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川省特殊教育教师急救知识与技能培训的调查研究

2018-11-05罗传艳余菊芬

科教导刊 2018年22期
关键词:培训

罗传艳 余菊芬

摘 要 目的:了解四川省特殊教育教师急救知识与技能培训现状,为急救相关知识技能培训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调查方法对四川省内27所特校共600名教师进行急救相关知识技能培训问卷的调查。结果:四川省特殊教育教师主动学习儿童意外伤害急救知识技能的途径多样;21%的教师接受过正规培训,但已有的培训方式与期望的有一定的差异;81.7%的教师表示愿意参加急救相关知识技能的培训,并希望培训时有更多的模拟操作机会。结论:特殊教育教师对急救相关知识技能的培训需求高,但模拟操作机会少。

关键词 特殊教育教师 急救知识与技能 培训

中图分类号:G7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8.08.085

Abstract 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First Aid knowledge and skills training of special education teachers in Sichuan Province. Methods: Totally 600 special education teachers in Sichuan province were recruited by random sampling method and were investigated with the training questionnaire on knowledge and skills related to first aid. Results: There were various ways for special education teachers to learn first aid knowledge about children's accidental injuries in Sichuan province; 21% teachers had received regular training, but there was a certain difference between the existing training and expectations; 81.7% of the teachers were willing to take part in first aid training, and hoped to have more simulation opportunities during the training. Conclusion: Teachers have high demand for first aid training, but few simulation operation opportunities were implement during the training.

Keywords special education teachers; first aid knowledge and skills; training

意外伤害是指突然发生的各种事件或事故对人体所造成的伤害。众所周知,意外伤害已成为世界范围内儿童的头号“杀手”,成为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儿童致伤、致残、致死的最主要原因。[1]有研究显示,意外伤害在学校的发生率为34.1%;[2]其中中、重度伤害主要发生在学校(39.2%)。[3]而特殊儿童由于其生理特点和健康状况等原因,适应环境和处理环境中危险状况的能力更弱,一年中意外伤害的发生率显著高于正常儿童,遭受“二次状况”,受到伤害的风险更高。[4]特殊教育教师(以下简称特教教师)作为目击现场人,如果能为伤者实施及时有效的救助,能够为后面医护人员的成功抢救争取到关键的时间,尽可能地为其减轻伤害,降低伤害导致残疾、死亡的概率。因此,本研究旨在通过调查了解四川省特教教师急救知识与技能培训情况,为今后开展特教教师急救相关知识技能的培训提供参考和建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17年10月至2018年1月,采用随机抽样调查的方法,对四川省双流特校、南充市特校、达州市宣汉县特校、汶川特校、凉山州特校等省内27所特校的在职特教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在调查对象知情同意情况下,采取不记名方式独立作答,当场收回。共发放纸质问卷600份,回收有效问卷557份,有效回收率为92.8%。

1.2 调查工具

根据徐金梅等[5]对宁波市师生及企事业职员院前急救反应能力调查时使用的问卷,设计本次调查问卷。问卷的内容除了急救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的调查外,还包括个人基本资料及学习急救知识技能情况、参加培训情况和培训需求情况等内容。

1.3 统计学处理

用Microsoft Excel 97-2003建立数据库,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2 结果

2.1 调查对象基本资料 (见表1)。

2.2 四川省特教教师急救相关知识技能学习培训情况

2.2.1 急救知识技能学习情况

调查发现,主动学习过意外伤害急救知识技能的特教教师有305名,占调查人数的54.8%,其获取急救知识技能的途径具有多样性,具体途径(可多选)见表2。

2.2.2 急救知识技能培训情况

在调查对象中,接受過急救知识技能正规培训的有117名,占调查总人数的21%,培训时间间隔、形式、授课者等具体情况见表3。

2.2.3 培训意愿及期待的培训形式

调查显示,愿意参加急救知识技能培训的教师有455名,占调查总人数的81.7%,期待的培训形式见表4。

2.2.4 不同人口学特征教师急救相关知识技能学习与培训情况的比较

将性别、年龄、身份、专业背景、学历、教龄、职称和学生对象等不同的教师是否主动学习急救相关知识技能和是否参加过正规培训的情况进行比较发现,在主动学习上行政管理人员学习急救相关知识技能比例显著高于专任教师和生活教师(=8.286,P=0.016),学生对象为培智生的教师主动学习的比例高于学生对象为聋生或者盲生以及2种以上的教师(=12.065,P=0.002),其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培训方面,男性特教教师接受过正规培训的比例显著低于女性特教教师(=4.048,P=0.044),其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5 期望的培训方式在性别、年龄等方面的差异比较

期望参加的培训方式在不同性别、年龄等方面的差异经卡方检验发现,学生对象为培智生的特教教师选择多种培训方式相结合的比例显著高于非培智生的教师(=32.867,P=0.000),接受过培训的特教教师选择情景模拟练习比例高,而未接受过培训的教师选择多种培训方式相结合的比例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13.366,P=0.010),其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3.1 特教教师学习儿童急救相关知识技能的主动性有待提升

