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闭症儿童攻击性行为干预的个案研究

2018-11-05陈瀚凌

科教导刊 2018年23期
关键词:攻击性行为自闭症

陈瀚凌

摘 要 自闭症儿童在行为表现上有明显的特点:对新事物缺乏兴趣,出现异常的、激烈的情感反应,有时会表现出较多的刻板行为、自我刺激行为、自伤行为或攻击性行为等,严重困扰其个人与身边人的生活。本课题就自闭症个案的攻击性行为进行分析研究,期望通过正向行为支持与矫正技术,对相关问题进行处理,以达到帮助个案减少攻击性行为,改善人际交往的目的,并为同行处理同类个案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 自闭症 攻击性行为 行为干预

中图分类号:R49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8.08.083

Abstract Autistic children have obvious characteristics in their behavioral performance: lack of interest in new things, abnormal and intense emotional reactions, sometimes showing more stereotypes, self-stimulating behaviors, self-injury behaviors or aggressive behaviors, etc. , seriously plagued the lives of individuals and people around them. This topic analyzes the aggressive behaviors of autism cases, and hopes to deal with related problems through positive behavior support and correction techniques to help reduce the aggressive behavior, improve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and provide reference to deal with similar cases for peers.

Keywords autistic; aggressive behavior; behavioral intervention

據2003年美国相关统计,自闭症儿童的发生率约为6‰,而患自闭症的男性是女性的4倍。本课题研究的个案为青春期阶段的自闭症女孩,存在暴怒、打人、捏人等攻击性行为。在行为干预的过程中,除了常用的一些自闭症干预方法,还涉及了家庭教育、医疗介入、心理调适等辅助手段,从个案周遭物理环境、生理环境、心理环境都需要给予综合性的支持,因此该个案的行为处理具备了一定的代表性。

1 学生基本情况及家庭资料

小欣今年15岁,父母早年离异,她跟随爸爸,爷爷奶奶在本地生活。爸爸早年曾在温州工作,留她独自跟爷爷奶奶生活,接受过学前教育,老师发现其行为异常后,家长带其到儿童医院针灸治疗,5-6岁到广州市某儿童医院进行感统训练。七岁入读普通学校但很快被认为对同伴学习影响较大,被劝退在家。在家期间,情绪表现不稳定,常会突然大叫,情绪狂躁,并殴打爷爷奶奶。10岁起进入培智学校学习至今。小欣有一定的认知能力、语言能力、听指令能力,自理能力尚可。家人对其狂躁情绪与攻击性行为采取两极的态度:有时纵容溺爱,有时棍棒相向。

2 行为功能分析

根据行为记录与家庭教养情况分析,小欣行为问题产生的原因为:(1)青春期,生理激素分泌的紊乱。(2)存在睡眠障碍,生活作息长期不规律。(3)小欣出现行为问题时家长处理的方式较分歧,有时严苛,有时溺爱,造成小欣对准则的把握混乱,导致压迫越厉害,反抗越厉害的后果。

3 正向行为支持策略介入

3.1 与小欣家庭主要成员沟通,建立家校合作

接案后,我们根据小欣的一些行为表现与家长进行细致的沟通交流,分析可能的原因,与家长磋商下一步的教育问题。由于家长在小欣年幼时有过不愉快就医经历,同时担心药物会对小欣发育产生副作用,一直坚决反对用药治疗其睡眠障碍的问题。最后达成共识:自行调整作息,尽量配合学校的学习生活时间,同时愿意针对孩子的青春期产生的经期紊乱进行中医调理。

老师则帮忙记录每月经期情况,摸查一下小欣的情绪规律;每天与家长沟通在家的睡眠及早餐情况,并及时反馈其在校的表现。

在争取家长的配合后,小欣每天准时到校次数大为提升,也能参与到学校的大课间、早操等活动,这对小欣良好学习活动规律与自身内序的建立起到了较好的作用。

3.2 建立良好师生关系,教导情绪处理技巧

自闭症儿童的社交与沟通方面都存在困难,这使得他们参参与课堂学习时,容易产生情绪行为问题。而切换学生比较喜欢且擅长的活动,能够有效地调整学生的情绪,为下一环节的学习做好准备。

小欣对橡皮泥、拍球的活动比较感兴趣,为此在个训时,老师使用这两个活动作为暖身或转换活动。若小欣课中情绪不佳,则带动其玩玩橡皮泥,做做简单的互动,让其情绪调整好,再进行其它任务;在完成任务的时候,则让其有5分钟的独处时间进行拍球活动,以此作为奖励,这样,能在一定程度上稳定其情绪,减少攻击行为的发生。

在教导情绪处理技巧的过程中,注意利用小欣的视觉优势,多用图片展示内容,结合社会性故事来帮助其认识基本的与人交往礼仪,并且在其生活环境当中增加视觉与口头提示,帮助小欣改善人际关系。

