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化:从1.0走向2.0
2018-11-05李晨阳
李晨阳
摘 要 随着科学信息技术步伐的不断加快,我国教育工作的信息化取得巨大成绩。但是,在实际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我国教育信息化依然存在不少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阻碍我国教育创新模式的发展。本文主要通过阐述我国教育信息化的现状,分析了我国从1.0走向2.0——新时代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走向与思路。
关键词 新时代 教育信息化 从1.0走向2.0 走向与思路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8.08.004
Abstract With the accelerating pace of scientific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he informationization of education work in China has made great achievements. However, in the process of actual education and teaching, there are still many problems in China's education informatization, which seriously hinder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educational innovation model. This paper mainly expounds the status quo of education informatization in China, and analyzes the trend and thinking of China's education informatization from 1.0 to 2.0 in the new era.
Keywords the new era; educational informatization; from 1.0 to 2.0; trend and thinking
0 引言
随着科学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迎来了数字化信息的大时代,数字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不仅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还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党的十九大提出了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时代”。在这样的双重时代背景下,我国的教育事业迎来新了新的挑战和机遇;我们必须重新定位新时代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方向与思路,充分利用数字信息化技术革新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活动,进而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信息化教育。新时代我国的教育信息化正从1.0迈向2.0;只有实现我国教育信息化的2.0,才能推动我国教育信息化的转段升级,才能全面促进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的提高,进而使得我国教育信息化水平在世界处于领先的地位。
1 我国教育信息化现状分析
我国教育信息化最早始于1995年的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接入互联网,截至今日已有20多年的历史,也就是说我国为实现教育信息化努力了20多年。我国教育已经实现信息化,正处于信息化质变的关键时期。但是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教育信息化依然存在很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教育资金投入严重不足,结构不合理
教育资金投入严重不足,教育结构不合理是制约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主要原因。首先,我国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完善,尤其是边远贫困地区的中小学计算机的配置和网络设施问题。这都是由于电信资费太贵,导致我国大部门家庭不能负担,更不用说学校。据相关数据调查研究发现,全国所有的小学只有百分之四的学校配置了计算机和建立互联网,而这些小学大多数属于经济比较发达的中东部地区的大城市中。这种现象充分的说明我国经济落后的地区仍然没有实现教育信息化。其次,有的学校虽然配置了计算机和互联网,但是由于相关设备的落后、网络信号等问题,导致教师、学生不能通过网络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最后,我国东西部存在结构不合理,导致教育资源分配存在嚴重的不合理。这就直接影响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进而加大了我国东西部教育信息化的差距。
1.2 切实可用的教育信息化资源严重匮乏
教育信息资源是我国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构成部分,同时也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网络的重要条件。教育信息资源主要包括电子音像教材、媒体素材、电子课件、电子案例、电子文献资料、电子题库,以及各种各样的教学工具。我国目前的教育信息资源建设都有所进步,并且在一定的程度促进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据相关数据调查研究表明,我国已经开发了一百多种多媒体教学软件,还建立了一批基于互联网的各种各样的教育信息资源库同时,也建立大批互联网网络课程和互联网教学课件,这都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但是仍不能满足我国教育对信息化资源的现实需求。首先,就各种教育类型软件来说,存在教育信息资源不能整合的问题。这是因为软件的设计上针对单一学科进行的,导致各学科不能结合,进而引发资源的不兼容。其次,基于商业利益目的,我国教育信息资源存在可用的比较少,这是因为教育信息资源的内容不能满足教学的实际需求,进而导致这些资源的实用性不强。最后,教育信息资源的更新不及时,这是因为我国教育信息化采用的模式是固化方式,一旦教材和教学大纲改变,教育信息资源并不能及时的更新,这就导致原有的教育信息资源不可用,造成资源的浪费。
1.3 教育信息化环境应用严重滞后
教育信息化环境建设主要指的是多媒体教室、网络教室、校园网络和教育网络平台等等硬件、软件设施的建设。在过去的几年,我国开展了校校通的项目建设,使得多媒体教室、互联网教室等全面覆盖我国各个小、中、高校。另外,还在全国各大高校进行了校园网和校园网络平台的搭建,使的网络贯穿于教学的整个过程。但是在实际的应用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特别是对这些教育信息化环境使用情况是非常不理想,还有校园网络据相关数据统计发现近一半以上的都不能进行完全连接,教育信息化环境应用的滞后性严重阻碍了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
2 新时代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走向与思路
2.1 加大教育信息化投入,建设教育信息化队伍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过“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当前我国已经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代,我们必须加大对教育信息化的投入,不断优化教育信息化结构。首先,加大对西部地区和偏远贫困地区的投入,建立和完善教育信息化硬件和软件基础设施,实现东西教育信息化资源的共享,缩小东西教育信息化的差距,进而促进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和谐发展。其次,我国还必须建设专业性的教育信息化队伍,主要通过在职培训或者在岗培训,培养具有专业性的教育信息化教室教师队伍,让他们在日常教学中切实落实信息化课堂教学,进而提高教学的效果。
2.2 加速推动教育信息化2.0, 促进教育融合创新发展
在十九大召开以前,我国教育信息化处于1.0 阶段,十九大召开以后,我国教育信息化进入到2.0的新时代,这时的教育信息化2.0的内容就是“以教育信息化全面推动教育现代化”,这预示着我国教育信息化迈向了智能化的新时代。因此,我国必须加速推动教育信息化2.0,促进教育融合创新发展。首先,基于科学信息化技术,我们必须不断的创新教学新模式。这就需要我们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加强对教学的认知和教学规律的分析、研究,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以及针对学生个性特点和兴趣、爱好等等进行因材施教,在教学信息的实践中创新教学新模式。特别是基础知识的教授方式需要从传统的填鸭式向信息化和智能化教学方式转变,不断的利用信息化创新模式丰富教学内容和革新教学方式,进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其次,基于互联网信息技术,发展教育信息化服务新模式。这就需要我们建立健全相关的教育政策保护机制,保护我国的优质教育资源和产业的健康良好发展;提高优质资源的利用率,实现优质资源的共享,进而缩小我国数字化教育的鸿沟,促进教育信息化服务行业的发展;还应该不断地利用信息技术,优化教育产业结构,开发各种教育专用资源应用软件;除此之外,我们还必须利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对教育信息化资源的合理配置,不断地收集、整理线上和线下的教育信息化资源,创新教育信息化服务模式,为我国教育事业提供海量的教育信息化资源。最后,基于“互联网+”时代背景,创新教育治理新模式。建立科学化和智能化的教育事业管理信息化系统,使其对我国各类学校和教育服务机构实行动态监控和管理。推进基于“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教育治理方式的创新。建立公开和互通的国家公共教育数据体系,为我国教育信息化创建安全有序的环境,进而确保我国教育网络资源共享和数据传输的安全性。
3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教育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可以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因此,我国必须加大对教育信息化的建设的各种投入,只有这样才能完善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基礎设施,进而推动我国教育信息化从1.0到2.0的步伐,促进我国教育信息化事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黄国华.对我国高校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思考[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4.19:9-11,29.
[2]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 35 次 CNNIC 报告: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Z].2015:2.