此次调查发现,主动学习过儿童意外伤害急救知识技能的特教教师只有305名(54.8%),说明大多数特教教师没有意识到学习儿童急救知识技能的重要性,提示相关部门应加强这方面的宣传教育,调动其学习急救知识技能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主动学习的教师获取急救知识技能的主要途径是网络、书籍、电视电影和宣传栏,其次是急救教育培训、医护人员操作。整体来看,特教教師获取儿童意外伤害急救知识技能的途径渠道丰富,但是正规急救知识技能培训与实际操作较少。

行政管理人员学习急救相关知识技能比例显著高于专任教师和生活教师(P<0.05),这可能是因为行政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责和任务要求,以及其对学校安全的高度重视,责任感更强,所以学习急救相关知识的主动性更高。学生对象为培智生的教师主动学习的比例高于学生对象为聋生或者盲生的教师(P<0.01),这可能因为培智生本身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以及一些隐性疾病,其发生意外事故的风险更大,所以特教教师不得不学习急救相关知识技能,以便在发生意外时对学生进行及时救助。

3.2 已有的培训情况不能满足特教教师的培训需求

调查发现,接受过正规急救知识技能培训的教师有117名(21.0%),未接受过的有440名(79.0%),愿意参加的有455名(81.7%),说明接受过正规急救相关知识技能培训的特教教师人数少,比例低,有培训需求的教师比例高,已有的培训不能满足教师的需求。男性特教教师接受过正规培训的比例显著低于女性特教教师(P<0.05),这可能与学校教师队伍性别比例有关,女性教师占的比例较大,被派遣参加急救知识技能培训的几率更高。但是,特殊教育学校所有教职工掌握急救知识技能的意义同等重要,因此,相关部门的领导应重视学校所有教职工急救相关知识技能的培训工作,将急救知识技能的培训对象范围覆盖到每一位职工,应加大投入,制定院前急救培训指南,完善急救培训体系。

3.3 特教教师期望的培训方式分析

调查发现,已有的培训形式单一,多种方式相结合的培训形式比例较低(11.1%),这与实际期望值还有一定的差距(33.2%),尤其是学生对象为培智生的特教教师,更期望多种培训方式相结合,这可能因为学生性质不同,相比聋生或盲生,培智生发生意外的风险高,[6]再加之培智学生的隐性疾病(如癫痫等),其发生意外事故的类型也较为复杂,对老师的要求较高有关,所以学生对象更复杂的教师更关注急救知识技能的有效掌握。此外,已有的培训方式主要以传统的授课式为主,而接受过培训的教师更期望以后的培训多以情景模拟练习方式来开展,这说明已有的培训不注重实际操作,而特教教师更关注实际操作。没有接受过培训的教师选择多种方式相结合的人数较多,这说明特教教师对培训有较高的期望,希望在培训时授课者可以一边结合理论一边演示实际操作,也希望培训方式更丰富、多样。提示在以后的培训中可采用多媒体影像教学为主,导师讲授为辅,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以现场情景模拟及角色扮演、传媒与网络学习等方式作为补充。[7]

另外,调查结果显示从接受培训至今的间隔时间比例由高到低依次为1~2年以内、1年以内、3年以上,根据艾宾浩斯的记忆遗忘曲线得出间隔时间越长会导致对培训知识的遗忘。因此,建议在有条件的特殊教育学校里,每学期利用网络视频、教学录像模式等对特教教师的急救相关知识进行再一次培训。同时,在授课主体上,可以以医院专业人员为主,对于急救知识技能掌握良好的教职工可以准予参加导师学习班,进入授课队伍,辅助教学,以此来激发教师的学习主动性,提高培训效果。

参考文献

[1] 吴康敏.我国儿童意外伤害现状及干预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3.21(10):1009-1011,1015.

[2] 喻梅.贵阳市中小学生伤害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6.37(11):1680-1681.

[3] 常豫红,范颂,陈航,等.泸州市2014年初中生伤害发生状况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6.37(11):1666-1669.

[4][6] 祝慧萍.残疾儿童健康与意外伤害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博士论文,2012.

[5] 徐金梅,胡苏珍,郭玲玲,等.宁波市659名师生及企事业职员院前急救反应能力的现况调查[J].护理学报,2015(12):46-49.

[7] 杨叶,秦国良,路剑新.急救培训普及工作的开展与推广方式探讨[J].广州医药,2016.47(6):91-93.

猜你喜欢

培训
会议·培训
广东省校外培训风险防范提示
强化青年员工安全培训教育
会议·培训
好校长应该具备的三大特质——兼谈校长培训的几点思考
关于我公司职工培训工作的几点思考
中小企业培训问题及对策研究
大英县:纪检干部培训“多样化”
国有企业“90后”新员工培训存在问题及对策
教师培训还需“精准滴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