3.3 建立增强系统,提高个案好行为的发生

增强系统的建立,是建立个案指令听从,规则重建的有效途径之一。

在增强系统建立之初,我们注意避免多项规则或多项强化物同时切入,防止小欣在认知上出现混乱,设定简单的强化条件,如能够听从老师指令把书本放到指定位置则给予增强,同时给予增强的密度也较频繁,待其意识到按老师的要求完成任务可以获得自己喜欢的物品或活动,则会陆续出现良好的行为表现。随后,老师则有意识地进行奖励频率上的调整,在其可接受的范围内逐渐延宕增强物的获得次数。这样既可防止学生形成刻板行为,也可为将来增强物的撤除或更换做好准备。情况如表1。

另外,增强物的使用时机也是非常重要的。在对小欣行为处理的过程中,我们有见到个别教学人员在其大喊大叫且提出获得强化物要求的时候,本着息事宁人的心态,为避免其情绪激发或攻击性行为的出现而满足小欣所提出的要求,这是增强系统操作中的严重误区。这不仅会造成让小欣认为发脾气就能得到我需要的东西想法,从而增强了学生的负向行为,而且之前建立的增强条件反应都会前功尽弃。因此,增强系统的建立和使用,需要团队的高度统一与合作才能完成。

3.4 心理疏导与知动介入,双向稳定学生的高峰期情绪

正向行为支持是一个综合性的疗育方法,只要能够帮助到学生的方式方法,都可以纳入。在处理小欣情绪与攻击性行为,特别是情绪高峰期时,除了隔离冷处理外,老师还会视情况给予心理的疏导与知动的介入。

据观察,小欣的攻击性行为都是在暴怒的情况下发生的,身体内部积聚的负向情绪需要疏导出来,因此老师在其隔离独处的位置上,通常会放置一些黑色的卡纸,白色的蜡笔。只要她愿意,就随时可以自己拿出来涂鸦。黑色卡纸代表的是学生的心情,白色蜡笔的书写,会将黑色的卡纸慢慢覆盖。在涂鸦的过程中,颜色的转换带来心情的转换,小欣的情绪也为此慢慢得到舒缓。

当小欣情绪失控,出现攻击性行为,我们除了及时保护好其他学生的同时,还会因地制宜,及时控制其行为,并帮助其稳定情绪。例如,有时小欣在打人过后,会躺在地上乱蹬乱滚,这时,我们会过去慢慢深压其身体的大关节部位,及时通过感觉输入,让其重新恢复身体知觉,达到情绪安定的作用。

3.5 调整教學环境与策略,发展学生多样兴趣

在班级环境中,我们调整座位安排,注意通过调整小欣在教室靠后并靠近老师办公处就座,每节课由协课老师协同教学,安排较高大结实的男生作为其同桌,提供10度楔形椅让其做以及,在教室后面设置隔离与静坐区域等方式,减少攻击性行为的发生,同时降低相关行为对其他学生的伤害。

另一方面,我们采用《学生学习特质量表》等量表,评估小欣的学习需求与学习管道,在教学中设计适合其学习操作的活动,如图卡优先,操作优先的活动模式,分层分组教学,减少其在课堂上的无聊时间,并及时切入增强,以保证教学顺利进行。利用增强,拓展对其他活动的参与度,如团体的传球活动,合作画画等,逐渐融入班级活动,逐步抑制刻板、狭窄的兴趣活动的发生。

通过一段时间的介入,小欣的攻击性行为得到了有效的疏导,生活作息渐渐建立规律,生理上的不舒适也可以通过温和药物得到适当的缓解。情绪不稳的情况有所减少,攻击性行为的出现频率明显下降,行为的激烈程度也有所减弱。虽然行为还未得到根本的解决,但整体有了较明显的成效。

正向行为支持,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温暖而人性化的环境,让老师在尊重孩子需求的前提下获得行为的改变,让我们更能从宽容的角度去对待和接纳不同的行为。

参考文献

[1] 杨坤堂.正向行为支持的概念与策略.国小特殊教育.民97.12(46):1-12.

[2] 王大延.自闭症教材教法[I].心理出版社,2010(3).

[3] 郑亦真.如何建立增强系统.1998.

[4] 朱琳.问题行为干预中的正向行为支持[J].中国特殊教育,2005(3).

猜你喜欢

攻击性行为自闭症
关爱自闭症群体应从消除误解开始
关爱自闭症群体要从消除误解开始
角落里的“星星的孩子”
被忽略的1000万自闭人士
浅析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原因及对策
初中生攻击性行为的干预与反思
中班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及解决对策
试析幼儿的攻击性行为
一例攻击性行为学生的个案研究
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干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