师也就比较认可和支持,在评教的过程中就会给予较高的评价。而对于一些有难度且比较偏的课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在学习的过程中也比较吃力。那么学生在进行教学评价的时候,就容易失去客观性,比较感性而随意,评价结果就会不尽如人意。

1.5 对评价结果的数据进行分析时不够专业

有部分高等学校对于学生网上教学评价的结果进行分析和处理的时候,缺乏整体性和综合型,往往只是对数据的简单排列,并没有针对评价结果去深入的进行分析和探究。教学部门仅仅是完成评价结果的统计工作,并没有对教师给出相应的意见和建议,也没能够对评价结果进行整体的总结,不利于教师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的提高。大多数情况下,教师只能看到评教的排名和分数,对于评教结果的来源和评教的方式不是很清楚,这种情况容易引起教师对评教工作的误解,不能够正确对待评教事项,对于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和改善有很大的影响。

2 建议

2.1 促进多元化的教师教学评价的方式

利用互联网科技评教的便捷性和有效性等特点,运用科学的评价手段,建立形式多样的学生评教的网络平台。首先,学生评教系统应该作为一个独立的系统开发使用,学生评教时间设为3个时间点,分别为上课之前的预期评价、教学过程重点过程评价以及对于课程结束后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通过对整个上课流程这三个时间点的对比,可以检测教学评价信息的准确性,真实反映教学情况。其次,搭建新媒体的评教平台,包括微信、微博等,可在学校公众号或者客户端设置学生评教的入口。最后,可酌情采用传统与现代形式相组合,对于一些大型的选修课程,可以采用学生代表座谈会。

2.2 构建合理的评教指标体系

只有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才能够对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有一个比较客观准确的评价。高等院校可以根据学院不同的院系、不同的课程,不同的专业,分门别类地设计特点鲜明,多元化的评教标准。互联网评教平台的出现,为制定一套具有学校特色的个性化的评教标准提供了技术支持,然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高等院校进行网上评教的时候却依旧按照传统的评教标准来操作。[5]另外,在教学评价问卷的设置方面,高校的教务部门必须从学生的角度进行考虑,使问卷能够充分体现出学生真实意愿,学校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座谈会或者班级问卷的方式,来了解学生对与课堂教学的要求,根据学生的真实感受来改善网上评教的问题,才能确保评教结果反作用于学生。

2.3 实施公平公正的奖惩措施

高等院校的教务部门可以根据教学评价的结果对教师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奖惩,以提高教师工作的积极性。比如对于学生比较认可的老师也就是在评教得分较高的老师,学校可以对该教师给与恰当的奖励,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当然最重要的还是精神奖励,这样可以起到一个榜样示范的作用,学校每年举行优秀教师的评选,并颁发获奖证书。而对于评教结果不太理想的教师,学校教学部门需要及时与其交流,对其在教学过程中的问题给以适当的建议,并且可以安排该教师进行进一步的学习培训,使其能够真正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和水平。

2.4 规范教学评价的活动

高等院校教学部门通过对在校学生进行有关教学评价工作相关内容的讲座,讲解互联网评教的过程和意义。在每个新学期,都要进行网上评教,在评教实施之前,需要提前与参与评教的学生进行交流并实施简单的培训,让学生能够彻底掌握教学评价标准体系问卷里每一个题目的真正意义,如何有效完成问卷,并切实体现诉求。另外,高等院校在进行网上评教系统的设置时,可以提前规定好连续的题目选项不能相同,否则,评教的问卷将不能提交,学生需要返回重新改写;还可以设置交卷的时间,问卷开始多久之后才可以交卷等,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提高学生对网上教学评价问卷填写的合格率。

2.5 提高互联网评教行为的效果

高校实行网上评教活动的时候,要尽量避免强制性和摊派性,减少命令性质的参与名额,改变评教工作的实施方式,让学生自愿自主地参与到教学评价活动中来,而不是要求学生去做这件事情,这样会让学生产生一定的抵触心理而不利于教学评价活动的顺利进行,因此学校的评教活动需要本着自主自愿参与的原则,让学生主动的参与,从而可以更好的 控制和管理评教的过程。在教学评价开展之前,学校要对学生的上课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和分析,有一些学生到课率不高,对教学的过程不够了解,对于本课程知之甚少,他们的教学评价的准确性不高,因此可以适当减少其参与评价的权重。通过科学技术手段,提高评教结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在教学评教这项活动上,学校必须使学生能够得真正意识到学校开展评教工作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由于互联网评教活动的覆盖面比较广泛,参与评教的学生人数比较多,因此学校需要提前安排时间,使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在评教的过程中,管理教师以及评教的管理人员应该全面管理和监控评教的环境和过程,尽量避免外界不相干因素的干扰而影响评教的结果。

3 结语

总而言之,高等学校的教学评教方面的工作仍然任重而道远。教学评价的手段和方式还需要多元化发展,更加方便学生的操作,线上、线下的评教形式要相互结合,取长补短。从评价结果的大数据分析中得出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运用科学有效的手段和方法,使教师得到进一步的改善和提高。同时,还需要重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性,学生的学习过程也就是教师教学的过程,这是一个双向的过程,需要教、学的双方共同努力才能够完成。高等院校的教育不仅仅是讲授知識的过程,还需要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大学教育并非简单的授予,更重要的是要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育中提倡教学相长,也就是说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能够相互进步和共同成长。

参考文献

[1] 秦小玲,何伟军.高校教师绩效考核中学生网上评教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理工高教研究,2010.8:70-72.

[2] 付八军,冯晓玲.大学生评教客观度的调查研究[J].大学教育科学,2011(1):35-40.

[3] 邹小婷,刘波.高校学生评教现状调查[J].教育学术月刊,2016(6):53-56.

[4] 黄晓星.学生评教体现以什么为本?[J].教学与管理,2008(1):63.

[5] 胡波.高校学生网上评教系统有效性研究[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07.

猜你喜欢

学生评教高校
基于云模型的高校学生评教方法研究
持续改进课程教学质量的一种措施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高校学生评教有效性分析与策略研究
残疾大学生评教制度效果和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